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哲青丝傲少年

出自:明代·邓云霄《长安古意》

拼音:[bái][zhé][qīng][sī][ào][shǎo,shào][nián]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燕甸风流胜洛阳,莺花三月绣成行。
云迎旭日连鳷鹊,霞散长虹绕凤凰。
凤凰鳷鹊临驰道,驰道杨垂玉沟草。
七贵香车佳气多,五侯珠履春光早。
侯门公子日联翩,白哲青丝傲少年
舞榭歌台纷扑地,哀弦急管闹喧天。
一生美妾过三百,岂吝新丰斗十千。
十千三百欢娱处,醉倒红妆不知曙。
庭院偏栽夜合花,池塘尽种相思树。
相思夜合度寒宵,百态千容各斗娇。
春风飞鞚龙为马,明月横吹凤作箫。
凤箫龙马势侵云,蜀锦齐纨日日新。
腰间宝铗光流雪,头上犀簪气辟尘。
犀簪宝铗万人誇,踏絮寻芳乐事赊。
共携侠客荆高辈,遥指红楼第一家。
红楼少女孰当垆,似识真娘与薛涛。
一见清容心自醉,千金买笑价能高。
千金买笑留连久,铜盘吐蜡明如昼。
拂袖低垂弱柳腰,弹筝半出柔荑手。
柔荑弱柳不胜春,对客含羞倚绣茵。
生憎织女经年度,笑杀嫦娥不嫁人。
嫦娥织女怜孤独,忍使巫山空六六。
上客何妨脱鹔鹴,仙郎更请翻鸲鹆。
鹔鹴鸲鹆醉如泥,步入天台路易迷。
烟花洞口春方好,歌舞楼头月未低。
春来歌舞欢无已,更怀匕首临燕市。
肯拚身命若鸿毛,直把肝肠照秋水。
交通戚畹与貂珰,豪横由来不可当。
剧孟一身堪敌国,郭翁片语挫侯王。
别有权门负天宠,左平右墄相矜重。
结客批根并引绳,下交执辔兼摩踵。
家藏金穴辟铜山,异宝周搜到百蛮。
火浣侍儿皆曳地,摩尼诸婢动鸣环。
天道由来有亏损,突兀冰山愁见睍。
长信宫中斗锦鸡,咸阳市上牵黄犬。
魏其池馆静无喧,夜雨狐啼霍氏门。
可叹张罗无燕雀,何须沁水夺田园。
长安大道平如掌,几见摧轮翻道上。
贺监应思镜水波,陶君自老山中相。
已矣乎归去来,书生十载困蒿莱。
嘶风蹀躞至燕市,何时更筑黄金台?幽兰莫道无人赏,谷底春风亦自开。

查看原文

注释

【青丝】1.指柳丝: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 2.比喻黑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少年】不几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白】

白【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禮·檀弓》殷人尚白。

《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前漢·也。

《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哲】

哲【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嚞《唐韻》《集韻》《韻會》陟列切,音蜇《爾雅·釋言》哲,智也。《書·舜典》濬哲文明。《說命》知之曰明哲。《洪範》明作哲。《揚子·方言》哲,知也。齊宋之閒謂之哲。《前漢·于定國傳贊》哀鰥哲獄。《註》師古曰:知獄情也。

《正字通》叶音質。《陸機·陸抗誄》人玩其華,鮮識其實。於穆我公,因心則哲。

《唐韻正》叶音制。《曹植·黃帝贊》少典之孫,神明聖哲。土德承火,赤帝是滅。服牛乗馬,衣裳是制。氏雲名官,功冠五列。滅,亡例反,列音例。《傅玄·祀景帝登歌》執競景皇,克明克哲。旁作穆穆,惟祇惟畏。《說文》或作悊。《廣韻》與喆同。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丝】

絲【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婦化治絲枲。

《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傲】

傲【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到切《集韻》牛到切《韻會》疑到切《正韻》魚到切,敖去聲。慢也,倨也。《書·益稷》無若丹朱傲。《禮·曲禮》傲不可長。

《荀子·勸學篇》不問而告謂之傲。本作傲。或借奡,慠通。傲字原刻从作。

【少】

少【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

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

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註》副三公者。

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叶書久切,音守。《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正字通》入宥韻。《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相关诗句
谷底春风亦自开 幽兰莫道无人赏 何时更筑黄金台 嘶风蹀躞至燕市 书生十载困蒿莱 已矣乎归去来 陶君自老山中相 贺监应思镜水波 几见摧轮翻道上 长安大道平如掌 何须沁水夺田园 可叹张罗无燕雀 夜雨狐啼霍氏门 魏其池馆静无喧 咸阳市上牵黄犬 长信宫中斗锦鸡 突兀冰山愁见睍 天道由来有亏损 摩尼诸婢动鸣环 火浣侍儿皆曳地 异宝周搜到百蛮 家藏金穴辟铜山 下交执辔兼摩踵 结客批根并引绳 左平右墄相矜重 别有权门负天宠 郭翁片语挫侯王 剧孟一身堪敌国 豪横由来不可当 交通戚畹与貂珰 直把肝肠照秋水 肯拚身命若鸿毛 更怀匕首临燕市 春来歌舞欢无已 歌舞楼头月未低 烟花洞口春方好 步入天台路易迷 鹔鹴鸲鹆醉如泥 仙郎更请翻鸲鹆 上客何妨脱鹔鹴 忍使巫山空六六 嫦娥织女怜孤独 笑杀嫦娥不嫁人 生憎织女经年度 对客含羞倚绣茵 柔荑弱柳不胜春 弹筝半出柔荑手 拂袖低垂弱柳腰 铜盘吐蜡明如昼 千金买笑留连久 千金买笑价能高 一见清容心自醉 似识真娘与薛涛 红楼少女孰当垆 遥指红楼第一家 共携侠客荆高辈 踏絮寻芳乐事赊 犀簪宝铗万人誇 头上犀簪气辟尘 腰间宝铗光流雪 蜀锦齐纨日日新 凤箫龙马势侵云 明月横吹凤作箫 春风飞鞚龙为马 百态千容各斗娇 相思夜合度寒宵 池塘尽种相思树 庭院偏栽夜合花 醉倒红妆不知曙 十千三百欢娱处 岂吝新丰斗十千 一生美妾过三百 哀弦急管闹喧天 舞榭歌台纷扑地 白哲青丝傲少年 侯门公子日联翩 五侯珠履春光早 七贵香车佳气多 驰道杨垂玉沟草 凤凰鳷鹊临驰道 霞散长虹绕凤凰 云迎旭日连鳷鹊 莺花三月绣成行 燕甸风流胜洛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