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兢相持

出自:清代·李寄《潼关》

拼音:[yù][bàng,bèng][jīng][xiāng,xiàng][chí]

平仄:仄仄平平平

潼关何崔嵬,云是秦门户。
左河而右华,天然键钥处。
金城虽千里,藉此领天府。
有事但闭关,孰敢间险阻。
我闻孙传廷,受命总师旅。
天予禦平台,赐剑亲授斧。
部署嚄唶将,所统貔貅伍。
誓当靖妖氛,岂特有此土。
夜半闻贼来,仓皇窜河浒。
堂堂大督师,可怜抱头鼠。
将士夺门奔,反恨关城堵。
满街头击撞,贼到跪道左。
解甲搏颡降,刳胸换肺腑。
为贼作前行,尽是干城侣。
晨从华阳来,解鞍日未午。
登城步屧周,春风淡相煦。
语燕立平沙,草坡散群牯。
以见證所闻,百二今犹古。
壮哉造化心,洪缝铸此苦。
连山势奔腾,到此实左顾。
黄河南面趋,万里抱其股。
坚城绾其口,河山益轩举。
屹如当道罴,悍若负嵎虎。
秦岭手护头,中条子顾父。
泾渭为内束,函谷乃外拒。
一夫禦万夫,诚哉古人语。
临晋渡既防,弥缝阙易补。
贼势虽猖狂,所下皆绝圉。
顿兵坚城下,仰攻势自阻。
地道既难通,冲车敢乱舞。
凭高发礧石,坐看贼糜腐。
奇兵出贼后,间道绝挽输。
城堡无可掠,栖亩少稷黍。
当时众大帅,旌旗壁楚豫。
坚守旬月开,大兵定云赴。
函谷如箧底,天设此阱罟。
尚当诱之入,何况死自取。
合击此敝师,全部俱可虏。
二崤先轸谋,盱眙臧质武。
河阳靴中刀,□昌城头鼓。
四者有一焉,足以报圣主。
不然如宁州,女秀强支拄。
丈夫拥强兵,岂不如一女。
奈何弃关奔,天险资闯鼓。
称号耸四方,休力养毛羽。
徵粟于云阳,取材于杜鄠。
三辅五凉閒,壮勇就喔咻。
诸股贼小帅,源源集幕府。
颓然抵燕京,孤城难撑拄。
君为社稷死,臣系新朝组。
窈窕上林花,凄凉故宫虞。
东镇出下策,开关纳猰貐。
鹿死不择音,事急将伯助。
借仇报仇来,以毒攻毒去。
毒去国已亡,元气有几许。
岂知久耽耽,竟堕其术数。
贼为虏先驱,我为虏开路。
鹬蚌兢相持,两肉归渔父。
痛哉三百年,百战我太祖。
我观天下形,地势争尺咫。
潼关与渝关,险厄实相似。
渝枕山海閒,潼介河山里。
秦陇天下头,渤碣天下尾。
东西气相应,潼失渝亦启。
向使潼不失,据险誓效死。
何至明天下,鸣呼竟若此。
兴亡屈指筹,夕阳去如驶。
悲歌下城头,潼关祸之始。

查看原文

注释

【鹬蚌】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相持】1.双方对立﹑争持,互不相让。 2.互相扶持﹑抱持。 3.互相依存。 4.互相牵制。 5.相打;交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鹬】

鷸【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說文》鷸,知天將雨鳥也。知天文者冠鷸。陳藏器云:鷸如鶉,色蒼喙長,在泥塗。邨民云:田鷄所化。《戰國策》蘇秦曰:鷸蚌相持。

一種翠鳥曰鷸。《爾雅·釋鳥》翠鷸。《郭註》似燕,紺色,生鬰林。《疏》李巡曰:鷸,一名翠,其羽可以爲飾。

一種,赤足,黃文,曰鷸。《左傳·僖二十四年》鄭子臧好聚鷸冠,是也。

《正韻》疾飛貌。《木華·海賦》鷸如驚鳧之失侶。

《集韻》食律切,音術。《廣雅》鶙鵳鷸子籠脫鷂也。《曹憲註》鷸音述。驚字原刻从敬从鳥。《考證》已改正。

【蚌】

蚌【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步項切,音棒。《說文》蜃屬。《爾雅·釋魚》蚌含漿。《本草》生江漢渠瀆閒,殼堪爲粉。《呂氏春秋》月望,則蚌蛤實。《左思·吳都賦》蚌蛤珠胎,與月虧全。《拾遺記》隂泉在寒山之北,有黑蚌飛翔來去。

《正韻》蒲浪切,傍去聲。義同。

《唐韻古音》步孔切《郭璞·山海經·歐絲野贊》女子鮫人。體近蠶蚌。出珠匪甲,吐絲匪蛹。化出無方,物豈有種。

《集韻》白猛切,音。與蠯通。

敷容切,音丰。與蜂通。或作蜯、蛖。

【兢】

兢【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居陵切,音矜。《說文》競也。《徐曰》競,强也。一曰敬也。

《爾雅·釋訓》兢兢,戒也。《玉篇》戒愼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註》言當戒懼萬事之微。《前漢·外戚傳》唯婚姻爲兢兢。《註》戒懼也。

《正韻》不自安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人凌兢。《註》師古曰:寒凉戰栗處。

《韻會》通作矜。《文選·韋孟詩》矜矜先王。《註》戒也。

《集韻》巨興切,音殑。兢兢,堅彊貌。

【相】

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爾雅·釋詁》導也。

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增韻》。

《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太史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爲二,非。

【持】

持【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

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

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

《正韻》知切,音馳。義同。

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相关诗句
潼关祸之始 悲歌下城头 夕阳去如驶 兴亡屈指筹 鸣呼竟若此 何至明天下 据险誓效死 向使潼不失 潼失渝亦启 东西气相应 渤碣天下尾 秦陇天下头 潼介河山里 渝枕山海閒 险厄实相似 潼关与渝关 地势争尺咫 我观天下形 百战我太祖 痛哉三百年 两肉归渔父 鹬蚌兢相持 我为虏开路 贼为虏先驱 竟堕其术数 岂知久耽耽 元气有几许 毒去国已亡 以毒攻毒去 借仇报仇来 事急将伯助 鹿死不择音 开关纳猰貐 东镇出下策 凄凉故宫虞 窈窕上林花 臣系新朝组 君为社稷死 孤城难撑拄 颓然抵燕京 源源集幕府 诸股贼小帅 壮勇就喔咻 三辅五凉閒 取材于杜鄠 徵粟于云阳 休力养毛羽 称号耸四方 天险资闯鼓 奈何弃关奔 岂不如一女 丈夫拥强兵 女秀强支拄 不然如宁州 足以报圣主 四者有一焉 □昌城头鼓 河阳靴中刀 盱眙臧质武 二崤先轸谋 全部俱可虏 合击此敝师 何况死自取 尚当诱之入 天设此阱罟 函谷如箧底 大兵定云赴 坚守旬月开 旌旗壁楚豫 当时众大帅 栖亩少稷黍 城堡无可掠 间道绝挽输 奇兵出贼后 坐看贼糜腐 凭高发礧石 冲车敢乱舞 地道既难通 仰攻势自阻 顿兵坚城下 所下皆绝圉 贼势虽猖狂 弥缝阙易补 临晋渡既防 诚哉古人语 一夫禦万夫 函谷乃外拒 泾渭为内束 中条子顾父 秦岭手护头 悍若负嵎虎 屹如当道罴 河山益轩举 坚城绾其口 万里抱其股 黄河南面趋 到此实左顾 连山势奔腾 洪缝铸此苦 壮哉造化心 百二今犹古 以见證所闻 草坡散群牯 语燕立平沙 春风淡相煦 登城步屧周 解鞍日未午 晨从华阳来 尽是干城侣 为贼作前行 刳胸换肺腑 解甲搏颡降 贼到跪道左 满街头击撞 反恨关城堵 将士夺门奔 可怜抱头鼠 堂堂大督师 仓皇窜河浒 夜半闻贼来 岂特有此土 誓当靖妖氛 所统貔貅伍 部署嚄唶将 赐剑亲授斧 天予禦平台 受命总师旅 我闻孙传廷 孰敢间险阻 有事但闭关 藉此领天府 金城虽千里 天然键钥处 左河而右华 云是秦门户 潼关何崔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