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出自:近现代·苏大山《题痴仙无闷草堂遗集谒明延平郡王祠》

拼音:[ān][néng,nài][jiā][yǐ][tuī][xīn][zhàng][qū][shǐ]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我家刺桐之城南,距王之家相隔七十里。
五马奔江一马回,蜿蜒到海山隆起。
维舟岁暮霜满天,寒潮龁石利如齿。
手携村酒酹王祠,耳门旁启破碣峙。
凄凉父老话墙东,道是铁锁双扉二百祀。
今我鼓轮渡海来,红羊再换天地圮。
长白山头风雨哀,鸱鸮无声予室毁。
忍把江山付与人,似此亡国创局真。
僪佹不如当年弃掷一珠厓,人心弗逐草鸡死。
箫鼓纷纷报赛忙,争掬寒泉荐兰芷。
崇王之德报王功,危檐切日云凝紫。
振衣我复谒王祠,独立苍茫凭故垒。
饶舌贯一扬枯灰,起年灭年双甲子。
讵真神怒触羊山,胡虏之福天相尔。
又非龙碽偶不灵,荡决百战终难恃。
乃叹天心人事不可知,金陵之役甘洪战败楼船燬。
画牢江戒弗奋飞,投书痛哭还苍水。
成败英雄休更论,大笑区区羞得雉。
回忆焚罢青衣哭庙时,斗血磅礡冲冠发怒指。
桃花山上起誓师,子弟藤牌多才技。
峨峨金厦两门高,奈何踣鹿争角犄。
二云已殉稚山焚,南来慷慨无奇士。
云根汉影石且沈,腥膻莫涤河山耻。
崎岖辟地毗舍耶,挥戈一怒驱彼荷兰之人如羊豕。
生聚十年倘可期,或者捲土重来报一矢。
胡为垂天翼折鹏不还,徒使风冷扶摇终南徙。
古来英雄无命鼎以亡,况王之年三十有九耳。
持此东都尺地比田横,岛上五百头颅空掷矣。
低徊往事百感纷,河清再见知难俟。
汉腊未应遗老忘,中原谁念轩辕纪。
梨洲特笔自森严,始末一篇非信史。
亭林海上空表哀,愁杀夷门频拊髀。
惟有牧斋和杜秋兴诗,风人妙得春秋旨。
功狗宁知非种锄,论定诛心追祸始。
靖南竖子未足谋,卖汝腊丸之中书片纸。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
不则朝廷猜忌靖海方正深,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天命虽云有所归,相公事业毋乃鄙。
吁嗟乎,宋人灭宋弘范张,我欲援例大书光地李。

查看原文

注释

【加以】1.用在多音的动词前,表示如何对待或处理前面所提到的事物:施工方案必须~论证ㄧ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加以’跟‘予以 ’不同之处是‘予以 ’可以用在一般名词之前,表示给与,如‘予以自新之路 ’,‘加以 ’没有这种用法。 2.连词,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他本来就聪明,~特别用功,所以进步很快。
【推心】1.以诚相待。 2.推戴之心。
【驱使】1.命令人去做某事:受驱使而不得不做|妄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2.推动:受自尊心所驱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安】

安【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安期,安平,俱複姓。

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加】

加【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也。《玉篇》益也。《論語》又何加焉。

《廣韻》上也,陵也。《論語》吾亦欲無加諸人。《註》陵也。

《增韻》施也,著也。《禮·冠義》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韻補》叶居何切,音哥。《東方朔·七諫》蓬艾親入御于牀第兮,馬蘭踸踔而日加。棄捐葯芷與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

叶居之切,音姬。《三略》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彊有所加。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推】

推【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他回切《集韻》《韻會》《正韻》通回切,退平聲。《說文》排也。《增韻》盪也,擠也。一曰進之也。《禮·月令》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註》前牽爲輓,後送爲推。

移也。《詩·大雅》旱旣太甚,則不可推。《疏》不可令之移去矣。推是遠離之辭。

讓所有以予人也。《史記·淮隂侯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後漢·光武紀》推赤心置人腹中。

卻也,諉也。

《唐韻》昌錐切《集韻》《韻會》川錐切,音䜅。順遷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增韻》擇也,獎也,奉也。亦進之也。《書·周官》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禮·儒行》上弗援,下弗推。《註》推猶進也。《疏》不爲民下所薦舉也。《前漢·韓信傳》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爲吏。《註》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

尋繹也。《前漢·劉向傳贊》有意其推本之也。《註》言其究極根本,深有意也。一曰窮詰也。《史記·酷吏傳》天水駱璧推減。《註》推,直追反,謂推繫之以成獄也。減一作成。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仗】

仗【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長去聲。劒戟總名。唐制,殿下兵衞曰仗。《儀衞志》朝會之仗,三衞番上,分爲五仗,皆帶刀捉仗,列於東西廊下。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號曰內仗。朝罷放仗,天子出,則有細仗,黃麾仗。

《淮南子·原道訓》履危行險,無忘仗,道也。

憑倚也。《詩·大雅·有馮有翼疏》馮者,可以委仗。

與杖通。《前漢·李尋傳》近臣已不足杖矣。《註》杖通仗。

《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義同。◎按兵杖、器仗之仗,上、去二聲通用。惟馮仗之仗無上聲。

【驱】

驅【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敺《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正韻》丘于切,音區。《玉篇》逐遣也。《禮·月令》驅獸毋害五穀。

《說文》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玉篇》驟也,奔馳也。《易·比卦》王用三驅失前禽。

軍前鋒曰先驅,次前曰中驅。

《集韻》《韻會》祛尤切,音丘。義同。《詩·鄘風》載馳載驅,歸唁衞侯。《陸雲賦》昶愁心以自邁,肅旁人以曾驅。詔河馮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廣韻》《集韻》《韻會》區遇切,音姁。義同。《班固·東都賦》舉㷭伐鼓,申令三驅。輕車霆激,驍騎電騖。《陶侃相風賦》華蓋警乗,奉引先驅。豹飾在後,葳蕤先路。

通作歐。《史記·趙世家》歐,代地。《前漢·食貨志》歐民而歸之農。

叶直谷切,音逐。《詩·秦風》游環脅驅。叶下續轂。俗作駈䮃,非。

【使】

使【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相关诗句
我欲援例大书光地李 宋人灭宋弘范张 吁嗟乎 相公事业毋乃鄙 天命虽云有所归 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不则朝廷猜忌靖海方正深 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 卖汝腊丸之中书片纸 靖南竖子未足谋 论定诛心追祸始 功狗宁知非种锄 风人妙得春秋旨 惟有牧斋和杜秋兴诗 愁杀夷门频拊髀 亭林海上空表哀 始末一篇非信史 梨洲特笔自森严 中原谁念轩辕纪 汉腊未应遗老忘 河清再见知难俟 低徊往事百感纷 岛上五百头颅空掷矣 持此东都尺地比田横 况王之年三十有九耳 古来英雄无命鼎以亡 徒使风冷扶摇终南徙 胡为垂天翼折鹏不还 或者捲土重来报一矢 生聚十年倘可期 挥戈一怒驱彼荷兰之人如羊豕 崎岖辟地毗舍耶 腥膻莫涤河山耻 云根汉影石且沈 南来慷慨无奇士 二云已殉稚山焚 奈何踣鹿争角犄 峨峨金厦两门高 子弟藤牌多才技 桃花山上起誓师 斗血磅礡冲冠发怒指 回忆焚罢青衣哭庙时 大笑区区羞得雉 成败英雄休更论 投书痛哭还苍水 画牢江戒弗奋飞 金陵之役甘洪战败楼船燬 乃叹天心人事不可知 荡决百战终难恃 又非龙碽偶不灵 胡虏之福天相尔 讵真神怒触羊山 起年灭年双甲子 饶舌贯一扬枯灰 独立苍茫凭故垒 振衣我复谒王祠 危檐切日云凝紫 崇王之德报王功 争掬寒泉荐兰芷 箫鼓纷纷报赛忙 人心弗逐草鸡死 僪佹不如当年弃掷一珠厓 似此亡国创局真 忍把江山付与人 鸱鸮无声予室毁 长白山头风雨哀 红羊再换天地圮 今我鼓轮渡海来 道是铁锁双扉二百祀 凄凉父老话墙东 耳门旁启破碣峙 手携村酒酹王祠 寒潮龁石利如齿 维舟岁暮霜满天 蜿蜒到海山隆起 五马奔江一马回 距王之家相隔七十里 我家刺桐之城南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