道岸是登

出自:明代·杨起元《简书美董母谢媛之德也谢媛秉德贞文以相君子实生司寇为时名卿纶綍再褒后命未艾史氏欲传其懿以为世训而作此诗十八章》

拼音:[dào][àn][shì][dēng]

平仄:仄仄仄平

简书煌煌,豸服有宜。
于乎不显,式贲其仪。
其仪伊何,赫赫御史。
亦既有文,乃亦有子。
天作淑媛,为赠君之俪。
维彼淑媛,诞自谢宗。
维此君子,玉帛既同。
于归有期,待雁之?。
二姓争其囿,各速于狱。
竞陨姻盟,寻于荼毒。
父兮兄兮,畏我宗族。
东邻方告割,西邻亦报绝。
惟新是图,匪旧之屑。
展如淑媛,独抱姱节。
谓大义既亏,我生何为。
绝粒不殊,赴身清池。
觉彼诸母,疾呼救之。
闻者缩息,见者怨悔。
怒庶遄沮,詈庶遄已。
嗷嗷之徒,尚翕翕訾訾。
此顾彼虑,未敢有行。
士女乖暌,谗言其兴。
诳女也谓士不称,诳士也谓女不令。
乃心如一,荷天之定。
群祥既集,百两既陈。
恶少流言,扼之梅津。
淑媛俟之,三尺其缗。
我命在我,勿问彼辰。
君子乘梁,来迎有光。
遂造门基,升堂及房。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敬矣新婚,岂敢燕尔,陈图及史以劝。
谓妇习女红,古训犹理。
君子不学,人见薄鄙。
偶鄙而生,实不如死。
谓言不信,伊缗是视。
爰始发愤,游心典坟。
焚膏继晷,机杼齐勤。
指彼锻者,以勖晨昏。
肇学声偶,习其句读。
工苦逾月,英姿骏发。
日记千言,有作必杰。
归宁与俱,诸谢吐舌。
谓大器晚成,大道乃不器。
惟勤克家,抱艺不试。
道岸是登,为儒之轨。
相彼鸣鸟,止于高冈。
其雄为凤,其雌为凰。
鹓雏济济,文明之祥。
乃有司寇,出佐我皇。
皇念肤功,载锡之命。
发其幽光,贲于玄扃。
骈蕃嗣兹,宜无不罄。
谁作此诗,曰旧史氏。
凡百家室,鉴其纯懿。
佑我邦家,施于尔孙子。

查看原文

注释

【道岸】佛教语。菩提岸;彻悟的境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道】

道【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岸】

岸【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

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

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

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

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

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犴。

【是】

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韻補》叶市之切。《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登】

登【午集中】【癶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都騰切,等平聲。《爾雅·釋詁》陞也。《玉篇》上也。進也。《易·明夷》初登于天。《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禮·月令》農乃登麥。《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註》進上百工之業也。

《爾雅·釋詁》成也。《增韻》熟也。《書·泰誓》以登乃辟。《詩·大雅》誕先登于岸。《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註》登,成也。成猶定也。《孟子》五穀不登。《註》登,成熟也。

尊之曰登。《禮·月令》登龜。《註》龜言登者,尊之也。

《博雅》登登,眾也。

築牆用力相應聲。《詩·大雅》築之登登。

登聞鼓院。《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

榻登。《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說文》作毾㲪。

星名。《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

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

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

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

《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叶都籠切,音東。《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

叶都郎切,音當。《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集韻》或作僜。《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月从又者別。

相关诗句
施于尔孙子 佑我邦家 鉴其纯懿 凡百家室 曰旧史氏 谁作此诗 宜无不罄 骈蕃嗣兹 贲于玄扃 发其幽光 载锡之命 皇念肤功 出佐我皇 乃有司寇 文明之祥 鹓雏济济 其雌为凰 其雄为凤 止于高冈 相彼鸣鸟 为儒之轨 道岸是登 抱艺不试 惟勤克家 大道乃不器 谓大器晚成 诸谢吐舌 归宁与俱 有作必杰 日记千言 英姿骏发 工苦逾月 习其句读 肇学声偶 以勖晨昏 指彼锻者 机杼齐勤 焚膏继晷 游心典坟 爰始发愤 伊缗是视 谓言不信 实不如死 偶鄙而生 人见薄鄙 君子不学 古训犹理 谓妇习女红 陈图及史以劝 岂敢燕尔 敬矣新婚 我心则降 既见君子 升堂及房 遂造门基 来迎有光 君子乘梁 勿问彼辰 我命在我 三尺其缗 淑媛俟之 扼之梅津 恶少流言 百两既陈 群祥既集 荷天之定 乃心如一 诳士也谓女不令 诳女也谓士不称 谗言其兴 士女乖暌 未敢有行 此顾彼虑 尚翕翕訾訾 嗷嗷之徒 詈庶遄已 怒庶遄沮 见者怨悔 闻者缩息 疾呼救之 觉彼诸母 赴身清池 绝粒不殊 我生何为 谓大义既亏 独抱姱节 展如淑媛 匪旧之屑 惟新是图 西邻亦报绝 东邻方告割 畏我宗族 父兮兄兮 寻于荼毒 竞陨姻盟 各速于狱 二姓争其囿 待雁之? 于归有期 玉帛既同 维此君子 诞自谢宗 维彼淑媛 为赠君之俪 天作淑媛 乃亦有子 亦既有文 赫赫御史 其仪伊何 式贲其仪 于乎不显 豸服有宜 简书煌煌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