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次薰灼须及椽

出自:宋代·吕陶《奉寄单州太守王圣钦》

拼音:[qǔ][cì][xūn][zhuó][xū][jí][chuán]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昔尝请郡归东川,衰迟幸会使者贤。
开诚论议简条目,一境草木沾春妍。
公斋清暇弄诗笔,更唱迭和多长篇。
岁礼民乐尚蚕市,撼罍斗鼓殊喧阗。
东山西寺颇壮观,饮帐或在山之巅。
踏青摸石循故事,浣花亦仿成都船。
相从对酒每一笑,聊与远俗同欣然。
北岩石穴广似洞,疑是古昔栖神仙。
火云烧空赤日猛,及到此地如冰渊。
清风满怀兴未尽,四望晚景增留连。
平生宦游此最适,不觉弦晦相推迁。
邮筒忽报谪书至,君命严重敢不虔。
试思衡岳询远近,里堠去蜀凡八千。
苍黄去郡别我友,一意调琴中断弦。
回首乡邦止数驿,欲顷血泪辞松阡。
藩候迫逐仓使促,争向坠羽誇鸣弦。
天恩旷汤置不问,投放裔土惩其愆。
阖门良贱三百指,孤舟一叶何翩翩。
瞿唐滟滪遍涉历,内讼过咎归之天。
洞庭阻浅辄三夕,怒风急两声相喧。
此身恐污盗贼刃,不尔定沾蛟鳄涎。
偶逢渔艇相援济,稍觉神观来归还。
长沙既下尤怪骇,半夜雷雹如烹煎。
桅倾缆断船脊折,四十馀里中流漩。
舟人恐惧难致力,儿孙顾我皆泪涟。
尝闻死生有定所,顷刻由此归重泉。
东方渐明浪渐息,忽造平岸逃危颠。
胸中悲愁虽未艾,分外岁月疑少延。
寓居衡阳味亦恶,地接炎荒风气偏。
每逢三伏如坐甑,突焰已炽犹吹煽。
是时回禄得乘便,取次薰灼须及椽
回环四顾求避计,往往啜食不下咽。
深冬屡见温瘴起,洒作昏雾飘为烟。
勇夫壮士尚抱疾,嗟我衰惫何由痊。
雀罗当门人迹少,宾榻不解尘生毡。
难希杜甫遣秋兴,易学边韶贪昼眠。
碧湘万顷望不尽,青岳数峰高莫攀。
江山信不与人事,日送佳景来目前。
长腰缩项兼二美,早晚尝稻时差鳊。
浮生一饱亦已足,下箸何必求腥膻。
亲朋书问寂绝久,杳似隔世冯谁传。
平居分义重胶漆,一旦争敢通寒暄。
匪惟物态尚流薄,抑恐罪戾相攀缘。
古之交情贵贱见,而况利害生其间。
君乎存守异于是,特特万里邮华笺。
穷通傥来极慰勉,疾疢愈否深哀怜。
高标岂为霜雪减,雅操诚如金石坚。
羡君高堂有慈母,寿发鬈腻犹垂肩。
綵衣趋庭奉燕喜,玉盘洁膳罗珍鲜。
复有佳儿富文史,阔步直登英俊躔。
行闻清庙献雅乐,伯仲交奏篪与埙。
事亲教子两如意,此外纷纷乌足言。
君在山东我剑外,一书往返须经年。
馀生再会谅难必,我往应在君之先。
作诗寄君重感慨,交道多阙君能全。
子孙他日有显者,勿以衰门相弃捐。

查看原文

注释

【取次】1.亦作"取此"。 2.随便,任意。 3.草草,仓促。 4.次序。 5.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6.尴尬,进退两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取】

取【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

《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

《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集韻》《韻會》《正韻》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

《六書本義》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

《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

【次】

次【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七四切,音佽。《說文》不前不精也。《徐曰》不前是次於上也,不精是其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左傳·襄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師止曰次。《左傳·莊三年》凡師一宿爲舍,再宿爲信,過信爲次。《書·泰誓》戊午,王次于河朔。

位次。《周禮·春官》大史祭之日,執書以次位常。《疏》謂執行祭祀之書,各居所掌位次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

次舍。《周禮·天官》宮正,以時比宮中之官府、次舍之衆寡。《鄭註》次諸吏直宿,若今之部署諸廬者,舍其所居寺。《又》宮伯,授八次八舍之職事。《註》鄭司農云:庶子衞王宮,在內爲次,在外爲舍。

凡舍皆曰次。《左傳·襄二十六年》師陳焚次。《杜註》次,舍也。焚舍,示必死。

安行旅之處爲旅次。《易·旅二爻》旅卽次。

處也。《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次,謂朝、野、市。

張幄於所止之處亦曰次。《周禮·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鄭註》次謂幄也。大幄,初往所止居也。小幄,謂接祭退俟之處。

《儀禮·士冠禮》賔就次。《鄭註》次,門外更衣處。必帷幕簟席爲之。

市亭也。《周禮·地官》司市,于思次以令市,而聽大治大訟。涖于介次,而聽小治小訟。《註》思次,若今市亭也。介次,市亭之屬。別小者也。鄭司農云:次,市中樓。

星之躔舍爲次。《禮·月令》日窮于次。《註》次,舍也。正義曰:謂去年季冬,日次於枵,故云日窮於次。

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辰。次之與辰,上下相值。如星紀在丑,斗牛之次。枵在子,虛危之次。

胷中曰胷次。《莊子·田子方》喜怒哀樂,不入於胷次。《註》次,中也。

席閒曰席次。《孔稚圭·北山移文》眉軒席次。

至也。《史記·酷吏杜周傳》內深次骨。《註》李奇曰:其用罪,深刻至骨。

造次,猶言草次。急遽貌。《論語》造次必於是。《前漢·河閒獻王傳》造次必於儒者。

編髮爲首飾之名。《儀禮·士昏禮》女次純衣纁袡。《註》次,首飾,今時髲也。《疏》《周禮》追師掌后之首服副編次。言次第髮長短爲之,如髲鬄也。別作䯸。

雞次,楚典名。《戰國策》蒙穀獻雞次之典而百官治。

水名,在高平。《水經注》若水與石門水合,水有五原,東水導源高平縣西八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

諸次,山名。亦水名。《山海經》有大次山,小次山。

諸次之山,諸次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是山多木無草。

居次,匈奴女號,若漢公主。《前漢·常惠傳》獲單于父行及嫂居次。《匈奴傳》王昭君長女爲須卜居次,小女爲當于居次。

姓。《呂氏春秋》荆有勇士次非,亦作佽。

《集韻》資四切,音恣。楡次,地名。《廣輿記》楡次,縣屬太原府。

《集韻》《正韻》跙,王、鄭、馬皆作趦趄。

湑次,漢縣名,在武威郡。《孟康曰》次音咨。

《集韻》才資切,音慈。具次,山名,通作茨。

《楚辭·九歎》今余邦之橫陷兮,宗鬼神之無次。閔先嗣之中絕兮,心惶惑而息悲。次亦叶慈。

【薰】

薰【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勲。《說文》香草也。《本草註》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山海經》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前漢·兩龔傳》薰以香自燒。

《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

灼也。《易·艮卦》厲薰心。《爾雅·釋訓》爞爞炎炎,薰也。《註》皆旱熱薰炙人。

與獯通。《史記·周本紀》薰育戎狄攻之。

與勳通。《漢·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韻補》音萱。《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

許運切,音訓。義同。

【灼】

灼【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音酌。《說文》炙也。《玉篇》熱也。《廣韻》燒也。《魯語》如龜焉。灼其中,必文於外。《前漢·霍光傳》灼爛者,在於上行。

《玉篇》明也。《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

《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

《玉篇》灼灼,花盛貌。《詩·周南》灼灼其華。

《揚子·方言》灼,驚也。《註》猶云:恐也,煎盡也。《後漢·楚王傳》旣知審,寔懷用悼灼。

《唐韻正》之邵反。同炤。《禮·中庸》引《詩》:亦孔之炤。作亦孔之灼。◎按今文作昭。

《越絕書》灼龜,作炤龜。

【须】

須【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與,待也。

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及】

及【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琴入聲。《說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會意。《廣韻》至也。

《韻會》旁及,覃被也。《詩·大雅》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

《增韻》連累也。《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兼與之辭。《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

《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人追宗也。

《韻補》叶極業切。《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椽】

椽【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直孿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傳。《說文》榱也。《廣韻》屋角也。《爾雅·釋宮疏》屋椽,齊魯名桷,周人名榱。《左傳·桓十四年》宋以大宮之椽歸,爲盧門之椽。《註》圓曰椽,方曰桷。《前漢·藝文志》茅屋采椽。

《集韻》柱戀切,傳去聲。義同。

相关诗句
勿以衰门相弃捐 子孙他日有显者 交道多阙君能全 作诗寄君重感慨 我往应在君之先 馀生再会谅难必 一书往返须经年 君在山东我剑外 此外纷纷乌足言 事亲教子两如意 伯仲交奏篪与埙 行闻清庙献雅乐 阔步直登英俊躔 复有佳儿富文史 玉盘洁膳罗珍鲜 綵衣趋庭奉燕喜 寿发鬈腻犹垂肩 羡君高堂有慈母 雅操诚如金石坚 高标岂为霜雪减 疾疢愈否深哀怜 穷通傥来极慰勉 特特万里邮华笺 君乎存守异于是 而况利害生其间 古之交情贵贱见 抑恐罪戾相攀缘 匪惟物态尚流薄 一旦争敢通寒暄 平居分义重胶漆 杳似隔世冯谁传 亲朋书问寂绝久 下箸何必求腥膻 浮生一饱亦已足 早晚尝稻时差鳊 长腰缩项兼二美 日送佳景来目前 江山信不与人事 青岳数峰高莫攀 碧湘万顷望不尽 易学边韶贪昼眠 难希杜甫遣秋兴 宾榻不解尘生毡 雀罗当门人迹少 嗟我衰惫何由痊 勇夫壮士尚抱疾 洒作昏雾飘为烟 深冬屡见温瘴起 往往啜食不下咽 回环四顾求避计 取次薰灼须及椽 是时回禄得乘便 突焰已炽犹吹煽 每逢三伏如坐甑 地接炎荒风气偏 寓居衡阳味亦恶 分外岁月疑少延 胸中悲愁虽未艾 忽造平岸逃危颠 东方渐明浪渐息 顷刻由此归重泉 尝闻死生有定所 儿孙顾我皆泪涟 舟人恐惧难致力 四十馀里中流漩 桅倾缆断船脊折 半夜雷雹如烹煎 长沙既下尤怪骇 稍觉神观来归还 偶逢渔艇相援济 不尔定沾蛟鳄涎 此身恐污盗贼刃 怒风急两声相喧 洞庭阻浅辄三夕 内讼过咎归之天 瞿唐滟滪遍涉历 孤舟一叶何翩翩 阖门良贱三百指 投放裔土惩其愆 天恩旷汤置不问 争向坠羽誇鸣弦 藩候迫逐仓使促 欲顷血泪辞松阡 回首乡邦止数驿 一意调琴中断弦 苍黄去郡别我友 里堠去蜀凡八千 试思衡岳询远近 君命严重敢不虔 邮筒忽报谪书至 不觉弦晦相推迁 平生宦游此最适 四望晚景增留连 清风满怀兴未尽 及到此地如冰渊 火云烧空赤日猛 疑是古昔栖神仙 北岩石穴广似洞 聊与远俗同欣然 相从对酒每一笑 浣花亦仿成都船 踏青摸石循故事 饮帐或在山之巅 东山西寺颇壮观 撼罍斗鼓殊喧阗 岁礼民乐尚蚕市 更唱迭和多长篇 公斋清暇弄诗笔 一境草木沾春妍 开诚论议简条目 衰迟幸会使者贤 昔尝请郡归东川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