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萋萋妒绿衣

出自:明代·邓云霄《春游篇》

拼音:[cǎo][sè][qī][qī][dù][lǜ,lù][yī]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霁色澹东风,韶光丽南郭。
共持千日酒,去觅三春乐。
三春景物属芳年,万户遨游簇锦筵。
昨日裹饧过冷节,今朝钻燧起新烟。
嫩绿平铺芳草地,轻阴暖烘养花天。
几处斗鸡还蹴鞠,谁家拾翠更秋千。
花裀片片承珠履,柳幕垂垂拂玉鞭。
玉鞭香毂城南道,公子王孙联璧好。
酒泛波光似鸭头,衣薰花气如龙脑。
名花美酒两相当,挈榼提壶列雁行。
韩嫣金丸飞道左,潘安珍果满车旁。
游丝飘絮纷相逐,杜宇声残莺韵续。
修褉何须问洛滨,寻芳不必誇韦曲。
踏青佳处在旗峰,彩翠岩峦映几重。
绣幄翻风宜藉草,红氍软坐可论松。
春兴低昂林外蝶,雄风浩荡酒中龙。
已倒玉山看酒态,犹坚壁垒竞谈锋。
谈锋未已歌声起,宛转轻盈呈百媚。
绿蚁频催北海觞,白云正拥东山妓。
彼美娉婷冠教坊,遍游湖海号名娼。
曾邀陶谷风光调,惯乱苏州刺史肠。
飞燕掌中盘妙舞,图黄额里倚新妆。
新妆宜压缠头锦,百叠征歌促豪饮。
宴笑同迷下蔡人,醉眠谁荐阳台枕?酒罢歌阑客欲归,云軿金勒去如飞。
香尘滚滚笼红袖,草色萋萋妒绿衣
难把长绳牵落日,且将沉醉送馀晖。
人生何用苦羁束,百岁须臾鸟过目。
问舍求田日转忙,持筹钻核人真俗。
半文犹吝杖头钱,请看累累诸墓田。
可叹千秋归暗夜,何曾一滴到重泉。
终古长眠不知醒,得似生前先酩酊。
十日频愁风雨声,三春肯负清明景。
适意乘春散百忧,生涯痛饮是良谋。
秦陵汉阙山空在,金谷铜台水自流。
转眼春光将暮矣,相期秉烛夜深游。

查看原文

注释

【萋萋】1.形容草木茂盛:芳草萋萋|绿林萋萋。 2.形容云盛的样子:萋萋巫峡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草】

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篇海》苟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姓。《正字通》草中。

《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萋】

萋【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稽切《韻會》千西切,音妻。《玉篇》草盛貌。《詩·周南》維葉萋萋。

雲行貌。《詩·小雅》有渰萋萋。

《爾雅·釋訓》萋萋,臣盡力也。

萋斐,文章相錯也。《詩·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萋且,敬愼貌。《詩·周頌》有萋有且。

《韻會》此禮切,音泚。《左思·魏都賦》珍樹猗猗,奇卉萋萋。蕙風如薰,甘露如醴。

《集韻》千咨切,音郪。義同。

【妒】

妒【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當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故切。同妬。《說文》婦嫉夫也。《詩註》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史記·鄒陽傳》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曰類,自爲牝牡,食者不妒。

鶬爲膳,可療妒。

凡媢嫉皆曰妒。《史記·項羽紀》嫉妒吾躬。《列子·說符篇》爵高者,人妒之。

梵言伊黎沙掌挐,此言妒。

叶當古切,音覩。《屈原·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以延佇。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叶之石切,音蹠。《屈原·離騷》衆皆競進而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绿】

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

《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相关诗句
相期秉烛夜深游 转眼春光将暮矣 金谷铜台水自流 秦陵汉阙山空在 生涯痛饮是良谋 适意乘春散百忧 三春肯负清明景 十日频愁风雨声 得似生前先酩酊 终古长眠不知醒 何曾一滴到重泉 可叹千秋归暗夜 请看累累诸墓田 半文犹吝杖头钱 持筹钻核人真俗 问舍求田日转忙 百岁须臾鸟过目 人生何用苦羁束 且将沉醉送馀晖 难把长绳牵落日 草色萋萋妒绿衣 香尘滚滚笼红袖 云軿金勒去如飞 酒罢歌阑客欲归 醉眠谁荐阳台枕 宴笑同迷下蔡人 百叠征歌促豪饮 新妆宜压缠头锦 图黄额里倚新妆 飞燕掌中盘妙舞 惯乱苏州刺史肠 曾邀陶谷风光调 遍游湖海号名娼 彼美娉婷冠教坊 白云正拥东山妓 绿蚁频催北海觞 宛转轻盈呈百媚 谈锋未已歌声起 犹坚壁垒竞谈锋 已倒玉山看酒态 雄风浩荡酒中龙 春兴低昂林外蝶 红氍软坐可论松 绣幄翻风宜藉草 彩翠岩峦映几重 踏青佳处在旗峰 寻芳不必誇韦曲 修褉何须问洛滨 杜宇声残莺韵续 游丝飘絮纷相逐 潘安珍果满车旁 韩嫣金丸飞道左 挈榼提壶列雁行 名花美酒两相当 衣薰花气如龙脑 酒泛波光似鸭头 公子王孙联璧好 玉鞭香毂城南道 柳幕垂垂拂玉鞭 花裀片片承珠履 谁家拾翠更秋千 几处斗鸡还蹴鞠 轻阴暖烘养花天 嫩绿平铺芳草地 今朝钻燧起新烟 昨日裹饧过冷节 万户遨游簇锦筵 三春景物属芳年 去觅三春乐 共持千日酒 韶光丽南郭 霁色澹东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