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朝胡骑绕宫墙

出自:清代·杨圻《檀青引附檀青传》

拼音:[lái][zhāo,cháo][hú][qí][rào][gōng][qiáng]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江都三月看琼花,宝马香轮十万家。
一代兴亡天宝曲,几分春色玉钩斜。
玉钩斜畔春色去,满川烟草飞花絮。
都是寻常百姓家,欲问迷楼谁知处。
高台置酒雨溟溟,贺老弹词不忍听。
二十五弦无限恨,白头犹见蒋檀青。
雕栏风暖凝丝竹,筵上惊闻朝元曲。
其时雨脚带春潮,江南江北千山绿。
朱弦断续怨沧桑,望帝春心暗断肠。
欲说先皇先坠泪,千言万语总心伤。
坐客相看共呜咽,金徽弹罢愁难绝。
同时伤春事不同,飘零身世何堪说。
家在京师海岱门,少年往事不堪论。
旗亭旧日多名士,北海当年侍至尊。
太行北尽仙园起,灵台飘渺五云里。
年年豹尾幸离宫,百官扈从六宫徙。
万户千门鱼钥开,柳烟深浅见蓬莱。
妆楼明镜云中落,别殿笙歌画里来。
祖宗旰食勤朝政,百年文物乾坤定。
万方钟鼓与民间,九重乐事怡天听。
建康杀气下江东,百二关河战火红。
猿鹤山中啼夜月,渔樵江上哭秋风。
军书榜午入青琐,从此先皇近醇酒。
花萼楼前春昼长,芙蓉殿里清宵久。
三山清月照瑶台,夹道珠灯拥夜来。
一曲吴歌调凤琯,后庭玉树极花开。
临春结绮新承宠,玉骨轻盈珍珠重。
避面宁教妒尹邢,当筵未许怜张孔。
太液春寒召管弦,官家小宴杏花天。
昭阳宫里春如海,五鼓初传燕子笺。
鞓红照睡繁华重,绝代佳人花扶拥。
南府新声妒野狐,升平独赐龟年俸。
夜半青娥扫落花,深宫月色照羊车。
庸知铜雀春深事,留与词人赋馆娃。
当时海内勤王事,慷慨誓师有曾李。
未见江头捷骑来,忽闻海畔夷歌起。
避暑温泉夜气清,宫花露冷月华明。
惊心一曲长生殿,直是渔阳鼙鼓声。
延秋门外黄昏路,城阙生尘妃嫔去。
穆王从此不重来,马上天颜频回顾。
来朝胡骑绕宫墙,凝碧池头踞御床。
昨夜采莲新制曲,月明多处舞衣凉。
太白晱晱欃枪吐,云房水殿都悽楚。
咸阳不见阿房宫,可怜一炬成焦土。
和戎留守有贤王,八骏西行入大荒。
金粟堆空啼杜宇,苍梧云冷泣英皇。
居庸日落离宫暮,北望幽州空烟树。
初闻哀诏在沙丘,已报新君归灵武。
鼎湖龙静使人愁,福海悠悠春水流。
山蝶乱飞芳树外,野莺啼满殿西头。
梨园寂寞闭烟雨,百草千花愁无主。
汉家仙掌下民间,秦宫宝镜知何处。
玉泉山下少人行,琼岛春阴水木清。
独有渔翁斜照里,隔墙吹笛到天明。
繁华事散堪悲恸,玉辇清游忆陪从。
明年重过功德坊,梨花落尽柳如梦。
小臣掩面过宫门,犬马难忘故主恩。
檀板红牙今落魄,寻常风月最销魂。
十年血战动天地,金陵再见真王气。
南部烟花北地人,天涯难免伤心泪。
武帝旌旗满九州,湘淮诸将尽封侯。
两宫日月扶双辇,万国车书拜五洲。
独有开元伶人老,飘泊秦淮鬓霜早。
夜梦帘间唱谢恩,玉阶叩首依宫草。
糊口江淮四十年,清明寒食飞花天。
春江酒店青山路,一曲霓裳卖一钱。
君问飘零感君意,含情弹出宫中事。
乱后相逢问太平,咸丰旧恨今犹记。
怜尔依稀事两朝,千秋万岁恨迢迢。
至今烟月千门锁,天上人间两寂寥。

查看原文

注释

【来朝】1.早,清早。《诗.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郑玄笺:"言其避恶早且疾也。"孔颖达疏:"清朝走马,未是善事,诗人言之,必有其意,故知美其避恶早且疾也。"一说一朝。参阅清俞樾《达斋诗说》。 2.明早。
【胡骑】1.胡人的骑兵。亦泛指胡人军队。 2.指归附的胡人骑兵。 3.泛指入侵的外国军队。
【宫墙】1.住宅的围墙。 2.《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称师门为"宫墙"。 3.指宫廷的围墙。 4.借指朝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朝】

朝【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朝鮮,國名。

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同類往見亦曰朝。《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郡守聽事亦曰朝。《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韻補》叶陳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叶張流切。《韓愈·祭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叶株遇切。《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叶直照切。《陸雲·夏府君誄》旣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叶直祐切。《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胡】

胡【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戸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瑚。《說文》牛頷垂也。《正字通》喉也。頷肉下垂者曰胡。《詩·豳風》狼跋其胡。《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釋名》胡,互也。在咽下垂,能斂互物也。《前漢·郊祀志》有龍垂胡䫇。《註》胡謂頸下垂肉也。

《韻會》何也。《書·太甲》弗慮胡獲,弗爲胡成。

《集韻》壽也。《詩·周頌》胡考之寧。《傳》胡,壽也。

《正字通》鋒之曲而旁出者曰胡。戈頸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胡三之,戟胡四之。《註》三之長六寸,四之長八寸。

戟名《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刃,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其曲者謂之鉤釨鏝胡。

《韻會》麤纓無文理者。亦曰曼胡。

遐遠也。《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註》胡,猶遐也,遠也。

懸蠶簿橫也。《揚子·方言》胡以懸㯂,關西謂之䌞。《註》䌞,懸蠶簿橫也。

粉名。《釋名》胡粉,胡,餬也,和脂以塗面也。《抱朴子·論僊卷》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乃化鉛所作。

餅名。《釋名》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胡蝶,蟲名。《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史記·諡法》彌年壽考,保民耆艾,曰胡。

《正字通》菰米曰彫胡。《前漢·司馬相如傳》東蘠彫胡。《註》彫胡,菰米也。

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詩·周南·采采卷耳箋》卷耳,苓耳也。廣雅云:枲耳也。郭云:亦曰胡枲。《疏》卷耳,葉靑白色,似胡荽。

鳥名。《禮·表記詩云維鵜在梁註》鵜,鵜胡。

《正字通》盧胡,笑在喉閒聲。《孔叢子·抗志篇》盧胡,大笑。

水名。《爾雅·釋水》胡蘇。《註》東莞縣今有胡蘇亭。

丘名。《爾雅·釋丘》方丘,胡丘。《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禮器。與瑚同。《左傳·哀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註》胡簋,禮器。夏曰胡。

縣名。《書·禹貢·導菏澤傳》菏澤在胡陵。《疏》正義曰:地理志,山陽郡有胡陵縣。

書名。《前漢·藝文志》胡非子三篇。《註》墨翟弟子。《又》封胡五篇。《註》黃帝臣。

國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妢胡,胡子之國,在楚旁。

姓。《左傳·襄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註》胡公閼父之子滿也。

複姓。《八及歌》海內珍奇,胡母季皮。《註》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集韻》洪孤切,音。戈戟內柄處。

胡故切,音護。頸也。《前漢·金日磾傳》日磾捽胡。晉灼讀。

【骑】

騎【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跨馬也。《䆁名》騎,支也,兩脚支別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奇寄切,音芰。義同。

《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今言騎,是周末時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

票騎,官名。《前漢·武帝紀》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註》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

旄頭騎。《漢官儀》舊選羽林爲旄頭,被髮先驅。或云:旄頭騎自秦始。

飛騎。《正字通》唐貞觀中擇膂力驍捷善射者,謂之飛騎。衣五色袍,乗六閑馬,每上出遊幸,從駕行。

姓。《戰國策》燕將騎劫。

【绕】

繞【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

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

《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宫】

宮【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弓。《說文》室也。从宀,躳省聲。《白虎通》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暑。宮之言中也。《釋名》宮,穹也。屋見垣上穹隆然也。《詩·大雅》雝雝在宮。《周禮·內宰六宮註》婦人稱寢曰宮。宮者,隱蔽之言,天子謂之六寢。

《禮·儒行》儒有一畝之宮。《註》宮,牆垣也。《儀禮·士昏禮》母戒女曰:夙夜無違宮事,古者貴賤所居,皆得稱宮,至秦始定爲至尊所居之稱。

宗廟亦曰宮。《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宮。《孔氏曰》可以奉祭祀曰事,祭必於宗廟曰宮,互見其義也。

學名。《禮·曲禮》諸侯曰頖宮。《註》謂半於天子之宮也。

官名。《周禮·天官》宮正掌王宮之戒令糾禁。

五音中聲曰宮。《前漢·律歷志》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倡始施生,爲四聲綱。《史記·樂書》宮,土音,聲出於,合口而通之,其性圓而居中。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爲宮也。《註》宮爲君主之義,當其爲宮,五聲皆備。

腐,不翦其類也。

環也。《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註》宮謂圍繞之。禮記曰:君爲廬宮之是也。

《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天子宮縣。《註》宮縣,四面縣也。

姓。左傳虞宮之奇,戰國宮佗。

北宮,南宮,俱複姓。

守宮,木名。《爾雅·釋木》守宮,槐。

守宮,蜥蜴名,別作。

叶古黃切,音光。《班固·張敖銘》功成德立,襲封南宮。垂號萬期,永保無疆。

叶古元切,音涓。《黃庭經》自高自下皆眞人,玉堂絳宇盡元宮。人音然。

【墙】

墻【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俗牆字。

相关诗句
天上人间两寂寥 至今烟月千门锁 千秋万岁恨迢迢 怜尔依稀事两朝 咸丰旧恨今犹记 乱后相逢问太平 含情弹出宫中事 君问飘零感君意 一曲霓裳卖一钱 春江酒店青山路 清明寒食飞花天 糊口江淮四十年 玉阶叩首依宫草 夜梦帘间唱谢恩 飘泊秦淮鬓霜早 独有开元伶人老 万国车书拜五洲 两宫日月扶双辇 湘淮诸将尽封侯 武帝旌旗满九州 天涯难免伤心泪 南部烟花北地人 金陵再见真王气 十年血战动天地 寻常风月最销魂 檀板红牙今落魄 犬马难忘故主恩 小臣掩面过宫门 梨花落尽柳如梦 明年重过功德坊 玉辇清游忆陪从 繁华事散堪悲恸 隔墙吹笛到天明 独有渔翁斜照里 琼岛春阴水木清 玉泉山下少人行 秦宫宝镜知何处 汉家仙掌下民间 百草千花愁无主 梨园寂寞闭烟雨 野莺啼满殿西头 山蝶乱飞芳树外 福海悠悠春水流 鼎湖龙静使人愁 已报新君归灵武 初闻哀诏在沙丘 北望幽州空烟树 居庸日落离宫暮 苍梧云冷泣英皇 金粟堆空啼杜宇 八骏西行入大荒 和戎留守有贤王 可怜一炬成焦土 咸阳不见阿房宫 云房水殿都悽楚 太白晱晱欃枪吐 月明多处舞衣凉 昨夜采莲新制曲 凝碧池头踞御床 来朝胡骑绕宫墙 马上天颜频回顾 穆王从此不重来 城阙生尘妃嫔去 延秋门外黄昏路 直是渔阳鼙鼓声 惊心一曲长生殿 宫花露冷月华明 避暑温泉夜气清 忽闻海畔夷歌起 未见江头捷骑来 慷慨誓师有曾李 当时海内勤王事 留与词人赋馆娃 庸知铜雀春深事 深宫月色照羊车 夜半青娥扫落花 升平独赐龟年俸 南府新声妒野狐 绝代佳人花扶拥 鞓红照睡繁华重 五鼓初传燕子笺 昭阳宫里春如海 官家小宴杏花天 太液春寒召管弦 当筵未许怜张孔 避面宁教妒尹邢 玉骨轻盈珍珠重 临春结绮新承宠 后庭玉树极花开 一曲吴歌调凤琯 夹道珠灯拥夜来 三山清月照瑶台 芙蓉殿里清宵久 花萼楼前春昼长 从此先皇近醇酒 军书榜午入青琐 渔樵江上哭秋风 猿鹤山中啼夜月 百二关河战火红 建康杀气下江东 九重乐事怡天听 万方钟鼓与民间 百年文物乾坤定 祖宗旰食勤朝政 别殿笙歌画里来 妆楼明镜云中落 柳烟深浅见蓬莱 万户千门鱼钥开 百官扈从六宫徙 年年豹尾幸离宫 灵台飘渺五云里 太行北尽仙园起 北海当年侍至尊 旗亭旧日多名士 少年往事不堪论 家在京师海岱门 飘零身世何堪说 同时伤春事不同 金徽弹罢愁难绝 坐客相看共呜咽 千言万语总心伤 欲说先皇先坠泪 望帝春心暗断肠 朱弦断续怨沧桑 江南江北千山绿 其时雨脚带春潮 筵上惊闻朝元曲 雕栏风暖凝丝竹 白头犹见蒋檀青 二十五弦无限恨 贺老弹词不忍听 高台置酒雨溟溟 欲问迷楼谁知处 都是寻常百姓家 满川烟草飞花絮 玉钩斜畔春色去 几分春色玉钩斜 一代兴亡天宝曲 宝马香轮十万家 江都三月看琼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