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存渭水头

出自:宋代·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拼音:[yóu][cún][wèi][shuǐ][tóu,tou]

平仄:平平仄仄平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县,县有董卓城,其城象长安,俗谓之小长安。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相传云,军行鸣鼓角过山下,辄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 )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气候殊早。 县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 )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 (十七日,寒食。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 神封翊圣将军,有殿。 )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 )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循终南而西,县尉以甲卒见送。 或云近官竹园往

查看原文

注释

【水头】1.水源。 2.指洪峰。 3.犹水边。 4.佛教僧职,在寺庙里掌管供水的僧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犹】

犹【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

《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集韻》可止之辭也。《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傳》猶,可也。

本作猷。《詩·小雅》克壯其猶。《傳》猶,道也。《箋》猶,謀也,兵謀也。《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又》謀猶回遹。《箋》謀爲政之道。

《大雅》王猶允塞。《箋》猶,謀也。

《廣韻》尚也。《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箋》猶,圖也。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夷猶。《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註》疾舒之中。《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姓。《正字通》宋猶道明。

《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集韻》本作䚻。徒歌也。或作謠。

與搖通。《禮·檀弓》咏斯猶,猶斯舞。《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廣韻》《集韻》居祐切,音究。《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廣韻》《集韻》《韻會》余救切,音柚。《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叶余久切,音酉。《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好叶許厚反。(猶)

【存】

存【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徂尊切,音蹲。《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易·繫辭》成性存存。《孟子》操則存,舍則亡。《禮·祭義》致愛則存。《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

《說文》恤問也。《禮·王制》八十月告存。《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

《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省也。《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

叶昨先切,音前。《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

叶匠鄰切,音秦。《揚雄·解嘲》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說文》从子才聲。俗作存。

【渭】

渭【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水名。《春秋·說題辭》渭之爲言布也。《說文》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書·禹貢》導渭自鳥䑕同穴。

州名。《廣韻》秦始置隴西郡,後魏置渭州。《廣輿記》今爲鞏昌府。

府有通渭縣。

渭源縣,屬臨洮。渭南縣,屬西安。

濩渭,衆波聲。《木華·海賦》瀖泋濩渭。

《埤蒼》沸渭,不安貌。《王褒·洞簫賦》若雷霆輘鞫,佚豫以沸渭。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相关诗句
或云近官竹园 县尉以甲卒见送 循终南而西 十八日 操戈畏炳彪 冒晓穷幽邃 遂留宿于溪堂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 终夜响飕飕 绕湖栽翠密 森如水国秋 晚宿南溪上 濯足乱清沟 投篙披绿荇 相将弄彩舟 邂逅逢佳士 有殿 神封翊圣将军 所为立也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 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 寒食 十七日 被发凛双眸 黑衣横巨剑 神人控玉虬 秘殿开金锁 女乐抱箜篌 侍臣簪武弁 行宫画冕旒 先帝膺符命 十数里不绝 县有官竹园 气候殊早 以近山地美 十六日至盩厔 临水竹篁修 近山麰麦早 三川气象侔 二曲林泉胜 方议取之 以今岁旱 山上有湫甚灵 辄致雷雨 军行鸣鼓角过山下 相传云 道过太白山 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是日晚 瓶罐小容偷 蛟龙懒方睡 山灵喜有湫 春旱忧无麦 冰雪更琱锼 岩崖已奇绝 风雷果致不 鼓角谁能试 一见驻行驺 平生闻太白 俗谓之小长安 其城象长安 县有董卓城 十五日至郿县 黄金漫似丘 白刃俄生肘 竟复伍孚仇 谁言董公健 孤城象汉刘 东去过郿坞 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 自宝鸡行至虢 十四日 大钓本无钩 苍崖虽有迹 犹存渭水头 闻道磻溪石 却渡小河洲 回趋西虢道 将还为少留 欲往安能遂 归路走吾州 南山连大散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龙宫殿宇幽 鸡岭云霞古 而见于武城 相去三十里 宝鸡火作 是夜二鼓 云孔明所筑 即俗所谓石鼻寨也 十三日宿武城镇 吏卒尚呀咻 烟煤已狼藉 犹余卖酒楼 晓入陈仓县 风急已难收 天遥殊不辨 横空火气浮 半夜人呼急 苍茫瞰奔流 峥嵘依绝壁 登临忆武侯 薄暮来孤镇 旷荡实消忧 萧条初出郭 循山得胜游 分县传明诏 王命释俘囚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