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复幻来西方

出自:清代·丘逢甲《日蚀诗》

拼音:[mó][fǎ][fù][huàn][lái][xī][fāng]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天鸡唱晓声琅琅,六螭驾日升榑桑。
朱麟忽斗阻日驭,赤乌饥啄金轮旁。
佛方灭度魔未伏,天龙八部何披猖?罗㬋左手出障日,中天竺国全无光。
须弥山影陡闇黑,当昼星见垂妖芒。
南赡部州古圣国,羲鞭猛著当空忙。
魔云走逐复不舍,虽欲远避难为藏。
尚留半镜不全缺,奋目赖有开天皇。
羿弓昔射九乌死,一乌留使终朝翔。
岂容魔力夺所舍?坐令万古无阴阳。
岁星过处玉犬吠,魁杓方指苍龙苍。
于时下方正岁旦,太史占日书灾祥。
中朝天子用中法,乃罢酒醴停笙簧。
陈兵典已命司马,萦社术复稽公羊。
龙舆不御避正殿,麟鼓载击通天阊。
有经救护出佛口,亦遣梵诵僧衣黄。
黄冠复令道所道,步虚声里飞金章。
预传丹诏戒群吏,郡朝县舍同遑遑。
百神闻之奏天帝,迩来叠肆群魔狂。
丰隆祗今赐休假,太皞莅职方治装。
时惟三方庆高会,列仙竞进朱霞觞。
径欺天醉巧抵隙,举手更肆魔氛强。
前犹障月此障日,未可天度仍包荒。
祛罗行且涌海天,药叉罗刹争跳梁。
迦楼罗动鹏翮猛,乾闼婆耸龙头昂。
帝车窃据弄斗柄,妖党朋煽联天狼。
神州况复有伏莽?徵妖召怪难为防。
共工头坚柱且折,蚩尤气横旂频扬。
治之不早使潜结,将易天姓纷刘张。
以魔应魔竞强倔,戎首实自罗㬋倡。
下方日月号天眼,任蚀不治讹天盲。
赤云飞夹白虹贯,效尤而起安可常?甚将裂日作三两,蚀而不已日且亡。
收之桑榆未为晚,百神伫待张天纲。
维帝曰嗟予其治,维尔神并扶阳刚。
乃诏郁仪饬内政,结璘阴教为匡襄。
赐之天弧威不服,参旂井钺光煌煌。
魔将束手伏鬼国,寰宇无复妖氛飏。
彼虽障日日固在,但用魔法胡能长?天工自古贵人亮,此理维圣为能详。
昔垂佛日使西照,天龙八部走且僵。
况今苍精且御宇,将游化日如陶唐。
要须中国圣人出,前驱麒麟后凤凰。
大九州成大一统,万法并灭宗素王。
四天下皆共一日,永无薄蚀无灾伤。
不然测日有辩口,魔法复幻来西方
直教天变不足畏,流祸且恐过焚坑。
不惟两儿困尼父,顽辩如盂如探汤。
彼乃有帝解造日,将惑黄种归亚当。
谁欤觉者解厥惑,力拒魔说毋遗殃!下方有臣心向日,捧日愿大无能偿。
梦排阊阖闻帝语,天空海阔歌慨慷。
海风浩浩夜未央,天鸡再唱云入房。

查看原文

注释

【魔法】神秘的法术;妖术。
【西方】1.方位名。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 2.犹西洋。指欧美各国。 3.指西方净土。 4.复姓。南唐有西方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魔】

魔【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莫波切《集韻》《韻會》眉波切,音摩。《說文》鬼也。《楞嚴經》降服諸魔。

天魔舞。《王建宮詞》子大夫魔舞袖長。《正字通》譯經論曰:魔,古从石作磨,䃺省也。梁武帝攺从鬼。

【法】

法【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佱灋翻入聲。《爾雅·釋詁》法,常也。《釋名》法,偪也。偪而使有所限也。《禮·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註》法,八法也。

制度也。《禮·曲禮》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禮法也。《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曰法。

象也。《文心雕龍·書記篇》申憲述兵,則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謀無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效法也。《易·繫辭》崇效天,法地。

執法,星名。《史記·天官書註》端門次東第一星爲左執法,廷尉之象。端門西第一星爲右執法,御史大夫之象。

姓。《後漢·法雄傳》齊襄王法章之後。

《韻補》叶敷弗切,音拂。《揚子·太經》陽氣高縣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

叶芳未切,音廢。《歐陽修銘》奕奕明堂,萬邦從祀,豈無臣工,爲予執法。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幻】

幻【寅集下】【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㕕《集韻》胡慣切,音患。《說文》从反予,相詐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廣韻》化也。《金剛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增韻》幻,妖術也。或作眩。《前漢·張騫傳》犛靬眩人。《註》眩,讀與幻同。卽今吞刀吐火,植瓜種樹,屠人截馬之類皆是也。

《唐韻》《集韻》胡辨切,音莧。義同。

叶熒絹切,音院。《陸機·刻漏賦》來像神造,去猶鬼幻。因勢相引,來靈自薦。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相关诗句
天鸡再唱云入房 海风浩浩夜未央 天空海阔歌慨慷 梦排阊阖闻帝语 捧日愿大无能偿 下方有臣心向日 力拒魔说毋遗殃 谁欤觉者解厥惑 将惑黄种归亚当 彼乃有帝解造日 顽辩如盂如探汤 不惟两儿困尼父 流祸且恐过焚坑 直教天变不足畏 魔法复幻来西方 不然测日有辩口 永无薄蚀无灾伤 四天下皆共一日 万法并灭宗素王 大九州成大一统 前驱麒麟后凤凰 要须中国圣人出 将游化日如陶唐 况今苍精且御宇 天龙八部走且僵 昔垂佛日使西照 此理维圣为能详 天工自古贵人亮 但用魔法胡能长 彼虽障日日固在 寰宇无复妖氛飏 魔将束手伏鬼国 参旂井钺光煌煌 赐之天弧威不服 结璘阴教为匡襄 乃诏郁仪饬内政 维尔神并扶阳刚 维帝曰嗟予其治 百神伫待张天纲 收之桑榆未为晚 蚀而不已日且亡 甚将裂日作三两 效尤而起安可常 赤云飞夹白虹贯 任蚀不治讹天盲 下方日月号天眼 戎首实自罗㬋倡 以魔应魔竞强倔 将易天姓纷刘张 治之不早使潜结 蚩尤气横旂频扬 共工头坚柱且折 徵妖召怪难为防 神州况复有伏莽 妖党朋煽联天狼 帝车窃据弄斗柄 乾闼婆耸龙头昂 迦楼罗动鹏翮猛 药叉罗刹争跳梁 祛罗行且涌海天 未可天度仍包荒 前犹障月此障日 举手更肆魔氛强 径欺天醉巧抵隙 列仙竞进朱霞觞 时惟三方庆高会 太皞莅职方治装 丰隆祗今赐休假 迩来叠肆群魔狂 百神闻之奏天帝 郡朝县舍同遑遑 预传丹诏戒群吏 步虚声里飞金章 黄冠复令道所道 亦遣梵诵僧衣黄 有经救护出佛口 麟鼓载击通天阊 龙舆不御避正殿 萦社术复稽公羊 陈兵典已命司马 乃罢酒醴停笙簧 中朝天子用中法 太史占日书灾祥 于时下方正岁旦 魁杓方指苍龙苍 岁星过处玉犬吠 坐令万古无阴阳 岂容魔力夺所舍 一乌留使终朝翔 羿弓昔射九乌死 奋目赖有开天皇 尚留半镜不全缺 虽欲远避难为藏 魔云走逐复不舍 羲鞭猛著当空忙 南赡部州古圣国 当昼星见垂妖芒 须弥山影陡闇黑 中天竺国全无光 罗㬋左手出障日 天龙八部何披猖 佛方灭度魔未伏 赤乌饥啄金轮旁 朱麟忽斗阻日驭 六螭驾日升榑桑 天鸡唱晓声琅琅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