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兹岳渎尊神祇

出自:清代·谭宗浚《舟中读阮太傅重刻西岳华山碑拓本》

拼音:[kuàng][zī,cí][yuè][dú,dòu][zūn][shén][zhǐ,qí]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帝临高居奠八维,兑位所宅金神司。
厥有华岳崔以巍,林巅谷越相蔽亏。
群峰刺天白差差,泄云不散阴雾披。
荒霾陡绝人莫窥,升降灵?嘉颖滋。
福庇黎庶除疠疵,在昔炎祚朝政隳。
浮屠媚鬼兴淫祠,诅祝妖惑崇祥禨。
况兹岳渎尊神祇,宜有翠琬铭丰碑。
陈留徵士鸾鹤姿,博赡渊雅工文词。
真迹妙绝时人推,群龙宛宛出水嬉。
五采凤羽垂缡褷,想当落笔纵横时。
腕力袅拄如悬丝,偃仰回复无不宜。
千年巨碣争护持,剥蚀青翠蟠蛟螭。
宝光迸射来天墀,上掩奎宿腾斗箕。
帝曰斯宝诚绝奇,六下下取雷电随。
地媪摇撼惊莫支,人间传拓嗟渐希。
三弖同异纷差池,琅环馆主持使麾。
倩工摹刻重补治,缜密方劲争毫釐。
益以别本全无遗,若金镕矿玉泯玼。
嗟哉隶法明季衰,破列轨范争{亻爪}离。
国朝媕雅多大师,远溯秦汉卑献羲。
竞辟阃奥开藩篱,末流泛滥吁可?。
体制诡越遗絷羁,或乃丑拙兼斜欹。
方若画屋圆穿锥,俯趋鼠穴遗坦夷。
刻画西子成戚施,古法渐邈谁复追。
此碑摹刻时代迟,朗若刮目黄金鎞。
惟川有涘山有基,正谛在是奚外歧。
况今廿载兵尘驰,潢池盗弄烦鞭笞。
啸聚妖丑藏魅魑,文选楼前劫火悲。
汉原秦畤多旌旗,朱门贵邸罗尊彝。
亦复散佚随仆厮,深山陵谷安可知。
他时岁月随迁移,购此或亦千金赀。
我闻岳庙临西陲,磶铭壁画镌厜㕒。
何时赤手携毡椎,搜剔榛莽穷险巇。
或有铭碣前代垂,与此合卷装琉璃。
平生宿愿难遽期,侧身西望长嗟咨。

查看原文

注释

【岳渎】1.亦作"岳渎"。 2.五岳和四渎的并称。
【神祇】1.天神与地神。 2.谓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3.泛指神灵。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况】

况【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玉篇》俗況字。○按況本从水,亦从二作况。今从冫,當卽況、况二字之譌。况从二从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放切,音貺。發語辭。《詩·小雅》况也永歎。从二从兄,與況字少異。

借作祝。《漢·魯相謁孔廟音貺。《說文》寒水也。

矧也,譬也。《莊子·知北遊》每下愈況。

益也。《晉語》衆況厚之。

兹也。《詩·小雅》況也永歎。《箋》來兹對之,長歎而已。

滋也。《詩·大雅》亂況斯削。

賜也。與貺通。《前漢·武帝紀》遭天地況施,著見景象。

臨訪曰來況。《司馬相如·子虛賦》足下不遠千里,來況齊國。

《廣韻》修況,琴名。

姓。《蜀志》有況長寧。◎按佩觿集,况况況虛訪翻,况發語之端,况寒冰也,況形況,今多通用況字。

《集韻》或作湟。

古與兄通。

【兹】

茲【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孜。《說文》草木多益也。

《爾雅·釋詁》此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蓐席也。《爾雅·釋器》蓐謂之茲。《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註》諸侯有疾稱負茲。

《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通滋。《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揚子·太經》天不之茲。

《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註》與髭同。

《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岳】

岳【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嶽古作岳。《說文》嶽,古篆作入後嶽字註。

姓。宋岳飛,明岳正。

【渎】

瀆【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牘。《說文》溝也。《爾雅·釋水》注澮曰瀆。

江河淮濟爲四瀆。《釋名》瀆,獨也。各獨出其水而入海也。《白虎通·巡狩篇》瀆者,濁也。中國垢濁,發源東注海,其功著大,故稱瀆。《風俗通·山澤篇》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

小渠也。《賈誼·弔屈原賦》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

慁也,重複也。《易·蒙卦》再三瀆,瀆則不告。

慢也。《易·繫辭》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易也。《左傳·成十六年》瀆齊盟而食話言。

山名。《史記·封禪書》瀆山,蜀之汶山也。

《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句瀆,地名。《左傳·桓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

與竇同。《左傳·襄三十年》伯有自墓門之瀆入。瀆,徐邈音豆。

【尊】

尊【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韻會》祖昆切《集韻》《正韻》租昆切,,乾坤定矣。《孟子》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禮·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而後可以爲民父母。

敬也。《禮·曲禮》禮者,自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

《說文》註酒器。《周禮·春官》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六尊,謂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賔客。

姓。《風俗通》尊盧氏之後。與宗通。

叶將鄰切,音津。《前漢·班固敘傳》大祖元勳,啓立輔臣。支庶藩屛,侯王尊。

叶此緣切,音銓。《前漢·班固敘傳》割制廬幷,定爾土田。什一供貢,下富上尊。《說文》尊本酒器,字从酋,廾以奉之。或从寸。或从缶作罇。《集韻》亦作㽀墫。《正字通》今俗以尊作尊。

【神】

神【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姓。漢騎都尉神矅。

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叶時連切,音禪。《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註》神,叶時連切。濱,叶,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祇】

祇【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岐。同示,地神。《說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

安也。《詩·小雅》壹者之來,俾我祇也。《註》壹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大也。《易·復卦》不遠復無祇悔。《韓康伯云》祇,大也。旣能速復,是無大悔。

《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以爲音支。今杜詩韓詩或書作秖,从禾从氏,而俗讀曰質者,非也。《玉篇》秖,竹尸切。《廣韻》秖,丁尼切。皆註曰:穀始熟也。

通作圻。《左傳·昭十二年》是以獲沒於祇宮。《馬融云》圻內游觀之宮。

相关诗句
侧身西望长嗟咨 平生宿愿难遽期 与此合卷装琉璃 或有铭碣前代垂 搜剔榛莽穷险巇 何时赤手携毡椎 磶铭壁画镌厜㕒 我闻岳庙临西陲 购此或亦千金赀 他时岁月随迁移 深山陵谷安可知 亦复散佚随仆厮 朱门贵邸罗尊彝 汉原秦畤多旌旗 文选楼前劫火悲 啸聚妖丑藏魅魑 潢池盗弄烦鞭笞 况今廿载兵尘驰 正谛在是奚外歧 惟川有涘山有基 朗若刮目黄金鎞 此碑摹刻时代迟 古法渐邈谁复追 刻画西子成戚施 俯趋鼠穴遗坦夷 方若画屋圆穿锥 或乃丑拙兼斜欹 体制诡越遗絷羁 末流泛滥吁可? 竞辟阃奥开藩篱 远溯秦汉卑献羲 国朝媕雅多大师 破列轨范争{亻爪}离 嗟哉隶法明季衰 若金镕矿玉泯玼 益以别本全无遗 缜密方劲争毫釐 倩工摹刻重补治 琅环馆主持使麾 三弖同异纷差池 人间传拓嗟渐希 地媪摇撼惊莫支 六下下取雷电随 帝曰斯宝诚绝奇 上掩奎宿腾斗箕 宝光迸射来天墀 剥蚀青翠蟠蛟螭 千年巨碣争护持 偃仰回复无不宜 腕力袅拄如悬丝 想当落笔纵横时 五采凤羽垂缡褷 群龙宛宛出水嬉 真迹妙绝时人推 博赡渊雅工文词 陈留徵士鸾鹤姿 宜有翠琬铭丰碑 况兹岳渎尊神祇 诅祝妖惑崇祥禨 浮屠媚鬼兴淫祠 在昔炎祚朝政隳 福庇黎庶除疠疵 升降灵?嘉颖滋 荒霾陡绝人莫窥 泄云不散阴雾披 群峰刺天白差差 林巅谷越相蔽亏 厥有华岳崔以巍 兑位所宅金神司 帝临高居奠八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