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归及荔枝红

出自:明代·林大春《自关塞归将北上寄苏道先时苏谪居浙东》

拼音:[gù][shān][guī][jí][lì][zhī,qí][hóng,gōng]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去年分袂忽西游,离怀世路空悠悠。
却从燕赵走河洛,欲乘紫气凌青牛。
紫气微茫不可见,关山浩荡若为愁。
仰天长啸更西去,朝行暮行边塞头。
边场风色满眼新,平沙荒碛半胡尘。
日暮独吟古战地,白草茫茫愁杀人。
胡笳何处入云哀,烽烟又报白登台。
三月大河尚冰雪,虏骑冯河踏雪来。
逐北正思汉飞将,中夜昂藏动星剑。
欲请长缨缚左贤,归来疏奏未央殿。
论兵愧乏卢龙策,作赋空惊梁兔苑。
兔苑词人称绝奇,一时冠履尽追随。
临川翻怜骤雨笔,宋玉总愧雄风辞。
羌云陇树非吾土,东望沧溟万馀里。
揽剑翻然下朔方,王孙惜别骊歌起。
佩玉珊珊送玉人,兰芷纷纷忆公子。
归向秦川正暮春,去时倾盖转相亲。
索居已就兰若远,门前车马何諠嗔。
题诗仍留长乐观,祖道重开灞浐滨。
主人投辖意良苦,贱子驱车辞已勤。
竟去三秦指百粤,还趋江汉循河津。
可怜赤地几千里,区区欲效淮阳臣。
春尽未嗟行路难,太行回首更西看。
篮舆偏念仆夫苦,每从险仄傍银鞍。
银鞍飘忽洛阳转,访旧夜宿黄泥阪。
兴亡战处迹已陈,今古繁华事空叹。
山径周驰愁郁纡,翻忆关河势空荡。
长城万里连霄起,黄河九曲来天上。
前朝陵庙宛依然,百代遗文馀断简。
游览忽销旅客愁,恨不移置怀人眼。
一从别后两茫茫,奇文胜迹空中玩。
风前倚棹入匡庐,雨际题诗招惠远。
四月薰风五岭东,故山归及荔枝红
亲颜顿开游子至,秉烛相看梦寐中。
綵衣起舞为亲寿,老亲犹念别离久。
满堂宾客尽含愁,相宽更酌荷花酒。
幼女出门问父谁,山妻脉脉重回首。
酒阑客散扇枕罢,洞房涕泪询安否。
青镜朝临尘土容,当日妙年成老丑。
人生离别宁足论,但念年华暗奔走。
何况区区身外名,底事谁能为不朽。
秦中洛浦帝王都,当年帝业今何有。
抵应长醉杯中物,百年愿结神仙友。
誓将及此爱吾庐,犹诵诗人畏简书。
因记天涯留宿约,拟从江上问谪居。
秋云淡淡秋水多,已办青钱易棹歌。
便期明发渡江去,迁客有酒定如何。

查看原文

注释

【故山】旧山。喻家乡。
【荔枝】1.常绿 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绿白色,果实球形或卵形,外皮有瘤状突起,熟时紫红色,果肉白色,多汁,味道很甜,是我国的特产。 2.这种植物的果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故】

故【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

《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

《書·大禹謨》。

《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

《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註》故,巧也。

《韻補》叶攻乎切,辜也。《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叶果五切。《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归】

歸【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騩。還也,入也。《詩·小雅》薄音旋歸。

還所取之物亦曰歸。《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

《禮·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

《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于鄭。《穀梁傳》歸,易辭也。

依歸也。《詩·曹風》于我歸處。《毛傳》歸,依歸也。

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說文》女嫁也。《詩·周南》之子于歸。《禮·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于某。

投也,委也。《左傳·襄三年》請歸死于司敗。

《前漢·申屠嘉傳》鼂錯恐自歸景帝。《註》師古曰:自首于天子。

與也,許也。《論語》天下歸仁焉。

合也。《禮·緇衣》私惠不歸德。《註》謂不合於德義。

終也。《左傳·宣十一年》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

歸妹,卦名。

三歸,臺名。《史記註》三歸,取三姓女也。

指趨曰歸。《易·繫辭》殊途而同歸。《史記·李斯傳》覩指而識歸。

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

《謝察微·算經》有歸法,歸已入之數也。

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

《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謂姪之子爲歸孫。

饋也。《論語》歸孔子豚。《晉語》不腆敝邑之禮,敢歸諸下執政。

山名。《山海經》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荆州府。

姓。

歸邪,星氣名。《前漢·天文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

忘歸,矢名,見《公孫子》。

姊歸,鳥名。當歸,藥名。

《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籀省作㱕。漢作歸。

【及】

及【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琴入聲。《說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會意。《廣韻》至也。

《韻會》旁及,覃被也。《詩·大雅》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

《增韻》連累也。《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兼與之辭。《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

《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人追宗也。

《韻補》叶極業切。《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荔】

荔【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說文》同茘。

【枝】

枝【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木別生條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廣韻》枝柯也。《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

散也。《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

與支通。《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

支持也。《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

干支亦作幹枝。《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

手節曰枝。《孟子》爲長者折枝。《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

《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枝江,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南郡。

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後爲枝氏。

《集韻》翹移切,音祇。枝指,多指也。《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

《集韻》渠羈切,音奇。《字林》橫首枝也。

《集韻》居僞切,音攱。祭山名。

與校通。《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註》校,几足,古文爲枝。與卽枚也。

【红】

紅【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

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

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

《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相关诗句
迁客有酒定如何 便期明发渡江去 已办青钱易棹歌 秋云淡淡秋水多 拟从江上问谪居 因记天涯留宿约 犹诵诗人畏简书 誓将及此爱吾庐 百年愿结神仙友 抵应长醉杯中物 当年帝业今何有 秦中洛浦帝王都 底事谁能为不朽 何况区区身外名 但念年华暗奔走 人生离别宁足论 当日妙年成老丑 青镜朝临尘土容 洞房涕泪询安否 酒阑客散扇枕罢 山妻脉脉重回首 幼女出门问父谁 相宽更酌荷花酒 满堂宾客尽含愁 老亲犹念别离久 綵衣起舞为亲寿 秉烛相看梦寐中 亲颜顿开游子至 故山归及荔枝红 四月薰风五岭东 雨际题诗招惠远 风前倚棹入匡庐 奇文胜迹空中玩 一从别后两茫茫 恨不移置怀人眼 游览忽销旅客愁 百代遗文馀断简 前朝陵庙宛依然 黄河九曲来天上 长城万里连霄起 翻忆关河势空荡 山径周驰愁郁纡 今古繁华事空叹 兴亡战处迹已陈 访旧夜宿黄泥阪 银鞍飘忽洛阳转 每从险仄傍银鞍 篮舆偏念仆夫苦 太行回首更西看 春尽未嗟行路难 区区欲效淮阳臣 可怜赤地几千里 还趋江汉循河津 竟去三秦指百粤 贱子驱车辞已勤 主人投辖意良苦 祖道重开灞浐滨 题诗仍留长乐观 门前车马何諠嗔 索居已就兰若远 去时倾盖转相亲 归向秦川正暮春 兰芷纷纷忆公子 佩玉珊珊送玉人 王孙惜别骊歌起 揽剑翻然下朔方 东望沧溟万馀里 羌云陇树非吾土 宋玉总愧雄风辞 临川翻怜骤雨笔 一时冠履尽追随 兔苑词人称绝奇 作赋空惊梁兔苑 论兵愧乏卢龙策 归来疏奏未央殿 欲请长缨缚左贤 中夜昂藏动星剑 逐北正思汉飞将 虏骑冯河踏雪来 三月大河尚冰雪 烽烟又报白登台 胡笳何处入云哀 白草茫茫愁杀人 日暮独吟古战地 平沙荒碛半胡尘 边场风色满眼新 朝行暮行边塞头 仰天长啸更西去 关山浩荡若为愁 紫气微茫不可见 欲乘紫气凌青牛 却从燕赵走河洛 离怀世路空悠悠 去年分袂忽西游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