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马苦饥啮寒毡

出自:清代·牛焘《走雪行》

拼音:[léi][mǎ][kǔ][jī][niè][hán][zhān]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滇之西迤临西路八千,擦木乌斯相勾联。
我朝羁縻二百载,金天月窟通人烟。
传闻鸟道入蚕丛,中有雪山高插天。
雪山横亘路邈绵,穷冬雪花俨抛砖。
寒雕不下蓬婆塞,土貊天狗尽伏跧。
行人到此抚膺叹,莽莽不辨坤与乾。
野炊正愁无薪刈,羸马苦饥啮寒毡
悲风怒号山君啸,岩倾夜半雪雷阗。
土囊涸封火井塞,石栈高低见平平。
平平只道路坦夷,谁知下有九重渊!五丁龌龊还裹足,夸父趑趄怯争先。
阴霾入夏开新霁,驱策髦犛导先鞭。
蜎行蠕动何蹒跚,附尾蹑踵鱼贯穿。
跬步咫尺人鬼异,于斯寄命徒苟延!况复长途八百里,曼衍延袤号长川。
长川乍入琼瑶圃,雾淞花开碧玉莲。
僵魂夜拟冰蚕卧,冻魄晓惊曲木卷。
此时岩石尽皴裂,手足皲瘃无完全。
重者堕指轻鱼烂,铄骨露筋百无痊!我闻此语重叹息,心诧行人意转怜。
农夫平尺歌三白,灞桥驴背耸吟肩。
桃花靧面粉匀袖,红炉宴罢舞旋娟。
谁似行人踏雪苦,踏雪行人九死还!吁嗟呼,汉家边塞勤远略,全师夜半渡祁连。
阴山六月冰犹冽,未战身先雪里填!雪里白骨堆如阜,将军铭功勒燕然。
复有孤臣栖海畔,吞毡咽雪十九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朝奏夕贬潮阳路,空悲遗骨瘴江边。
自古徇名同徇利,徒留青史姓氏传。
雪山祗今峙西域,正当太白井鬼躔。
分明天险划夷夏,谁驱迫尔蹑西偏。
幸逢太平通九译,奢心捃载夸腰缠。
从来雪地与冰天,浇不冷,热客肠,黄金白骨相熬煎,贾而欲赢何恶焉?

查看原文

注释

【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寒毡】见"寒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羸】

羸【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力爲切《集韻》《韻會》倫爲切,。《說文》瘦也。《註》臣鉉等曰:羊主給膳,以瘦爲病,故从羊。

《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疏》羸,拘纍纏繞也。

《易·井卦》羸其瓶凶。《疏》鉤羸其瓶而覆之也。

《集韻》靈年切,音蓮。羸。

【马】

馬【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趣馬》掌贊正良馬。

《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

《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風俗通》有白馬氏。

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饥】

饑【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玉篇》紀衣切,音機。《說文》穀不熟爲饑。从食幾聲。餘詳飢字註。

【啮】

嚙【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5画

《集韻》五巧切。與齩䶧咬同。齧骨也。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毡】

毡【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氊字。詳氊字註。(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諸延切,音旃。《說文》撚毛也。或曰撚,執也,蹂也。蹂毛成片,故謂之氈。《釋名》氈,旃也。毛相著旃旃然也。《周禮·天官·掌皮》秋斂皮,冬斂革,共其毳毛爲氈。

《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疏》案謂牀也。牀上著氈,卽謂之氈案。《齊民要術》作氈法,春毛秋毛中半和用。秋毛緊强,春毛軟弱,獨用太偏,是以須雜。三月桃花水氈第一。凡作氈,不須厚大。唯緊薄均調乃佳耳。通作旃。《前漢·王褒傳》荷旃被毳。《王吉傳》細旃之上。《蘇武傳》齧雪與旃毛。皆與旃同。

叶之人切,音眞。《楊方·合歡詩》寒坐肩氈。上叶身,下叶塵。(氈)

相关诗句
贾而欲赢何恶焉 黄金白骨相熬煎 热客肠 浇不冷 从来雪地与冰天 奢心捃载夸腰缠 幸逢太平通九译 谁驱迫尔蹑西偏 分明天险划夷夏 正当太白井鬼躔 雪山祗今峙西域 徒留青史姓氏传 自古徇名同徇利 空悲遗骨瘴江边 朝奏夕贬潮阳路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家何在 吞毡咽雪十九年 复有孤臣栖海畔 将军铭功勒燕然 雪里白骨堆如阜 未战身先雪里填 阴山六月冰犹冽 全师夜半渡祁连 汉家边塞勤远略 吁嗟呼 踏雪行人九死还 谁似行人踏雪苦 红炉宴罢舞旋娟 桃花靧面粉匀袖 灞桥驴背耸吟肩 农夫平尺歌三白 心诧行人意转怜 我闻此语重叹息 铄骨露筋百无痊 重者堕指轻鱼烂 手足皲瘃无完全 此时岩石尽皴裂 冻魄晓惊曲木卷 僵魂夜拟冰蚕卧 雾淞花开碧玉莲 长川乍入琼瑶圃 曼衍延袤号长川 况复长途八百里 于斯寄命徒苟延 跬步咫尺人鬼异 附尾蹑踵鱼贯穿 蜎行蠕动何蹒跚 驱策髦犛导先鞭 阴霾入夏开新霁 夸父趑趄怯争先 五丁龌龊还裹足 谁知下有九重渊 平平只道路坦夷 石栈高低见平平 土囊涸封火井塞 岩倾夜半雪雷阗 悲风怒号山君啸 羸马苦饥啮寒毡 野炊正愁无薪刈 莽莽不辨坤与乾 行人到此抚膺叹 土貊天狗尽伏跧 寒雕不下蓬婆塞 穷冬雪花俨抛砖 雪山横亘路邈绵 中有雪山高插天 传闻鸟道入蚕丛 金天月窟通人烟 我朝羁縻二百载 擦木乌斯相勾联 滇之西迤临西路八千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