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客何妨脱鹔鹴

出自:明代·邓云霄《长安古意》

拼音:[shàng,shǎng][kè][hé,hē,hè][fáng][tuō][sù][shuāng]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燕甸风流胜洛阳,莺花三月绣成行。
云迎旭日连鳷鹊,霞散长虹绕凤凰。
凤凰鳷鹊临驰道,驰道杨垂玉沟草。
七贵香车佳气多,五侯珠履春光早。
侯门公子日联翩,白哲青丝傲少年。
舞榭歌台纷扑地,哀弦急管闹喧天。
一生美妾过三百,岂吝新丰斗十千。
十千三百欢娱处,醉倒红妆不知曙。
庭院偏栽夜合花,池塘尽种相思树。
相思夜合度寒宵,百态千容各斗娇。
春风飞鞚龙为马,明月横吹凤作箫。
凤箫龙马势侵云,蜀锦齐纨日日新。
腰间宝铗光流雪,头上犀簪气辟尘。
犀簪宝铗万人誇,踏絮寻芳乐事赊。
共携侠客荆高辈,遥指红楼第一家。
红楼少女孰当垆,似识真娘与薛涛。
一见清容心自醉,千金买笑价能高。
千金买笑留连久,铜盘吐蜡明如昼。
拂袖低垂弱柳腰,弹筝半出柔荑手。
柔荑弱柳不胜春,对客含羞倚绣茵。
生憎织女经年度,笑杀嫦娥不嫁人。
嫦娥织女怜孤独,忍使巫山空六六。
上客何妨脱鹔鹴,仙郎更请翻鸲鹆。
鹔鹴鸲鹆醉如泥,步入天台路易迷。
烟花洞口春方好,歌舞楼头月未低。
春来歌舞欢无已,更怀匕首临燕市。
肯拚身命若鸿毛,直把肝肠照秋水。
交通戚畹与貂珰,豪横由来不可当。
剧孟一身堪敌国,郭翁片语挫侯王。
别有权门负天宠,左平右墄相矜重。
结客批根并引绳,下交执辔兼摩踵。
家藏金穴辟铜山,异宝周搜到百蛮。
火浣侍儿皆曳地,摩尼诸婢动鸣环。
天道由来有亏损,突兀冰山愁见睍。
长信宫中斗锦鸡,咸阳市上牵黄犬。
魏其池馆静无喧,夜雨狐啼霍氏门。
可叹张罗无燕雀,何须沁水夺田园。
长安大道平如掌,几见摧轮翻道上。
贺监应思镜水波,陶君自老山中相。
已矣乎归去来,书生十载困蒿莱。
嘶风蹀躞至燕市,何时更筑黄金台?幽兰莫道无人赏,谷底春风亦自开。

查看原文

注释

【上客】1.尊客,贵宾。 2.上等门客。 3.宋时浙东水乡对来自山区的帮工的称呼。 4.北魏对降将的一种最高恩遇。
【何妨】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试试丨拿出来叫人们见识一下,又~呢?
【鹔鹴】见"鹔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客】

客【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妨】

妨【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敷方切《正韻》敷房切,音芳。《說文》害也。一曰礙也。《隋書·太子勇傳》數被讒毀,歎曰:我大覺身妨。

敷亮切,音訪。《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峩拔嵩華,騰躍較健壯。

【脱】

脫【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奪。《說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韻會》一曰壤斷。《增韻》物自解也。《博雅》脫,離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註》剝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韻會》免也。《前漢·高五王傳》自以爲不得脫長安。《註》脫,免也。

略也。《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註》脫,猶疏略也。《後漢·向栩傳》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註》脫易素。

《博雅》脫,遺也。《禮·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註》遺,猶脫也。

過去也。《莊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爲脫焉。《註》脫,過去也。

除也。《公羊傳·昭十九年》復加一飯,則脫然愈。《註》脫然,疾除貌。

《韻會》誤也。

或然之辭。

草名。《爾雅·釋草》倚商,活脫。《山海經》升山,其草多寇脫。《註》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鳥名。《博雅》籠脫,鷂也。

山名。《山海經》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

龍脫,地名。《史記·樊酈傳》戰龍脫。《註》在易州。

《廣韻》《集韻》《正韻》他括切《韻會》他活切,音捝。義同。

《集韻》欲雪切,音悅。蟲新出,皮悅好貌。司馬彪說。《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化而爲蟲,生於竈下,其狀若脫。《註》脫,新出皮也。

《集韻》吐外切。與娧同。娧娧,舒遲貌。一曰喜也。《詩·召南》舒而脫脫兮。《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爲也註》又必舒而脫脫焉。《釋文》脫,吐外反。

《淮南子·精神訓》脫然而喜矣。《註》脫,舒也。

《韻補》叶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乗其如脫。《註》脫,叶徒對反。

叶音託。《蘇軾·范景仁銘》君實旣來,遁歸於洛。縶而維之,莫之勝脫。

【鹔】

鷫【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說文》鷫鷞也。五方神鳥,東發明,南焦明,西鷫爽,北幽昌,中央鳳皇。一作鷫鸘。《司馬相如·上林賦》鴻鷫鵠鴇。《郭璞曰》鷫,鷫鸘也。《西京雜記》司馬相如還成都,居貧,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貰酒,與文君爲歡。

《類篇》所六切,音縮。義同。互詳鷞字註。

【鹴】

鸘【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8画部外筆画:17画

《正字通》鷞,俗作鸘。鷫鸘鳥。禽經云:鸘飛則霜,鷺飛則露,其名以此。

相关诗句
谷底春风亦自开 幽兰莫道无人赏 何时更筑黄金台 嘶风蹀躞至燕市 书生十载困蒿莱 已矣乎归去来 陶君自老山中相 贺监应思镜水波 几见摧轮翻道上 长安大道平如掌 何须沁水夺田园 可叹张罗无燕雀 夜雨狐啼霍氏门 魏其池馆静无喧 咸阳市上牵黄犬 长信宫中斗锦鸡 突兀冰山愁见睍 天道由来有亏损 摩尼诸婢动鸣环 火浣侍儿皆曳地 异宝周搜到百蛮 家藏金穴辟铜山 下交执辔兼摩踵 结客批根并引绳 左平右墄相矜重 别有权门负天宠 郭翁片语挫侯王 剧孟一身堪敌国 豪横由来不可当 交通戚畹与貂珰 直把肝肠照秋水 肯拚身命若鸿毛 更怀匕首临燕市 春来歌舞欢无已 歌舞楼头月未低 烟花洞口春方好 步入天台路易迷 鹔鹴鸲鹆醉如泥 仙郎更请翻鸲鹆 上客何妨脱鹔鹴 忍使巫山空六六 嫦娥织女怜孤独 笑杀嫦娥不嫁人 生憎织女经年度 对客含羞倚绣茵 柔荑弱柳不胜春 弹筝半出柔荑手 拂袖低垂弱柳腰 铜盘吐蜡明如昼 千金买笑留连久 千金买笑价能高 一见清容心自醉 似识真娘与薛涛 红楼少女孰当垆 遥指红楼第一家 共携侠客荆高辈 踏絮寻芳乐事赊 犀簪宝铗万人誇 头上犀簪气辟尘 腰间宝铗光流雪 蜀锦齐纨日日新 凤箫龙马势侵云 明月横吹凤作箫 春风飞鞚龙为马 百态千容各斗娇 相思夜合度寒宵 池塘尽种相思树 庭院偏栽夜合花 醉倒红妆不知曙 十千三百欢娱处 岂吝新丰斗十千 一生美妾过三百 哀弦急管闹喧天 舞榭歌台纷扑地 白哲青丝傲少年 侯门公子日联翩 五侯珠履春光早 七贵香车佳气多 驰道杨垂玉沟草 凤凰鳷鹊临驰道 霞散长虹绕凤凰 云迎旭日连鳷鹊 莺花三月绣成行 燕甸风流胜洛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