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毛颖取

出自:明代·邓云霄《与韩孟郁夜坐论诗诠叙其意得五言排律六十韵岂谓进退古今必无纰谬然嗜痂之癖何妨梁肉人各有见毋务党同观者宜有以恕之》

拼音:[bù,fǒu][zài][máo][yǐng][qǔ]

平仄:仄仄平仄仄

浩荡千古心,流连一壶酒。
堂虚明月夜,榻下如兰友。
论诗穷奥窔,秘藏抉枢纽。
微茫风雅前,廓落骚些后。
已将混沌凿,未觉针铓剖。
至味出牺尊,古迹存蝌蚪。
分水敞逸宴,河梁振词薮。
东西擅二京,魏晋矜群手。
朝华虽尽披,夕秀足不朽。
清声陆机鹤,淡色陶潜柳。
齐梁工绮靡,隋陈益昏蔀。
六代鲜洪钟,百曲应覆瓿。
唐誇沈宋妍,尚堕徐庾臼。
谁能挽颓波,独立众匠首?李杜并衔辔,王杨可驱走。
二曜夺星辰,五岳低陵阜。
更有紫霞姿,飘出青莲右。
摩诘若梵呗,应物如岩浏。
寂寥彭泽意,复发襄阳口。
天籁薄丝竹,仙裾厌琼玖。
独游蓬岛外,不与尘寰耦。
钱郎扬清风,高岑绝氛垢。
凤箫乘月弄,石磬迎秋扣。
粗豪韩退之,峭刻柳子厚。
苦心无遗力,镂骨时露肘。
因知天工趣,不在毛颖取
贺仝伤鬼怪,郊岛真窭叟。
元白击土鼓,籍建鸣瓦缶。
晚唐转纤碎,古法纷荡蹂。
飞卿倚门妓,商隐浓妆妇。
禅宗入野狐,艺圃生稂莠。
宋调嗤腐儒,元曲鄙乳勃。
冥行弃策杖,失路怜蒙瞍。
皇明叶吹万,泰道回阳九。
金石奏广庭,秬鬯扬清卣。
宗工醉醍醐,下土觅滫醙。
北地屹崆峒,诸家尽培塿。
奔腾风震天,要眇丝穿藕。
元气盘其间,万象罔不有。
众喙任输攻,长城坚墨守。
雄视实绝伦,挺出固非偶。
信阳舍津筏,逞臆开户牗。
陆篱雉映波,焕烂鸡吐绶。
终属片琮清,那似长鲸吼。
岂宜呼伯仲,止合称甥舅。
格律日渐移,浮薄风相诱。
七子盟俨然,千秋知能否。
与白云紫气,枝指复骈拇。
好画失真龙,吠声肯类狗。
相勉探玄珠,毋徒珍敝帚。
书期富五车,学必窥二酉。
夏虫妄语冰,航海唯佔斗。
勿失前哲规,而开后人咎。
君看汉掌轻,远让齐宫丑。
芳菲槿易谢,苍郁松偏寿。
调高和或希,论定传应久。
馀堂仅旋马,种蕙已盈亩。
闭关无剥啄,抱膝绝喧揉。
君来连坐卧,言出互弹纠。
莫嫌供给薄,折葵剪新韭。

查看原文

注释

【不在】死的婉辞。
【毛颖】毛笔的代称。唐代韩愈作《毛颖传》,以毛笔拟人,因得名:我行何所挟,万里一毛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毛】

毛【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袍切《集韻》《韻會》謨袍切,音旄。《說文》眉髮之屬,及獸毛也。《釋名》毛,貌也,冒也,在表所以別形貌,自覆冒也。《詩·小雅》不屬于毛。《註》毛者,體骨之餘氣末屬也。《周禮·秋官》《司儀》王燕,則諸侯毛。《鄭註》謂以須髮坐也。《齊語》班序顚毛,以爲民紀。《註》顚,頂也。毛,髮也。次列頂髮之白黑,使長幼有等。

髮班白曰二毛。《禮·檀弓》古之征伐者,不獲二毛。

獸爲毛蟲。《周禮·地官》以土會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註》毛物,貂、狐、貒、貉之屬,縟毛者也。《禮·月令》孟秋之月,其蟲毛。

《樂記》羽者嫗伏,毛者孕鬻。《正義曰》羽,鳥也。毛,獸也。

犧牲純色曰毛。《史記·三王世家》魯有白牡、騂剛之牲,羣公不毛。《註》何休曰:不毛,不純毛也。

草也。《左傳·隱三年》㵎溪沼沚之毛。

《昭七年》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桑麻五穀之屬皆曰毛。《周禮·地官·載師》凡宅不毛者,有里布。《註》鄭司農云:謂不種桑麻也。《公羊傳·宣十二年》錫之不毛之地。《註》不毛者,磽确不生五穀。

《崔豹·古今注》地以名山爲輔,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草木爲之毛。

去毛曰毛。《詩·魯頌》毛炰胾羹。《註》毛炰,爛去其毛而炰之。

柔毛,羊也。《禮·曲禮》羊曰柔毛。

莎草曰地毛。見《廣雅》。

扻毛,鹽草也。見《雷斆·炮炙序》。

《高麗方言》謂苧曰毛,苧布曰毛施背,見《雞林類事》。

閩南人謂毛曰膜。見《井觀瑣言》。

梵言欽跋羅,此云毛。顩缽羅,《西域記》云織細羊毛。褐賴縭,《西域記》云織野獸毛。

國名。

姓。《左傳·僖二十四年》魯衞毛耼,文之昭也。《廣韻》周武王弟毛公,後以爲氏。本居鉅鹿,避讎滎陽。漢毛亨治《詩》,作訓詁傳以授從子萇,時稱亨爲大毛公,萇爲小毛公。

竹名。《顧愷之·竹譜》南嶺有毛竹。《劉美之·續竹譜》毛竹,生武夷山。《李商隱詩》武夷洞裏毛生竹。

與髦通。《儀禮·士喪禮》馬不齊髦。《註》今文髦爲毛。亦作㲝。《周禮·天官·司裘註》中秋鳥獸㲝毨。亦作旄。《史記·夏本紀》羽旄齒革。

《集韻》莫報切,音帽。擇也。鄭康成說或从手作㧌。通作芼。

蒙晡切,音模。《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後漢·馮衍傳》饑者毛食。《註》太子賢曰:案《衍集》作無,今俗語猶然者,豈古語亦通乎。當讀如模。《集韻》又作。

【颖】

穎【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餘頃切《集韻》《韻會》《正韻》庾頃切,音潁。《玉篇》禾末也。《詩·大雅》實穎實栗。《傳》穎,垂穎也。《疏》穎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穎垂也。《書序》唐叔得禾,異畝同穎。《傳》穎,穗也。禾各生一莖,而合爲一穗。

鐶也。《禮·少儀》刀卻刃授穎。

錐鋩也。《史記·平原君傳》如錐之處囊中,乃穎脫而出。

警枕也。《禮·少議》穎杖琴瑟。《註》穎,警枕也。《疏》穎是穎發之義,故爲警枕。《釋文》穎,京領反。

《韻會》筆頭也。韓愈有毛穎傳。

《正字通》士才能拔類者亦曰穎。《陸機·文賦》拔尤取穎。

姓。《左傳·隱元年》穎考叔爲潁谷封人。後遂以爲氏。《急就篇》亦作潁。○按穎當依《說文》隷禾部,《字彙》《正字通》譌入頁部,今改正。

【取】

取【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

《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

《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集韻》《韻會》《正韻》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

《六書本義》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

《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

相关诗句
折葵剪新韭 莫嫌供给薄 言出互弹纠 君来连坐卧 抱膝绝喧揉 闭关无剥啄 种蕙已盈亩 馀堂仅旋马 论定传应久 调高和或希 苍郁松偏寿 芳菲槿易谢 远让齐宫丑 君看汉掌轻 而开后人咎 勿失前哲规 航海唯佔斗 夏虫妄语冰 学必窥二酉 书期富五车 毋徒珍敝帚 相勉探玄珠 吠声肯类狗 好画失真龙 枝指复骈拇 与白云紫气 千秋知能否 七子盟俨然 浮薄风相诱 格律日渐移 止合称甥舅 岂宜呼伯仲 那似长鲸吼 终属片琮清 焕烂鸡吐绶 陆篱雉映波 逞臆开户牗 信阳舍津筏 挺出固非偶 雄视实绝伦 长城坚墨守 众喙任输攻 万象罔不有 元气盘其间 要眇丝穿藕 奔腾风震天 诸家尽培塿 北地屹崆峒 下土觅滫醙 宗工醉醍醐 秬鬯扬清卣 金石奏广庭 泰道回阳九 皇明叶吹万 失路怜蒙瞍 冥行弃策杖 元曲鄙乳勃 宋调嗤腐儒 艺圃生稂莠 禅宗入野狐 商隐浓妆妇 飞卿倚门妓 古法纷荡蹂 晚唐转纤碎 籍建鸣瓦缶 元白击土鼓 郊岛真窭叟 贺仝伤鬼怪 不在毛颖取 因知天工趣 镂骨时露肘 苦心无遗力 峭刻柳子厚 粗豪韩退之 石磬迎秋扣 凤箫乘月弄 高岑绝氛垢 钱郎扬清风 不与尘寰耦 独游蓬岛外 仙裾厌琼玖 天籁薄丝竹 复发襄阳口 寂寥彭泽意 应物如岩浏 摩诘若梵呗 飘出青莲右 更有紫霞姿 五岳低陵阜 二曜夺星辰 王杨可驱走 李杜并衔辔 独立众匠首 谁能挽颓波 尚堕徐庾臼 唐誇沈宋妍 百曲应覆瓿 六代鲜洪钟 隋陈益昏蔀 齐梁工绮靡 淡色陶潜柳 清声陆机鹤 夕秀足不朽 朝华虽尽披 魏晋矜群手 东西擅二京 河梁振词薮 分水敞逸宴 古迹存蝌蚪 至味出牺尊 未觉针铓剖 已将混沌凿 廓落骚些后 微茫风雅前 秘藏抉枢纽 论诗穷奥窔 榻下如兰友 堂虚明月夜 流连一壶酒 浩荡千古心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