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帖伏如狗彘

出自:清代·林朝崧《次韵寄赠梁任公先生启超》

拼音:[hǔ][bào][tiè,tiě,tiē][fú][rú][gǒu][zhì]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歌风空忆汉天子,大地烟尘窜蛇豕。
悽绝遗山野史亭,有泪如铅和笔泚。
忆岁戊戌秋八月,南海入朝正纲纪。
改弦更张清庙瑟,圣人侧席心腹恃。
蜀亮秦猛今再生,太阿何妨柄授以。
同升弟子尽豪杰,教冑曰夔共工倕。
良朋一德致中兴,大快民心民权畀。
岂知皇天未悔祸,狂澜忽撼中流砥。
一摘再摘黄台瓜,鸱鸮鸱鸮我室毁!间道匆匆衣带诏,钓党银铛付六理。
宫中尧舜复垂帘,误召黄巾联指臂。
七雄旗鼓叩关来,瑶水西巡事去矣。
金缯倾国救目前,岌岌朝庭南宋比。
当日谁人秉国钧,食参之肉罪难抵。
回銮以来局一变,稍稍维新转针指。
司农仰屋杼轴空,起视敌人又穷鄙。
十羊九牧政多门,何救乾坤坠荆杞。
逐臣星散海西东,死灰复燃天所使。
国魂一缕续能长,谁肯煎胶奇凤觜?顷岁成王已嗣立,委裘而朝万方喜。
相王摄政今周公,整顿河山及表里。
百废俱举须得材,环顾盈廷厌诺唯。
颇闻金鸡议放赦,故剑重求行自此。
新会先生南海徒,环球寻遍佳山水。
三载攀龙哭鼎湖,待呼养晦下邳圯。
南海著书亦健在,师生复位早晚耳。
震旦能者大有人,岂与箕子同斩祀。
睡狮一醒据地吼,虎豹帖伏如狗彘
由来良医遇扁鹊,病入膏肓术能起。
九万鹏程候好风,惊天事业从今始。
嗟余不幸投荒裔,冢中枯骨生犹死。
泥犁鬼趣苦可知,何足重陈污君耳。
独叹仁人君子心,四海一家不歧视。
惭愧俱为轩顼裔,西子不洁已非美。
手种斋前白杨树,愁来酹酒歌蒿里。
陇西家声自我坠,尽倾东海难洗耻。
仰瞻高鸟思奋飞,毛羽未丰犹有俟。
安得巨灵伸长臂,凭空拔之出尘滓。
乌头变白更无期,发种种矣马加齿。
恭闻高轩将远过,蓬莱云气东来紫。
双双凫舄未朝天,游戏十洲采芳芷。
七宝庄严定有人,长篇我独赓诗史。
他年杜集附严诗,知有畸人逃畏垒。

查看原文

注释

【虎豹】1.喻指残暴之人。 2.比喻勇猛的战士。 3.比喻富有文采。 4.形容怪石。
【帖伏】1.贴地而伏。 2.折服;顺从不反抗。
【狗彘】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虎】

虎【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與琥通。《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干祿字書》通作。

【豹】

豹【酉集中】【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北敎切《集韻》《韻會》巴校切《正韻》布恔切,音爆。《說文》似虎圜文。《陸璣·詩疏》毛赤而文黑謂之赤豹,毛白而文黑謂之白豹。《爾雅翼》屠州有黑豹。《洞冥記》靑豹出浪坂之山,色如翠。《本草衍義》土豹更無文色,其形小。《正字通》豹狀似虎而小,白面,毛赤黃,文黑如錢圈,中五圈,左右各四者,一曰金錢豹,宜爲裘。如艾葉者曰艾葉豹。

西域有金線豹,文如金線。《易·革卦》君子豹變。《疏》如豹文之蔚縟也。《詩·鄭風》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張衡·西京賦》搤水豹。《註》謂水處也。《列子·天瑞篇》程生馬。《註》程卽豹也。

《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註》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

《後漢·輿服志》最後一車懸豹尾。《古今注》豹尾車,周制也。古軍正建之,今唯乗輿建焉。

姓。《風俗通》八元叔豹之後。《魏志》騎將豹皮公。

【帖】

帖【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他叶切《集韻》《韻會》託協切《正韻》他協切,音貼。《說文》帛書署也。《廣韻》券帖。

《通俗文》題賦曰帖。

唐制,帖試士曰試帖。舉人總括經文,以應帖試,曰帖括。《文獻通考》帖經,以其所習經,掩其兩端,中閒開惟一行,裁紙爲帖。凡帖三字,隨時增損,可否不一,或得四,或得五,或得六,爲通。《唐書·選舉志》楊綰疏言明經,但記帖括。

《唐國史補》宰相判事有堂案,處分百司曰堂帖。

《廣雅》帖,服也。

《增韻》妥帖,定也。《王逸楚辭序》義多乖異,事不妥帖。《陸機·文賦》或妥帖而易施。

《廣韻》牀前帷也。《釋名》牀前帷曰帖。言帖帖而垂也。

【伏】

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服。偃也。《禮·曲禮》寢毋伏。

《廣韻》匿藏也。《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詩·小雅》潛雖伏矣。《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屈服也。《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三伏。《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註》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姓。漢有伏勝,伏隆。《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

乞伏,外國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集韻》鼻墨切。與匐通。《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

叶必歷切,音壁。《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狗】

狗【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后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后切,音苟。《說文》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从犬,句聲。《爾雅·釋畜》未成毫,狗。《註》狗子未生㲦毛者。《又》尨,狗也。《易·說卦》艮爲狗。《禮·曲禮》尊客之前不叱狗。

《汲冢周書》正西崑崙狗國。《五代史》狗國人身狗首,長毛不衣,語爲犬嘷。其妻皆人,生男爲狗,生女爲人。自相婚嫁,穴居食生。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狗,狀如大奔星。

鳥名。《爾雅·釋鳥》鴗,天狗。《註》小鳥也。靑似翠,食魚,江東呼爲水狗。

《揚子·方言》螻蛄,南楚謂之杜狗。

木狗。《正字通》熊大古冀越集云:木狗,生廣東左右江山中,形如黑狗,能登木。皮爲衣,能運動腳氣。元世祖足疾,取其皮爲袴。

溪狗,蟲名。《正字通》陳藏器曰:生南方溪㵎處,狀如蝦蟇,尾長三四寸,治溪毒遊蠱。

草名。《爾雅·釋草》蘻,狗毒。《疏》蘻,一名狗毒。

地名。《齊語》以燕爲主,反其㑴地,柴夫吠狗。《註》燕之二邑。

人名。《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適衞說瑗史狗。

姓。《正字通》漢狗未央。見印藪。

《韻會》通作㺃。荀子,曾不如相雞㺃之可以爲名也。《埤雅》狗从苟。韓子曰:蠅營狗苟。狗苟,故从苟也。◎按荀子儒效篇今本作狗。

《集韻》許。熊虎子名。或作豿。《爾雅·釋獸》熊虎醜,其子狗。《註》律曰:捕虎一,購錢三千,其狗半之。《疏》郭引當時之律,以證虎子名狗之義也。

【彘】

彘【寅集下】【彐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直例切,音滯。《說文》豕也。後蹄廢謂之彘。从彑,矢聲。从二匕,彘足與鹿足同。《玉篇》豬也。《禮·月令》孟夏之月,天子乃以彘嘗麥。《註》彘,水畜。《史記·貨殖傳》澤中千足彘,其人與千戸侯等。

草名。《本草》茢薽,一名彘顱。

司彘,國名。《山海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司彘之國。

地名。《前漢·地理志》河東郡彘縣,順帝改曰永安。

姓。《廣韻》左傳有彘恭子。

與璏通。《集韻》璏省作彘。

相关诗句
知有畸人逃畏垒 他年杜集附严诗 长篇我独赓诗史 七宝庄严定有人 游戏十洲采芳芷 双双凫舄未朝天 蓬莱云气东来紫 恭闻高轩将远过 发种种矣马加齿 乌头变白更无期 凭空拔之出尘滓 安得巨灵伸长臂 毛羽未丰犹有俟 仰瞻高鸟思奋飞 尽倾东海难洗耻 陇西家声自我坠 愁来酹酒歌蒿里 手种斋前白杨树 西子不洁已非美 惭愧俱为轩顼裔 四海一家不歧视 独叹仁人君子心 何足重陈污君耳 泥犁鬼趣苦可知 冢中枯骨生犹死 嗟余不幸投荒裔 惊天事业从今始 九万鹏程候好风 病入膏肓术能起 由来良医遇扁鹊 虎豹帖伏如狗彘 睡狮一醒据地吼 岂与箕子同斩祀 震旦能者大有人 师生复位早晚耳 南海著书亦健在 待呼养晦下邳圯 三载攀龙哭鼎湖 环球寻遍佳山水 新会先生南海徒 故剑重求行自此 颇闻金鸡议放赦 环顾盈廷厌诺唯 百废俱举须得材 整顿河山及表里 相王摄政今周公 委裘而朝万方喜 顷岁成王已嗣立 谁肯煎胶奇凤觜 国魂一缕续能长 死灰复燃天所使 逐臣星散海西东 何救乾坤坠荆杞 十羊九牧政多门 起视敌人又穷鄙 司农仰屋杼轴空 稍稍维新转针指 回銮以来局一变 食参之肉罪难抵 当日谁人秉国钧 岌岌朝庭南宋比 金缯倾国救目前 瑶水西巡事去矣 七雄旗鼓叩关来 误召黄巾联指臂 宫中尧舜复垂帘 钓党银铛付六理 间道匆匆衣带诏 鸱鸮鸱鸮我室毁 一摘再摘黄台瓜 狂澜忽撼中流砥 岂知皇天未悔祸 大快民心民权畀 良朋一德致中兴 教冑曰夔共工倕 同升弟子尽豪杰 太阿何妨柄授以 蜀亮秦猛今再生 圣人侧席心腹恃 改弦更张清庙瑟 南海入朝正纲纪 忆岁戊戌秋八月 有泪如铅和笔泚 悽绝遗山野史亭 大地烟尘窜蛇豕 歌风空忆汉天子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