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渐邈谁复追

出自:清代·谭宗浚《舟中读阮太傅重刻西岳华山碑拓本》

拼音:[gǔ][fǎ][jiàn,jiān][miǎo][shuí][fù][zhuī,duī]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帝临高居奠八维,兑位所宅金神司。
厥有华岳崔以巍,林巅谷越相蔽亏。
群峰刺天白差差,泄云不散阴雾披。
荒霾陡绝人莫窥,升降灵?嘉颖滋。
福庇黎庶除疠疵,在昔炎祚朝政隳。
浮屠媚鬼兴淫祠,诅祝妖惑崇祥禨。
况兹岳渎尊神祇,宜有翠琬铭丰碑。
陈留徵士鸾鹤姿,博赡渊雅工文词。
真迹妙绝时人推,群龙宛宛出水嬉。
五采凤羽垂缡褷,想当落笔纵横时。
腕力袅拄如悬丝,偃仰回复无不宜。
千年巨碣争护持,剥蚀青翠蟠蛟螭。
宝光迸射来天墀,上掩奎宿腾斗箕。
帝曰斯宝诚绝奇,六下下取雷电随。
地媪摇撼惊莫支,人间传拓嗟渐希。
三弖同异纷差池,琅环馆主持使麾。
倩工摹刻重补治,缜密方劲争毫釐。
益以别本全无遗,若金镕矿玉泯玼。
嗟哉隶法明季衰,破列轨范争{亻爪}离。
国朝媕雅多大师,远溯秦汉卑献羲。
竞辟阃奥开藩篱,末流泛滥吁可?。
体制诡越遗絷羁,或乃丑拙兼斜欹。
方若画屋圆穿锥,俯趋鼠穴遗坦夷。
刻画西子成戚施,古法渐邈谁复追
此碑摹刻时代迟,朗若刮目黄金鎞。
惟川有涘山有基,正谛在是奚外歧。
况今廿载兵尘驰,潢池盗弄烦鞭笞。
啸聚妖丑藏魅魑,文选楼前劫火悲。
汉原秦畤多旌旗,朱门贵邸罗尊彝。
亦复散佚随仆厮,深山陵谷安可知。
他时岁月随迁移,购此或亦千金赀。
我闻岳庙临西陲,磶铭壁画镌厜㕒。
何时赤手携毡椎,搜剔榛莽穷险巇。
或有铭碣前代垂,与此合卷装琉璃。
平生宿愿难遽期,侧身西望长嗟咨。

查看原文

注释

【古法】1.旧法;古代刑法律令。 2.古代法度规范。 3.传统的法术或方法。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古】

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

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法】

法【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佱灋翻入聲。《爾雅·釋詁》法,常也。《釋名》法,偪也。偪而使有所限也。《禮·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註》法,八法也。

制度也。《禮·曲禮》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禮法也。《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曰法。

象也。《文心雕龍·書記篇》申憲述兵,則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謀無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效法也。《易·繫辭》崇效天,法地。

執法,星名。《史記·天官書註》端門次東第一星爲左執法,廷尉之象。端門西第一星爲右執法,御史大夫之象。

姓。《後漢·法雄傳》齊襄王法章之後。

《韻補》叶敷弗切,音拂。《揚子·太經》陽氣高縣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

叶芳未切,音廢。《歐陽修銘》奕奕明堂,萬邦從祀,豈無臣工,爲予執法。

【渐】

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上聲。水名。《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漸次也,進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易·漸卦正義》漸者,不速之名。凡物有變移,徐而不速,謂之漸。

通作蔪。《書·禹貢》草木漸包。《釋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集韻》鋤銜切,音鑱。與巉通。高也。或作嶄。《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側銜切,音。流貌。《楚辭·九章》涕漸漸兮。

《廣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流入也。《書·禹貢》東漸于海。

漬也,濕也。《詩·衞風》漸車帷裳。

浸也,染也。《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

臺名。《水經注》太液池中有漸臺,三十丈。

星名。《甘氏星經》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

《集韻》子艷切,音。漸洳,溼貌也。

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類篇》慈鹽切,音潛。涉水也。與潛通。《書·洪範》沉潛剛克。《左傳》《史記》皆作沉漸。

【邈】

邈【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莫角切《集韻》《韻會》墨角切,音㦝。《說文》遠也。《正韻》渺也。《屈原·離騷》神高馳之邈邈。

《九章》邈而不可慕。

《爾雅·釋訓》邈邈,悶也。

《正韻》輕視貌。與藐同。《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振景拔迹,顧邈同列。《註》邈,凌也。

叶莫卜切,音木。《陸雲·被命詩》聖敬遠躋,神道元邈。思媚三靈,誕膺天篤。《說文》本作。

【谁】

誰【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

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

《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

《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

《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卒者,長所領士卒也。

姓。《萬姓統譜》誰龍,明正德閒九江府照磨。

《讀書通》通作孰,引《莊子·列禦》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通作疇。引《書·舜典》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卽孰若,與誰同。

《韻會》亦作譙。《史記·衞綰傳》不譙呵綰。《註》責讓也。譙,音誰,呵,音何。《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師古曰:不誰何者,猶言不借問耳。《集韻》或作唯。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追】

追【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陟隹切《集韻》《韻會》中葵切,音䨨。《廣韻》隨也。《增韻》逮也。《玉篇》送也。《詩·周頌》薄言追之。《註》謂已發上道而追送之也。《前漢·韓信傳》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說文》逐也。《周禮·秋官·士師》掌鄕合,以比追胥之事。《註》追,追也。《左傳·莊十八年》追戎于濟西。

《玉篇》及也,救也。《書·五子之歌》雖悔可追。《註》言雖欲攺悔,其可及乎。《論語》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左傳·襄九年》圍宋彭城,非宋地,追書也。《註》追書者,其地已非宋有,追使屬宋也。

凡上溯已往曰追。《詩·大雅》聿追來孝。《左傳·成十三年》追念前勳。

遂非曰追非。《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兹謂追非。《註》謂歸過于民,不罪己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國名。《詩·大雅》其追其貊,奄受北國。

《集韻》《韻會》《正韻》都雷切,音堆。《玉篇》治玉名。《周禮·天官·追師註》追,治玉石之名。《詩·大雅》追琢其章。

毋追,冠名。《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

鐘紐。《孟子》以追蠡。

《字彙補》旬爲切。與隨通。《楚辭·离騷》背繩墨以追曲兮。《註》追,古與隨通。

叶馳僞切,音墜。《司馬相如·上林賦》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別追。

相关诗句
侧身西望长嗟咨 平生宿愿难遽期 与此合卷装琉璃 或有铭碣前代垂 搜剔榛莽穷险巇 何时赤手携毡椎 磶铭壁画镌厜㕒 我闻岳庙临西陲 购此或亦千金赀 他时岁月随迁移 深山陵谷安可知 亦复散佚随仆厮 朱门贵邸罗尊彝 汉原秦畤多旌旗 文选楼前劫火悲 啸聚妖丑藏魅魑 潢池盗弄烦鞭笞 况今廿载兵尘驰 正谛在是奚外歧 惟川有涘山有基 朗若刮目黄金鎞 此碑摹刻时代迟 古法渐邈谁复追 刻画西子成戚施 俯趋鼠穴遗坦夷 方若画屋圆穿锥 或乃丑拙兼斜欹 体制诡越遗絷羁 末流泛滥吁可? 竞辟阃奥开藩篱 远溯秦汉卑献羲 国朝媕雅多大师 破列轨范争{亻爪}离 嗟哉隶法明季衰 若金镕矿玉泯玼 益以别本全无遗 缜密方劲争毫釐 倩工摹刻重补治 琅环馆主持使麾 三弖同异纷差池 人间传拓嗟渐希 地媪摇撼惊莫支 六下下取雷电随 帝曰斯宝诚绝奇 上掩奎宿腾斗箕 宝光迸射来天墀 剥蚀青翠蟠蛟螭 千年巨碣争护持 偃仰回复无不宜 腕力袅拄如悬丝 想当落笔纵横时 五采凤羽垂缡褷 群龙宛宛出水嬉 真迹妙绝时人推 博赡渊雅工文词 陈留徵士鸾鹤姿 宜有翠琬铭丰碑 况兹岳渎尊神祇 诅祝妖惑崇祥禨 浮屠媚鬼兴淫祠 在昔炎祚朝政隳 福庇黎庶除疠疵 升降灵?嘉颖滋 荒霾陡绝人莫窥 泄云不散阴雾披 群峰刺天白差差 林巅谷越相蔽亏 厥有华岳崔以巍 兑位所宅金神司 帝临高居奠八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