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能保在山清

出自:近现代·刘家传《重九雅集岳麓书院》

拼音:[juān][juān][néng,nài][bǎo][zài][shān][qīng]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曾谙岳麓读书声,此日重来感概生。
谁似鹤泉经浩劫,涓涓能保在山清

查看原文

注释

【涓涓】〈书〉细水慢流的样子:~清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涓】

涓【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古懸切《集韻》《韻會》圭懸切《正韻》圭淵切,音蠲。《說文》小流也。爾雅曰汝爲涓。《家語金人銘》涓涓不壅,終爲江河。

水名。《水經注》涓水。出陸渾西山。

《水經注》濰水逕諸縣故城,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馬耳山。

擇也。《左思·魏都賦》涓吉日,陟中壇。

除也。《前漢·郊祀歌》涓選休成。《註》除惡選取美成者也。

潔也。《吳語》乃見其涓人。《註》涓人,今之中涓,居中而涓潔者也。

姓。《列仙傳》有齊人涓子常。

《集韻》縈絹切,音䬼。涓澴,流貌。

與泫通。《列子·周王篇》乃涓然而泣。《註》涓,讀爲泫。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保】

保【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注解:〔古文〕音寶。安也。《周禮•天官》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保庸,安有功者。

恃也,守也。

《禮•月令》四鄙入保。《註》小城曰保。

都邑之城曰保。

任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註》保猶任也。

全之也,佑也。《書•召誥》天迪格保。《註》格正夏命而保佑之。

《詩•小雅》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說文》養也。《增韻》抱也。《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前漢•宣帝紀》嘗有阿保之功。《註》阿,倚也。保,養也。《賈誼傳》保者,保其身體。

《史記•欒布傳》窮困賃傭於齊,爲酒家保。《註》酒家作保傭也。

姓。《呂氏春秋》楚保申,爲文王傅。

與褓緥褓。

叶博古切,音補。《易林》東南其戶,風雨不處。燕婉仁人,父子相保。

叶博效切,音報。《詩•大雅》無射亦保。叶上廟。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