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祝吾君福如水

出自:明代·程通《古风庆王寿》

拼音:[yuàn][zhù][wú,yù][jūn][fú][rú][shuǐ]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太极昔未判,一气浑浑然。
清浊既已分,万象何昭宣。
高者为天为日月,下者为地为山川。
其间昆虫与草木,林林总总几万千。
若夫禀二仪之秀气,夺万物之精妍。
生具四端备百行,虚灵挺秀为人焉。
中有最灵与最秀,首出庶类惟圣为能全。
天生圣人岂徒尔,亶聪明作元后父母乎黎元。
大哉吾王继立极,聪明卓冠天下先。
神圣广运尧荡荡,日新夕惕汤乾乾。
躬翊明主膺大任,统一六合清三边。
大开明堂受朝贡,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万国玉帛来源源。
鞭策唐宋轶秦汉,进与虞周三代为比肩。
上天眷命益用懋,福禄胤祚恒绵延。
龙子龙孙自有种,金枝玉叶春相鲜。
分茅胙土法古制王章,九爵衮冕光蝉联。
秦都关中晋云内,荆衡齐代并幽燕。
下逮岷峨巴蜀二十有馀国,莫不犬牙相制唇齿相牵连。
眷兹辽阳作巨镇,提封千里际海堧。
坐临高丽控朔漠,襟带潮海通云烟。
吾君奉诏莅兹国,措置社稷磐石坚。
春秋祀事竭诚敬,抚恤黎庶加慈怜。
辽天雨露洒,湛恩及蜎翾。
恪遵王度靡颇僻,佩服祖训常恭虔。
乃文乃武才兼济,惟精惟一学更专。
横槊跨马耀威武,投戈讲艺宏经筵。
况有如貔如虎桓桓之将士,又有如鸳如鸾之英贤。
同寅协恭赞厥美,夙兴夜寐相周旋。
皇风清夷海宇靖,伫见民庶高枕皆安眠。
行者愿出于吾途,居者愿列于吾廛。
仕者愿立于吾朝,耕者愿业于吾田。
尧民何皞皞,周道何平平。
牧童牛背歌,日夕腾垓埏。
岂不见东平苍竹帛,千古芳名传。
又不见城阳章功绩,万载金石镌。
吾君仁德早拔萃,彼二者不得专美于其前。
欣逢令旦当今日,正是二月中和天。
祥云裁锦弄晓霁,扶桑暖旭高枝悬。
一元坱圠妙化育,品汇孰不归陶甄。
遐迩臣邻率欢贺,承筐篚厥黄与玄。
綵杖缀班森玉笋,绛纱笼烛烧金莲。
醉路宫花压帽重,迎风象管鸣繁弦。
上林流莺听睆睍,翻阶舞鹤看?跹。
葡萄满斟光禄酒,蟠桃佳宴瑶池仙。
太平盛事亲幸睹,直欲播颂焉得巨笔如长椽。
区区韦布士,词馆叨备员。
既乏八斗才,安用五色笺。
但歌天保诗,答此鹿鸣篇。
愿祝吾君寿如山,山高翠拔闾阜巅。
愿祝吾君福如水,水长玉挂双峰泉。
闾山泉水高远亘今古,愿祈国祚相与悠久亿万千斯年。

查看原文

字义

【愿】

愿【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

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

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

《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祝】

祝【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之六切,音粥。贊主人饗神者。《說文》祝,祭主贊詞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詩·小雅》工祝致告。《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

屬也。《詩·鄘風》素絲祝之。《箋》祝,當作屬。屬,著也。《毛傳》訓織也。

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韋昭曰》祝,始也。

斷也。《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丁寧也,請求之辭。

國名。《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

姓。《左傳》鄭大夫祝,後漢司徒祝恬。

《集韻》《類篇》職救切,音晝。《詩·大雅》侯作侯祝。《傳》祝,詛也。《疏》祝。無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詛之也。《書·無逸》否則厥口詛祝。《疏》以言告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

陟慮切,音註。《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註》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集韻》或作呪。亦作詋詶。

【吾】

吾【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稱,詳其文意,余平而吾倨也。

《廣韻》御也。執金吾,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中尉,秦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註》師古曰: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以名官。

《後漢·百官志》執金吾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禦也。《註》應劭曰:執金革,以禦非常。

《集韻》棒名。《古今注》金吾,車輻棒也。漢官執金吾,吾,止也,執金革禦非常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之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按顏應二說,及古今注凡三義,各不相同,今存之。

昆吾,國名。《詩·商頌》昆吾夏桀。《箋》已姓。

地名。《前漢·揚雄傳》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註》晉灼曰:昆吾,地名,有亭。

鍾吾,國名。漢爲司吾縣。《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子燭庸奔鍾吾。《前漢·地理志》東海郡司吾縣。

番吾,番音蒲,卽漢蒲吾縣。《史記·蘇秦傳》秦甲渡河踰漳,據番吾。《註》徐廣曰:常山有蒲吾縣。正義曰:疑古番吾公邑也。

余吾,蠡吾,朱吾,已吾,皆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黨郡余吾縣,涿郡蠡吾縣,日南郡朱吾縣。《後漢·郡國志》留郡已吾縣。

伊吾,地名。《後漢·西域傳》伊吾,舊膏腴之地。

余吾,水名。《前漢·匈奴傳》北橋余吾。《註》師古曰:於余吾水上作橋。

《正字通》伊吾,除哦聲,亦作咿唔。

姓。《廣韻》漢有廣陵令吾扈。

複姓。五氏,徐吾以鄕爲氏。鍾吾,昆吾以國爲氏。由吾,由余之後。

古有肩吾子,隱者。

《正字通》借爲支吾。與枝梧通。

《集韻》《類篇》牛居切,音魚。《晉語》暇豫之吾吾。《註》吾讀如魚,吾吾,不敢自親之貌。

山名。《史記·河渠書》功無已時兮吾山平。《註》徐廣曰:東郡東阿有魚山,或者是乎。

《廣韻》五加切《集韻》牛加切,音牙。允吾,縣名。《前漢·地理志》金城郡允吾縣。《註》應劭曰:允吾,音鈆牙。

《讀書通》童通作吾。《管子·海王篇》吾子食鹽二升少半。《註》吾子,謂小男小女也。《正字通》古本管子作童。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福】

福【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畗《唐韻》《集韻》《韻會》方六切,膚入聲。祐也,休也,善也,祥也。《禮·祭統》福者,備也。《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書·洪範》嚮用五福。

《釋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

祭祀胙肉曰福。《周禮·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穀梁傳·僖十年》祠致福於君。

福猶同也。《張衡·西京賦》仰福帝居,陽曜隂藏。《薛註》言今長安宮,上與五帝所居之太微宮,陽時則見,隂時則藏,同法也。

州名。秦閩中郡,立閩州,唐改福州。

姓。元忠臣福壽。

《集韻》《韻會》敷救切,音副。藏也。《史記·龜筴傳》邦福重龜。《註》徐廣讀。

叶筆力切,音偪。《詩·大雅》自求多福。《儀禮·士冠禮》介爾景福。俱叶上德字。《正字通》福本有偪音。說文从示畐聲。賈誼治安策,疏者或制大權,以福天子。乃偪譌爲福,非福與偪通也。諸韻書誤以爲福、偪同音共義,合爲一,蓋未詳毛詩、儀禮及安世房中歌、班固明堂詩,福皆讀偪,與偪義不相通也。韻會職韻逼字註云,通作福。字彙福與逼同,尤非。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相关诗句
愿祈国祚相与悠久亿万千斯年 闾山泉水高远亘今古 水长玉挂双峰泉 愿祝吾君福如水 山高翠拔闾阜巅 愿祝吾君寿如山 答此鹿鸣篇 但歌天保诗 安用五色笺 既乏八斗才 词馆叨备员 区区韦布士 直欲播颂焉得巨笔如长椽 太平盛事亲幸睹 蟠桃佳宴瑶池仙 葡萄满斟光禄酒 翻阶舞鹤看?跹 上林流莺听睆睍 迎风象管鸣繁弦 醉路宫花压帽重 绛纱笼烛烧金莲 綵杖缀班森玉笋 承筐篚厥黄与玄 遐迩臣邻率欢贺 品汇孰不归陶甄 一元坱圠妙化育 扶桑暖旭高枝悬 祥云裁锦弄晓霁 正是二月中和天 欣逢令旦当今日 彼二者不得专美于其前 吾君仁德早拔萃 万载金石镌 又不见城阳章功绩 千古芳名传 岂不见东平苍竹帛 日夕腾垓埏 牧童牛背歌 周道何平平 尧民何皞皞 耕者愿业于吾田 仕者愿立于吾朝 居者愿列于吾廛 行者愿出于吾途 伫见民庶高枕皆安眠 皇风清夷海宇靖 夙兴夜寐相周旋 同寅协恭赞厥美 又有如鸳如鸾之英贤 况有如貔如虎桓桓之将士 投戈讲艺宏经筵 横槊跨马耀威武 惟精惟一学更专 乃文乃武才兼济 佩服祖训常恭虔 恪遵王度靡颇僻 湛恩及蜎翾 辽天雨露洒 抚恤黎庶加慈怜 春秋祀事竭诚敬 措置社稷磐石坚 吾君奉诏莅兹国 襟带潮海通云烟 坐临高丽控朔漠 提封千里际海堧 眷兹辽阳作巨镇 莫不犬牙相制唇齿相牵连 下逮岷峨巴蜀二十有馀国 荆衡齐代并幽燕 秦都关中晋云内 九爵衮冕光蝉联 分茅胙土法古制王章 金枝玉叶春相鲜 龙子龙孙自有种 福禄胤祚恒绵延 上天眷命益用懋 进与虞周三代为比肩 鞭策唐宋轶秦汉 万国玉帛来源源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大开明堂受朝贡 统一六合清三边 躬翊明主膺大任 日新夕惕汤乾乾 神圣广运尧荡荡 聪明卓冠天下先 大哉吾王继立极 亶聪明作元后父母乎黎元 天生圣人岂徒尔 首出庶类惟圣为能全 中有最灵与最秀 虚灵挺秀为人焉 生具四端备百行 夺万物之精妍 若夫禀二仪之秀气 林林总总几万千 其间昆虫与草木 下者为地为山川 高者为天为日月 万象何昭宣 清浊既已分 一气浑浑然 太极昔未判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