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惮懦文雅

出自:宋代·沈辽《德相所示论书聊复戏酬》

拼音:[huò][dàn,dá][nuò][wén][yǎ]

平仄:仄平仄平仄

野舍老馀生,雅尚今已惬。
不逃世忧患,馀事寄巾蹀。
行寻青山转,坐对青山叠。
欲随白云去,傥与幽人接。
盘桓太清洞,怅望长江艓。
昔时古锦囊,今还白羽箑。
不复叔夜煅,真得孙登摄。
九华一枯藜,青溪一孤楫。
得丧苟自达,死生安足惵。
朱颜久不驻,白发何为镊。
群物自流转,吾生寄天燮。
德相屡相过,老夫宁足蹑。
由来废井水,不如长剑铗。
往往论书法,轩轩两目睫。
中郎石经在,元常表军捷。
汉魏多传人,至宋有遗帖。
唐室初最盛,渐衰自中叶。
欧虞缅谁嗣,颜柳何足躐。
篆籀昔难工,草圣谁敢辄。
巨山作散隶,雄古掀龙鬣。
贞观喜飞白,凌厉腾春蝶。
岂特豁神观,直可祛鬼魇。
古人有所寓,天性难必协。
所志有小大,其材有勇怯。
或惮懦文雅,或轩昂豪侠。
或转战鞍马,或驱驰弋猎。
或发于止谏,或得于讼牒。
或奋夺床陛,或造成械槢。
或为神所追,或自执所劫。
或醉以贾祸,或诈以行谍。
或习于娱乐,或劳于呿嗋。
有灿如文锦,有劲如金梜。
有倚如戈锋,有点如山嶪。
有驶或如波,有媚或如靥。
或腾如烟霏,或落如鸟跕。
渊妙欲飞动,拙恶愧偏擪。
当寝或不寐,当昼亦忘馌。
有誉终甚微,或毁则群嗫。
为功有不至,考古安能厌。
十年幸能就,万金毫岂浥。
金玉敷卷轴,龙蛇閟箱笈。
是惟小夫技,宁当丈夫业。
譬如论唐虞,何曾道郇叶。
如君负高识,于此何足挟。
一战虽未霸,遐心岂即怗。
朝廷方洽熙,四夷皆远慑。
坐复洮河地,直捣幽燕胁。
朝夕奏奇功,群儒争鼓箧。
太平任文治,战血何烦喋。
道德以为宇,威武以为堞。
岂比叔孙生,杂用随何颊。
吾衰何可道,不死同原涉。

查看原文

注释

【文雅】1.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正风俗,通文雅。 2.斯文有礼,不粗俗:举止文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或】

或【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惮】

憚【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但。《說文》忌難也。从心單聲。一曰難也。《增韻》畏也。

《集韻》得案切,音旦。《書·畢命》彰善癉惡。或作憚。

《集韻》丁賀切,音跢。《說文》勞病也。本作癉,或从心。《詩·小雅》憚我不暇。《朱註》憚,勞也。

《集韻》尺戰切,音硟。難也。《揚子·方言》齊魯曰憚。

《韻會》昌善切。慢易也。

《集韻》蕩旱切,音蜑。勞也,難也。《詩·小雅》哀我憚人。

《集韻》黨旱切,音亶。勞也。

通作怛。《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則雖有疾風,亦弗之能憚矣。《釋文》音怛,都達反。

《韻會》唐干切,音壇。驚怛也。《莊子·達生篇》以鉤注者憚。

《五音集韻》於權切,音。車敝貌。

【懦】

懦【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儒。《說文》从心需聲。駑弱者也。《荀子·修身篇》偷懦憚事。《前漢·兒寬傳》善屬文,然懦於武。

《集韻》乳兗切,音耎。

《集韻》《正韻》同。

《集韻》奴臥切,音稬。《孟子》懦夫有立志。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雅】

雅【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烏加切《集韻》於加切,居。秦謂之雅。从隹从牙。《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集韻》亦作鴉鵶。

《小爾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

《唐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庌。義同。

《玉篇》正也。《爾雅疏》雅,正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註》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爲後世法。

《詩·小雅》以雅以南。《箋》雅,萬舞也。周樂尙武,故謂萬舞爲雅。雅,正也。

《論語》子所雅言。《註》孔曰:雅言,正言也。《朱註》雅,常也。

《玉篇》儀也,嫻雅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玉篇》素也。《史記·張耳餘傳》張耳雅遊。《註》韋昭曰:雅,素也。

《史記·淮南王傳》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後漢·竇后紀》及見雅以爲美。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雅。《註》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

酒器名。《東觀漢記》今日歲首,請上雅壽。《註》雅,酒閜也。別作㿿。

姓。《正字通》元詩人雅㙈。

《五音集韻》五加切,音牙。人名。周書有君雅,通作牙。

叶語可切。《仲長統·述志詩》百慮何爲,至要在我。叛散五經,滅棄風雅。

相关诗句
不死同原涉 吾衰何可道 杂用随何颊 岂比叔孙生 威武以为堞 道德以为宇 战血何烦喋 太平任文治 群儒争鼓箧 朝夕奏奇功 直捣幽燕胁 坐复洮河地 四夷皆远慑 朝廷方洽熙 遐心岂即怗 一战虽未霸 于此何足挟 如君负高识 何曾道郇叶 譬如论唐虞 宁当丈夫业 是惟小夫技 龙蛇閟箱笈 金玉敷卷轴 万金毫岂浥 十年幸能就 考古安能厌 为功有不至 或毁则群嗫 有誉终甚微 当昼亦忘馌 当寝或不寐 拙恶愧偏擪 渊妙欲飞动 或落如鸟跕 或腾如烟霏 有媚或如靥 有驶或如波 有点如山嶪 有倚如戈锋 有劲如金梜 有灿如文锦 或劳于呿嗋 或习于娱乐 或诈以行谍 或醉以贾祸 或自执所劫 或为神所追 或造成械槢 或奋夺床陛 或得于讼牒 或发于止谏 或驱驰弋猎 或转战鞍马 或轩昂豪侠 或惮懦文雅 其材有勇怯 所志有小大 天性难必协 古人有所寓 直可祛鬼魇 岂特豁神观 凌厉腾春蝶 贞观喜飞白 雄古掀龙鬣 巨山作散隶 草圣谁敢辄 篆籀昔难工 颜柳何足躐 欧虞缅谁嗣 渐衰自中叶 唐室初最盛 至宋有遗帖 汉魏多传人 元常表军捷 中郎石经在 轩轩两目睫 往往论书法 不如长剑铗 由来废井水 老夫宁足蹑 德相屡相过 吾生寄天燮 群物自流转 白发何为镊 朱颜久不驻 死生安足惵 得丧苟自达 青溪一孤楫 九华一枯藜 真得孙登摄 不复叔夜煅 今还白羽箑 昔时古锦囊 怅望长江艓 盘桓太清洞 傥与幽人接 欲随白云去 坐对青山叠 行寻青山转 馀事寄巾蹀 不逃世忧患 雅尚今已惬 野舍老馀生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