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得孙登摄

出自:宋代·沈辽《德相所示论书聊复戏酬》

拼音:[zhēn][dé,děi,de][sūn,xùn][dēng][shè,niè]

平仄:平平平平仄

野舍老馀生,雅尚今已惬。
不逃世忧患,馀事寄巾蹀。
行寻青山转,坐对青山叠。
欲随白云去,傥与幽人接。
盘桓太清洞,怅望长江艓。
昔时古锦囊,今还白羽箑。
不复叔夜煅,真得孙登摄
九华一枯藜,青溪一孤楫。
得丧苟自达,死生安足惵。
朱颜久不驻,白发何为镊。
群物自流转,吾生寄天燮。
德相屡相过,老夫宁足蹑。
由来废井水,不如长剑铗。
往往论书法,轩轩两目睫。
中郎石经在,元常表军捷。
汉魏多传人,至宋有遗帖。
唐室初最盛,渐衰自中叶。
欧虞缅谁嗣,颜柳何足躐。
篆籀昔难工,草圣谁敢辄。
巨山作散隶,雄古掀龙鬣。
贞观喜飞白,凌厉腾春蝶。
岂特豁神观,直可祛鬼魇。
古人有所寓,天性难必协。
所志有小大,其材有勇怯。
或惮懦文雅,或轩昂豪侠。
或转战鞍马,或驱驰弋猎。
或发于止谏,或得于讼牒。
或奋夺床陛,或造成械槢。
或为神所追,或自执所劫。
或醉以贾祸,或诈以行谍。
或习于娱乐,或劳于呿嗋。
有灿如文锦,有劲如金梜。
有倚如戈锋,有点如山嶪。
有驶或如波,有媚或如靥。
或腾如烟霏,或落如鸟跕。
渊妙欲飞动,拙恶愧偏擪。
当寝或不寐,当昼亦忘馌。
有誉终甚微,或毁则群嗫。
为功有不至,考古安能厌。
十年幸能就,万金毫岂浥。
金玉敷卷轴,龙蛇閟箱笈。
是惟小夫技,宁当丈夫业。
譬如论唐虞,何曾道郇叶。
如君负高识,于此何足挟。
一战虽未霸,遐心岂即怗。
朝廷方洽熙,四夷皆远慑。
坐复洮河地,直捣幽燕胁。
朝夕奏奇功,群儒争鼓箧。
太平任文治,战血何烦喋。
道德以为宇,威武以为堞。
岂比叔孙生,杂用随何颊。
吾衰何可道,不死同原涉。

查看原文

字义

【真】

真【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同眞。俗字。(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孙】

孫【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思䰟切《韻會》《正韻》蘇昆切,音飱。《說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孫以至於無窮,皆得稱之也。

凡臨祭祀,內事曰孝孫,外事曰曾孫。《詩·小雅》神保是饗,孝孫有慶。《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

物再生亦曰孫。《周禮·春官·大司樂》孫竹之管。《註》竹枝根之末生者。

《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孫。

織女曰天孫。《前漢·天文志》織女,天帝孫也。

《博物志》岱嶽亦名天孫。

靑海旁馬多龍種,曰龍孫。

矢名。《晉語》申孫之矢。

烏孫,西戎國名。

姓。

公孫,長孫,王孫,俱複姓。《廣韻》衞公子,惠孫曾耳之後,因氏焉。

《集韻》蘇困切,音巽。與遜同。《論語》孫以出之。《禮·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註》猶恭順也。

遁也。《春秋·莊元年》三月,夫人孫于齊。《閔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

叶荀緣切,音宣。《趙壹窮鳥賦》天乎祚賢,歸賢永年。且公且侯,子子孫孫。

【登】

登【午集中】【癶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都騰切,等平聲。《爾雅·釋詁》陞也。《玉篇》上也。進也。《易·明夷》初登于天。《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禮·月令》農乃登麥。《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註》進上百工之業也。

《爾雅·釋詁》成也。《增韻》熟也。《書·泰誓》以登乃辟。《詩·大雅》誕先登于岸。《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註》登,成也。成猶定也。《孟子》五穀不登。《註》登,成熟也。

尊之曰登。《禮·月令》登龜。《註》龜言登者,尊之也。

《博雅》登登,眾也。

築牆用力相應聲。《詩·大雅》築之登登。

登聞鼓院。《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

榻登。《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說文》作毾㲪。

星名。《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

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

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

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

《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叶都籠切,音東。《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

叶都郎切,音當。《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集韻》或作僜。《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月从又者別。

【摄】

攝【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書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餘傳》吏嘗以過笞餘,餘欲起,耳攝使受笞。

收斂也。《詩·大雅》朋友攸攝,攝以威義。《疏》相攝斂而佐助之以威儀之事也。《莊子·胠篋篇》攝緘縢,固扃鐍。《註》攝,猶結也。

整飭也。《儀禮·士冠禮》再醮攝酒。《疏》更撓攪添益,整頓示新也。《史記·荆軻傳》吾曩者目攝之。《註》怒視以攝整之也。

總也,兼也,代也。《禮·喪服小記》士不攝大夫。《疏》士喪無主。不敢使大夫兼攝爲主也。

《曾子問》卿大夫士,從攝主,北面于西階南。《註》攝主上卿,代君聽國政。《左傳·成二年》攝官承乏。一曰假也。《禮·檀弓》伯高之喪,冉子攝束帛乗馬而將之。《註》攝猶貸也。

錄也,追也,捕也。

讋服也。《前漢·霍去病傳》攝讋者弗取。《註》謂振動失志氣者,則赦也。

龜名。《爾雅·釋魚》三曰攝龜。

《唐韻》奴協切《集韻》《韻會》諾協切,音敜。亦持也。一曰安也,靜謐貌。《前漢·嚴助傳》天下攝然,人安其生。

《集韻》質涉切,音慴。曲折也。一曰龜名。

詰叶切,音篋。《爾雅註》攝龜,小龜也,腹甲曲折,能自張閉,江東呼爲陵龜。郭璞說。

色甲切,音霎。與翣同。《楚語》屛,攝之位。《註》屛,屛風也。攝形如今要扇,皆所以分別尊,爲祭祀之位。

相关诗句
不死同原涉 吾衰何可道 杂用随何颊 岂比叔孙生 威武以为堞 道德以为宇 战血何烦喋 太平任文治 群儒争鼓箧 朝夕奏奇功 直捣幽燕胁 坐复洮河地 四夷皆远慑 朝廷方洽熙 遐心岂即怗 一战虽未霸 于此何足挟 如君负高识 何曾道郇叶 譬如论唐虞 宁当丈夫业 是惟小夫技 龙蛇閟箱笈 金玉敷卷轴 万金毫岂浥 十年幸能就 考古安能厌 为功有不至 或毁则群嗫 有誉终甚微 当昼亦忘馌 当寝或不寐 拙恶愧偏擪 渊妙欲飞动 或落如鸟跕 或腾如烟霏 有媚或如靥 有驶或如波 有点如山嶪 有倚如戈锋 有劲如金梜 有灿如文锦 或劳于呿嗋 或习于娱乐 或诈以行谍 或醉以贾祸 或自执所劫 或为神所追 或造成械槢 或奋夺床陛 或得于讼牒 或发于止谏 或驱驰弋猎 或转战鞍马 或轩昂豪侠 或惮懦文雅 其材有勇怯 所志有小大 天性难必协 古人有所寓 直可祛鬼魇 岂特豁神观 凌厉腾春蝶 贞观喜飞白 雄古掀龙鬣 巨山作散隶 草圣谁敢辄 篆籀昔难工 颜柳何足躐 欧虞缅谁嗣 渐衰自中叶 唐室初最盛 至宋有遗帖 汉魏多传人 元常表军捷 中郎石经在 轩轩两目睫 往往论书法 不如长剑铗 由来废井水 老夫宁足蹑 德相屡相过 吾生寄天燮 群物自流转 白发何为镊 朱颜久不驻 死生安足惵 得丧苟自达 青溪一孤楫 九华一枯藜 真得孙登摄 不复叔夜煅 今还白羽箑 昔时古锦囊 怅望长江艓 盘桓太清洞 傥与幽人接 欲随白云去 坐对青山叠 行寻青山转 馀事寄巾蹀 不逃世忧患 雅尚今已惬 野舍老馀生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