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分南金

出自:明代·韩雍《凯还图为总兵官彰武伯杨公题》

拼音:[bǎo][cáng,zàng][fēn,fèn][nán,nā][jīn]

平仄:仄平平平平

杨将军,不易得。
虎头燕颔脩髯黑,河目龟文神气赤。
三光五岳储精华,生与皇家为柱石。
少事世父颍国武襄公,六韬三略皆精通。
手提百斤武库戟,臂挽三石乌号弓。
有时射猎驰沙漠,千万人中显英略。
南山白额赤手擒,云里双雕应弦落。
有时策马出寨游,杀气凛凛横高秋。
健儿望风不敢敌,挥刀追斩单于头。
弱冠登庸起声望,每向行营护天仗。
艰危时复展奇谋,上谷登坛为副将。
彼敌违天常,西夏为奸骄。
将军往节度,一道人歌谣。
犬羊贪心犹未已,举国入寇平时比。
挥兵鏖战却败奔,跃马穷追数千里。
僵尸弥山血成川,尽驱驼马欣凯还。
献俘奏捷天子喜,报功遣使来穷边。
赐赉便蕃未能数,更进勋阶锡茅土。
玄冠几度加貂蝉,金印三台伏螭虎。
残敌胆破夜自惊,脱身北走无留停。
云中长驱肆劫掠,守臣安得逃天刑。
宵旰勤民深轸念,在廷元老咨询遍。
堪兹重寄惟将军,召对文华隆宠眷。
尚衣出龙锦,宝藏分南金
大官珍羞罗,良酝清香斟。
白麻黄麻颁紫禁,将军重佩征西印。
受降城中百万家,家家喜得贤方镇。
彼敌蜂屯近边烽,僣志犹欲窥南东。
将军伏兵守要害,闻风远遁穹庐空。
塞垣不见狼烟起,从此三边甲兵洗。
圣主端无西顾忧,万里长城真可拟。
画工模写奏凯归,据鞍顾盼多风威。
山川草木动华彩,旌旗戈甲生光辉。
君不见车骑将军赵充国,金城方略平羌贼。
振旅旋师报匪轻,麒麟高阁图容色。
又不见大树将军冯公孙,大破赤眉定三秦。
中兴伟迹不可泯,南宫云台写其真。
将军勋名不在古人下,云台麟阁终须画。
此画亦须宝藏之,后人一睹千金价。

查看原文

注释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发掘地下的~◇民间艺术的~真是无穷无尽。宝藏(-zàng) : 1.储藏的珍宝财富,多指矿产:地下宝藏。 2.储藏财宝的库房: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南金】1.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 2.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宝】

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寚音保。《說文》珍也。从宀玉貝,缶聲。《徐曰》人所保也。《廣韻》珍寶。

瑞也,符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禮·禮運》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詩·大雅》稼穡惟寶。

《書·旅獒》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增韻》符璽也,重也,貴也。《周禮·春官·天府》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書·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禮聘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註謂圭璋璧琮。古者天子諸侯以圭璧爲符信,至秦始有皇帝信璽,唐改曰寶。

凡錢文曰通寶。

姓。

叶博古切,音補。《詩·大雅》錫爾介圭,以作爾寶。叶上土。

《琳·瑪瑙賦》帝道匪康,皇鑒元輔。顧以多福,康以碩寶。

通作葆。《史記·魯世家》毋墜天之降葆命。《註》讀如寶。《留侯世家》見穀城下黃石,取而葆祠之。《徐廣曰》史珍寶字皆作葆。

【藏】

藏【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分】

分【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

《增韻》裂也,判也。

《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

《玉篇》隔也。

《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

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

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

《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唐韻》扶問切《集韻》《韻會》符問切,汾去聲。名分也。《禮·禮運》禮達而分定。

均也,分劑也。《禮·曲禮》分毋求多。

分位也。《漢諸葛亮出師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集韻》方問切,紛去聲。均也。《左傳·僖元年》救患分災。

《正韻》府吻切,音粉。《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氣。

《韻補》叶膚容切,音丰。《曹植·七啓》太極之初,渾沌未分。萬物紛錯,與道俱隆。

叶膚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賦》九市開場,貨別隊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災字原刻从。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金】

金【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

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

《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

《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

《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

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相关诗句
后人一睹千金价 此画亦须宝藏之 云台麟阁终须画 将军勋名不在古人下 南宫云台写其真 中兴伟迹不可泯 大破赤眉定三秦 又不见大树将军冯公孙 麒麟高阁图容色 振旅旋师报匪轻 金城方略平羌贼 君不见车骑将军赵充国 旌旗戈甲生光辉 山川草木动华彩 据鞍顾盼多风威 画工模写奏凯归 万里长城真可拟 圣主端无西顾忧 从此三边甲兵洗 塞垣不见狼烟起 闻风远遁穹庐空 将军伏兵守要害 僣志犹欲窥南东 彼敌蜂屯近边烽 家家喜得贤方镇 受降城中百万家 将军重佩征西印 白麻黄麻颁紫禁 良酝清香斟 大官珍羞罗 宝藏分南金 尚衣出龙锦 召对文华隆宠眷 堪兹重寄惟将军 在廷元老咨询遍 宵旰勤民深轸念 守臣安得逃天刑 云中长驱肆劫掠 脱身北走无留停 残敌胆破夜自惊 金印三台伏螭虎 玄冠几度加貂蝉 更进勋阶锡茅土 赐赉便蕃未能数 报功遣使来穷边 献俘奏捷天子喜 尽驱驼马欣凯还 僵尸弥山血成川 跃马穷追数千里 挥兵鏖战却败奔 举国入寇平时比 犬羊贪心犹未已 一道人歌谣 将军往节度 西夏为奸骄 彼敌违天常 上谷登坛为副将 艰危时复展奇谋 每向行营护天仗 弱冠登庸起声望 挥刀追斩单于头 健儿望风不敢敌 杀气凛凛横高秋 有时策马出寨游 云里双雕应弦落 南山白额赤手擒 千万人中显英略 有时射猎驰沙漠 臂挽三石乌号弓 手提百斤武库戟 六韬三略皆精通 少事世父颍国武襄公 生与皇家为柱石 三光五岳储精华 河目龟文神气赤 虎头燕颔脩髯黑 不易得 杨将军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