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罗浮归

出自:清代·丘逢甲《波罗谒南海神庙五十二韵》

拼音:[wǒ][cóng,zòng][luó][fú][guī]

平仄:仄平平平平

莽莽扶胥镇,庙祀南海神。
冕旒古王者,龙服如天人。
甲裳列将吏,珠翠罗妃嫔。
维神镇炎荒,坐抚万介鳞。
自粤隶版图,历代修明禋。
岂惟司潮汐,涝旱关喜啧。
有时特告祭,天子命大臣。
红棉二月花,庙瓦朱璘璘。
斑斑两铜鼓,神威藉而伸。
雄鸣雌辄应,奔走百粤民。
东风吹万艘,打桨波罗春。
神寿知几何?云是神诞辰。
香烟霭高空,广庭杂羞珍。
鱼龙进百戏,曼衍何侁侁?是时庙市集,蜑语争蛮银。
泥鸡绘丹彩,妙若能鸣晨。
终岁妇孺工,罄售未浃旬。
年年荷神麻,近庙民不贫。
我来秋九月,寒日摇江濒。
市閒庙亦静,神几生秋尘。
落叶纷满阶,僧厨应添薪。
扪鼓复读碑,两廊且匝循。
顾瞻门庭间,赑屃何砰磷?宋明开国初,武功碑具陈。
明祖起布衣,尤表雄无伦。
惜皆在唐后,但觉年代新。
最古惟韩碑,日月光贞珉。
碑缺亭亦圯,重建需百缗。
同游各倾囊,再至功应竣。
我思此庙初,寔瞰南海滨。
风涛旦夕生,欲往多逡巡。
行舟较今拙,动辄忧沉沦。
偶因遣祭归,疑神福其身。
作碑旌厥功,匪特耀所亲。
安知古沧海,今化田畇畇。
庙门通江路,沙壅久且堙。
古人系舟处,泥没双石麟。
去门数百武,高丘碧麟峋。
上为浴日亭,破晓奇景臻。
苏诗俨在石,驳落未尽泯。
海虽去渐远,浩荡犹无垠。
半夜潮始生,云霞捧红轮。
此亭得此景,古语仍可遵。
我从罗浮归,饱看踆乌踆。
维舟此庙下,秋风吹白蘋。
虽非邀神福,崇古端冠巾。
杖策登此亭,寒绿生松筠。
浩吟一以眺,双江绕如绅。
斜阳正满目,秋波碧粼粼。
海山万紫翠,云驳难为匀。
惜无古人见,此景为写真。
神鸦送客归,去去秋江津。

查看原文

注释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隋赵师雄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从】

从【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

《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廣韻》《集韻》》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韻會》髻高也。《禮·檀弓》尔無從從爾。

《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隨行也。《詩·齊風》其從如雲。《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命》其侍御僕從。《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集韻》子用切。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從)

【罗】

羅【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說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註》謂羅絡之。《詩·王風》雉離於羅。《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類篇》帛也。《釋名》羅文,疎羅也。《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廣雅》羅,列也。《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註》羅列而生。

國名。《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水名。《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新羅,東夷國名。《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姓。《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爲氏。

羅羅,獸名。《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菴羅,果名。《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集韻》鄰知切,音離。義同。

《集韻》郞佐切,音囉。邏或省作羅。巡也。

【浮】

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

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

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

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

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

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

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

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

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

《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

水名。《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

山名。《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

《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

羅浮,二山名。《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

竹名。《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

石名。《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

天浮,星名。《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

《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

《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

《集韻》普溝切,音桴。漂也。

《韻補》叶符非切,音肥。《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归】

歸【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騩。還也,入也。《詩·小雅》薄音旋歸。

還所取之物亦曰歸。《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

《禮·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

《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于鄭。《穀梁傳》歸,易辭也。

依歸也。《詩·曹風》于我歸處。《毛傳》歸,依歸也。

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說文》女嫁也。《詩·周南》之子于歸。《禮·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于某。

投也,委也。《左傳·襄三年》請歸死于司敗。

《前漢·申屠嘉傳》鼂錯恐自歸景帝。《註》師古曰:自首于天子。

與也,許也。《論語》天下歸仁焉。

合也。《禮·緇衣》私惠不歸德。《註》謂不合於德義。

終也。《左傳·宣十一年》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

歸妹,卦名。

三歸,臺名。《史記註》三歸,取三姓女也。

指趨曰歸。《易·繫辭》殊途而同歸。《史記·李斯傳》覩指而識歸。

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

《謝察微·算經》有歸法,歸已入之數也。

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

《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謂姪之子爲歸孫。

饋也。《論語》歸孔子豚。《晉語》不腆敝邑之禮,敢歸諸下執政。

山名。《山海經》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荆州府。

姓。

歸邪,星氣名。《前漢·天文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

忘歸,矢名,見《公孫子》。

姊歸,鳥名。當歸,藥名。

《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籀省作㱕。漢作歸。

相关诗句
去去秋江津 神鸦送客归 此景为写真 惜无古人见 云驳难为匀 海山万紫翠 秋波碧粼粼 斜阳正满目 双江绕如绅 浩吟一以眺 寒绿生松筠 杖策登此亭 崇古端冠巾 虽非邀神福 秋风吹白蘋 维舟此庙下 饱看踆乌踆 我从罗浮归 古语仍可遵 此亭得此景 云霞捧红轮 半夜潮始生 浩荡犹无垠 海虽去渐远 驳落未尽泯 苏诗俨在石 破晓奇景臻 上为浴日亭 高丘碧麟峋 去门数百武 泥没双石麟 古人系舟处 沙壅久且堙 庙门通江路 今化田畇畇 安知古沧海 匪特耀所亲 作碑旌厥功 疑神福其身 偶因遣祭归 动辄忧沉沦 行舟较今拙 欲往多逡巡 风涛旦夕生 寔瞰南海滨 我思此庙初 再至功应竣 同游各倾囊 重建需百缗 碑缺亭亦圯 日月光贞珉 最古惟韩碑 但觉年代新 惜皆在唐后 尤表雄无伦 明祖起布衣 武功碑具陈 宋明开国初 赑屃何砰磷 顾瞻门庭间 两廊且匝循 扪鼓复读碑 僧厨应添薪 落叶纷满阶 神几生秋尘 市閒庙亦静 寒日摇江濒 我来秋九月 近庙民不贫 年年荷神麻 罄售未浃旬 终岁妇孺工 妙若能鸣晨 泥鸡绘丹彩 蜑语争蛮银 是时庙市集 曼衍何侁侁 鱼龙进百戏 广庭杂羞珍 香烟霭高空 云是神诞辰 神寿知几何 打桨波罗春 东风吹万艘 奔走百粤民 雄鸣雌辄应 神威藉而伸 斑斑两铜鼓 庙瓦朱璘璘 红棉二月花 天子命大臣 有时特告祭 涝旱关喜啧 岂惟司潮汐 历代修明禋 自粤隶版图 坐抚万介鳞 维神镇炎荒 珠翠罗妃嫔 甲裳列将吏 龙服如天人 冕旒古王者 庙祀南海神 莽莽扶胥镇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