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督有司

出自:元代·王祎《陈元礼奉诏徵彭处士于崇安却归永嘉省亲还京师抚事感时因集杜少陵诗四十韵奉赠》

拼音:[shàng,shǎng][guān][dū][yǒu,yòu][sī]

平仄:仄平平仄平

南风作秋声,苍茫云雾浮。
客子中夜发,乌啼满城头。
长啸宇宙间,维时遭艰虞。
兵戈满边徼,中原有驱除。
天未厌戎马,积尸草木腥。
原野转萧瑟,青山犹哭声。
纡馀膏脂地,连云列战格。
园庐但蒿藜,何由似平昔。
贵人岂不仁,不似问疮痍。
万里烦供给,上官督有司
诛求何多门,出师亦多门。
借问大将谁,不独卿相尊。
群盗何淹留,惨淡壮士志。
激烈思时康,销兵铸农器。
圣心颇虚伫,经纬固密勿。
岂在多杀伤,实欲邦国活。
子负经济才,久在王侯间。
文彩珊瑚钩,正直朱丝弦。
帝曰大布衣,使者来颜阖。
实籍长久计,时议归前列。
诏从三殿出,严程到须早。
征涂乃侵星,挂席穷海岛。
名贤慎出处,终愧巢与由。
未达善一身,潜鱼不衔钩。
故乡有弟妹,家贫仰母慈。
倚门固有望,远道素书稀。
家乡既荡尽,游子去日长。
人事多错迕,不如早还乡。
翳翳桑榆日,白日照执袂。
超然欢笑同,相对如梦寐。
堂上会亲戚,久念与存忘。
三日共一筵,一举累十觞。
无乃太匆忙,今年又北归。
浩荡想幽蓟,公家有程期。
世故莽相仍,岂无济时策。
贤豪赞经纶,天子正前席。
勿为新婚念,平生感意气。
努力输肝胆,骞腾坐可致。
鄙人奉末眷,别离已五年。
逍遥展良觌,不敢坠周旋。
送子清秋暮,含悽向寥廓。
不得相追随,居然成濩落。
艰难愧深情,生别常恻恻。
有使即寄书,慰我深相忆。

查看原文

注释

【上官】复姓。唐代有上官仪。
【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官】

官【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觀。《說文》吏事君也。《玉篇》宦也。《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增韻》職也,使也,公也。《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

《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朝廷治事處曰官。《禮·玉藻》在官不俟屨。《註》趨君命也。《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事也。《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身有五官。《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姓。

複姓。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叶古元切,音涓。《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愼於爾官。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說文》从宀从㠯。㠯猶衆也,與師同意。

【督】

督【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冬毒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毒切,音篤。《說文》察也。《廣韻》率也,勸也。《增韻》催趨也。《正韻》董也。

敕戒也。《前漢·車千秋傳》宜有以敎督。《唐晝裴度傳》請身督戰。

《說文》目痛也。

《爾雅·釋詁》正也。《左傳·僖十二年》謂督不忘。《疏》謂管仲功德正而不忘也。

《增韻》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註》督,責也。

考也。《韓非子·揚權篇》督參鞠之。《註》考驗盡之也。

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註》督旁之脩。《疏》中央爲督,所以督率兩旁。《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註》督,中也。謂中兩閒而立,俗所謂騎縫也。《六書故》人身督脈當身之中,貫徹上下,故衣縫當背之中,達上下者,亦謂之督。別作裻。

《奇經攷》督者,都也,督脈爲陽脈之都綱。

家督,長子也。《史記·越世家》朱公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

大將曰督。《後漢·郭躬傳》軍征校尉,一統於督。

督郵,督護,都督,皆官名。

地名。《左傳·成十六年》我師次于督揚。《註》卽祝柯縣,今屬濟南郡。

《史記·燕世家》荊軻獻督亢地圖於秦。《註》督亢,燕地。徐廣曰:涿有督亢亭。

姓。望出巴郡,晉有督戎。

通作篤毒竺。《書·微子之命》曰篤不忘。《孔傳》篤,厚也。本又作竺。左傳謂:督不忘。林註謂:督厚不可忘也。《前漢·張騫傳》身毒在大夏東南。《李奇曰》一名天篤。《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竹音。《後漢·杜篤論都賦》摧天督。《註》卽天竺國。按此是督與篤竺毒古通。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司】

司【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思。《說文》臣司事於外者。《玉篇》主也。《書·大禹謨》兹用不犯于有司。

《高宗肜日》王司敬民。

《周官》欽乃攸司。《禮·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典司五衆。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

州名。《晉書·地理志》司州,漢司隸校尉所部。魏氏置司州。

《廣韻》姓也。《左傳》鄭有司臣。

《正字通》司徒,司馬,司空,皆複姓。

《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笥。義同。《前漢·敘傳》民具爾瞻,困于二司。《註》師古曰:司,先字反。《王粲·酒賦》酒正膳夫冢宰是司,虔濯器用,敬滌蘊饎。

與伺通。《前漢·高五王傳》魏勃常早掃齊相舍人門外,舍人怪之,以爲物而司之,得勃。

《灌夫傳》太后亦已使司。

《容齋隨筆》司有入聲。如白居易詩: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一爲州司馬,三見歲重陽。武元衡詩,惟有白鬚張司馬,不言名利尚相從是也。○按司字有平、去二聲。白、武二詩所用,當係去聲讀作入聲者,無據,不可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