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褉何须问洛滨

出自:明代·邓云霄《春游篇》

拼音:[xiū][xiè][hé,hē,hè][xū][wèn][luò][bī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霁色澹东风,韶光丽南郭。
共持千日酒,去觅三春乐。
三春景物属芳年,万户遨游簇锦筵。
昨日裹饧过冷节,今朝钻燧起新烟。
嫩绿平铺芳草地,轻阴暖烘养花天。
几处斗鸡还蹴鞠,谁家拾翠更秋千。
花裀片片承珠履,柳幕垂垂拂玉鞭。
玉鞭香毂城南道,公子王孙联璧好。
酒泛波光似鸭头,衣薰花气如龙脑。
名花美酒两相当,挈榼提壶列雁行。
韩嫣金丸飞道左,潘安珍果满车旁。
游丝飘絮纷相逐,杜宇声残莺韵续。
修褉何须问洛滨,寻芳不必誇韦曲。
踏青佳处在旗峰,彩翠岩峦映几重。
绣幄翻风宜藉草,红氍软坐可论松。
春兴低昂林外蝶,雄风浩荡酒中龙。
已倒玉山看酒态,犹坚壁垒竞谈锋。
谈锋未已歌声起,宛转轻盈呈百媚。
绿蚁频催北海觞,白云正拥东山妓。
彼美娉婷冠教坊,遍游湖海号名娼。
曾邀陶谷风光调,惯乱苏州刺史肠。
飞燕掌中盘妙舞,图黄额里倚新妆。
新妆宜压缠头锦,百叠征歌促豪饮。
宴笑同迷下蔡人,醉眠谁荐阳台枕?酒罢歌阑客欲归,云軿金勒去如飞。
香尘滚滚笼红袖,草色萋萋妒绿衣。
难把长绳牵落日,且将沉醉送馀晖。
人生何用苦羁束,百岁须臾鸟过目。
问舍求田日转忙,持筹钻核人真俗。
半文犹吝杖头钱,请看累累诸墓田。
可叹千秋归暗夜,何曾一滴到重泉。
终古长眠不知醒,得似生前先酩酊。
十日频愁风雨声,三春肯负清明景。
适意乘春散百忧,生涯痛饮是良谋。
秦陵汉阙山空在,金谷铜台水自流。
转眼春光将暮矣,相期秉烛夜深游。

查看原文

注释

【何须】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要:说情我都知道了,~再说!丨从这里走到车站,~半个钟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修】

修【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

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

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

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

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

【褉】

褉【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虎結切《集韻》顯結切,音䩤。褉襦也。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须】

須【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與,待也。

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问】

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

《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姓。《廣韻》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正韻》與聞同,聲問也。《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洛】

洛【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音落。《春秋·說題辭》洛之爲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雍州之浸。《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註》洛出懷德。

蜀有洛水。《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

東海郡有洛水。《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

洛陽,地名。《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爲郡。宋初洛陽,河南二縣置。明屬河南府。

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洛洛,水溜下之貌。《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註》淫與瑤同。

與絡同。《莊子·大宗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註》誦,通也。苞絡無所不通也。

《韻補》叶盧谷切,音祿。《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類篇》通作雒。○按《周禮註》,漢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復攺雒爲洛。

【滨】

濱【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賓。水際也。《書·禹貢》海濱廣斥。

地近亦曰濱。《史記·貨殖傳》鄒魯濱洙泗。

《韻會》毗賓切。與頻通。《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箋》頻作濱,厓也。

《韻補》叶眠切,音邊。《蘇轍詩》送我出重嶺,長揖淸江濱。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頃田。《集韻》或作瀕。

相关诗句
相期秉烛夜深游 转眼春光将暮矣 金谷铜台水自流 秦陵汉阙山空在 生涯痛饮是良谋 适意乘春散百忧 三春肯负清明景 十日频愁风雨声 得似生前先酩酊 终古长眠不知醒 何曾一滴到重泉 可叹千秋归暗夜 请看累累诸墓田 半文犹吝杖头钱 持筹钻核人真俗 问舍求田日转忙 百岁须臾鸟过目 人生何用苦羁束 且将沉醉送馀晖 难把长绳牵落日 草色萋萋妒绿衣 香尘滚滚笼红袖 云軿金勒去如飞 酒罢歌阑客欲归 醉眠谁荐阳台枕 宴笑同迷下蔡人 百叠征歌促豪饮 新妆宜压缠头锦 图黄额里倚新妆 飞燕掌中盘妙舞 惯乱苏州刺史肠 曾邀陶谷风光调 遍游湖海号名娼 彼美娉婷冠教坊 白云正拥东山妓 绿蚁频催北海觞 宛转轻盈呈百媚 谈锋未已歌声起 犹坚壁垒竞谈锋 已倒玉山看酒态 雄风浩荡酒中龙 春兴低昂林外蝶 红氍软坐可论松 绣幄翻风宜藉草 彩翠岩峦映几重 踏青佳处在旗峰 寻芳不必誇韦曲 修褉何须问洛滨 杜宇声残莺韵续 游丝飘絮纷相逐 潘安珍果满车旁 韩嫣金丸飞道左 挈榼提壶列雁行 名花美酒两相当 衣薰花气如龙脑 酒泛波光似鸭头 公子王孙联璧好 玉鞭香毂城南道 柳幕垂垂拂玉鞭 花裀片片承珠履 谁家拾翠更秋千 几处斗鸡还蹴鞠 轻阴暖烘养花天 嫩绿平铺芳草地 今朝钻燧起新烟 昨日裹饧过冷节 万户遨游簇锦筵 三春景物属芳年 去觅三春乐 共持千日酒 韶光丽南郭 霁色澹东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