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鼓载击通天阊

出自:清代·丘逢甲《日蚀诗》

拼音:[lín][gǔ][zǎi,zài][jī][tōng][tiān][chāng]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天鸡唱晓声琅琅,六螭驾日升榑桑。
朱麟忽斗阻日驭,赤乌饥啄金轮旁。
佛方灭度魔未伏,天龙八部何披猖?罗㬋左手出障日,中天竺国全无光。
须弥山影陡闇黑,当昼星见垂妖芒。
南赡部州古圣国,羲鞭猛著当空忙。
魔云走逐复不舍,虽欲远避难为藏。
尚留半镜不全缺,奋目赖有开天皇。
羿弓昔射九乌死,一乌留使终朝翔。
岂容魔力夺所舍?坐令万古无阴阳。
岁星过处玉犬吠,魁杓方指苍龙苍。
于时下方正岁旦,太史占日书灾祥。
中朝天子用中法,乃罢酒醴停笙簧。
陈兵典已命司马,萦社术复稽公羊。
龙舆不御避正殿,麟鼓载击通天阊
有经救护出佛口,亦遣梵诵僧衣黄。
黄冠复令道所道,步虚声里飞金章。
预传丹诏戒群吏,郡朝县舍同遑遑。
百神闻之奏天帝,迩来叠肆群魔狂。
丰隆祗今赐休假,太皞莅职方治装。
时惟三方庆高会,列仙竞进朱霞觞。
径欺天醉巧抵隙,举手更肆魔氛强。
前犹障月此障日,未可天度仍包荒。
祛罗行且涌海天,药叉罗刹争跳梁。
迦楼罗动鹏翮猛,乾闼婆耸龙头昂。
帝车窃据弄斗柄,妖党朋煽联天狼。
神州况复有伏莽?徵妖召怪难为防。
共工头坚柱且折,蚩尤气横旂频扬。
治之不早使潜结,将易天姓纷刘张。
以魔应魔竞强倔,戎首实自罗㬋倡。
下方日月号天眼,任蚀不治讹天盲。
赤云飞夹白虹贯,效尤而起安可常?甚将裂日作三两,蚀而不已日且亡。
收之桑榆未为晚,百神伫待张天纲。
维帝曰嗟予其治,维尔神并扶阳刚。
乃诏郁仪饬内政,结璘阴教为匡襄。
赐之天弧威不服,参旂井钺光煌煌。
魔将束手伏鬼国,寰宇无复妖氛飏。
彼虽障日日固在,但用魔法胡能长?天工自古贵人亮,此理维圣为能详。
昔垂佛日使西照,天龙八部走且僵。
况今苍精且御宇,将游化日如陶唐。
要须中国圣人出,前驱麒麟后凤凰。
大九州成大一统,万法并灭宗素王。
四天下皆共一日,永无薄蚀无灾伤。
不然测日有辩口,魔法复幻来西方。
直教天变不足畏,流祸且恐过焚坑。
不惟两儿困尼父,顽辩如盂如探汤。
彼乃有帝解造日,将惑黄种归亚当。
谁欤觉者解厥惑,力拒魔说毋遗殃!下方有臣心向日,捧日愿大无能偿。
梦排阊阖闻帝语,天空海阔歌慨慷。
海风浩浩夜未央,天鸡再唱云入房。

查看原文

注释

【通天】1."通天冠"的省称。 2."通天犀"的省称。 3."通天台"的省称。 4.上通于天。形容极高。 5.形容本领极大或权势极重。
【天阊】1.天上的门。 2.皇宫的大门。 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麟】

麟【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珍切,音鄰。《說文》大麚也。麕身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下黃,高丈二。《玉篇》仁獸也。《詩·周南》麟之趾。《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大戴禮》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狘。《註》狘,驚走也。

州名。漢五原,河西二地,唐置麟州。

《十洲記》鳳麟州有集弦膠。

與燐通。光明也。《揚雄·劇秦美新文》炳炳麟麟。

叶陵延切,音連。《韓愈·雜詩》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翩然下大荒,被髮騎麒麟。親叶音千。此詩終篇皆先韻。○按經傳皆作麟字。《爾雅》《公羊》《京房易傳》皆作麐。《說文》麐,牝麒也。麟,大牝鹿也。據此,則麐與麟有分。《爾雅註疏》幷州界有麟,大如鹿,非瑞麟也。故司馬相如賦曰:射糜脚麟,謂此麟也。《爾雅》麠大麃牛尾一角,註云:謂之麟者,此是也。然麟麐二字,今俱通用。互詳麐字註。

【鼓】

鼓【亥集下】【鼓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集韻》俗作皷,非是。

【载】

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

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姓。

《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

【击】

擊【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古歷切《集韻》《韻會》吉歷切,音激。《說文》攴也。《徐曰》撲也。《廣韻》打也。《增韻》扣也。《易·蒙卦》擊蒙。《註》擊去童蒙,以發其昧。《史記·叔孫通傳》拔劒擊柱。

《酷吏傳》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

攻殺也。《楚語》刲羊擊豕。《註》擊,殺也。《前漢·高帝紀》急擊之勿失。

觸也。《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或作撽。

《集韻》《韻會》《正韻》敵切,音檄。與覡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註》擊讀爲覡。

《集韻》吉詣切,音訃。人名。春秋晉有屠擊。

【通】

通【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

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暢也。《爾雅》四時和爲通正。《註》通,平暢也。

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

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

道之也。

凡人往來交好曰通。《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

《陸賈傳》剖符通使。

書名。《白虎通》班固著。《風俗通》應劭著。

書首末全曰通。《後漢·崔實傳》宜寫一通。

凡物色純者謂之通。《周禮·春官·司常》通帛爲旃。《註》通帛,無他物之飾也。

通鼓。《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疏》司馬振鐸,將軍以下卽擊鼓,故云通鼓。

井地名。《前漢·法志》方里爲井,井十爲通。

《廣韻》州名。

《韻會》馬矢曰通。《後漢·戴就傳》以馬通薰之。

《左傳·杜預註》旁淫曰通。

叶他郞切,音湯。《東方朔·七諫》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揚。衆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阊】

閶【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尺量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音昌。《說文》天門也。一曰楚人名門曰閶闔。《前漢·禮樂志》游閶闔。《註》閶闔,天門。《後漢·杜篤傳》排閶闔,入幽谷。《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註》閶闔,始升天之門也。

風名。《史記·律書》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萬物闔黃泉也。《淮南子·天文訓》四十五曰閶闔風至。《註》兌卦風。

《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註》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

門名。《正字通》閶門,姑蘇城門名。

《集韻》他郞切,音湯。鼞或作閶。鼓聲也。

相关诗句
天鸡再唱云入房 海风浩浩夜未央 天空海阔歌慨慷 梦排阊阖闻帝语 捧日愿大无能偿 下方有臣心向日 力拒魔说毋遗殃 谁欤觉者解厥惑 将惑黄种归亚当 彼乃有帝解造日 顽辩如盂如探汤 不惟两儿困尼父 流祸且恐过焚坑 直教天变不足畏 魔法复幻来西方 不然测日有辩口 永无薄蚀无灾伤 四天下皆共一日 万法并灭宗素王 大九州成大一统 前驱麒麟后凤凰 要须中国圣人出 将游化日如陶唐 况今苍精且御宇 天龙八部走且僵 昔垂佛日使西照 此理维圣为能详 天工自古贵人亮 但用魔法胡能长 彼虽障日日固在 寰宇无复妖氛飏 魔将束手伏鬼国 参旂井钺光煌煌 赐之天弧威不服 结璘阴教为匡襄 乃诏郁仪饬内政 维尔神并扶阳刚 维帝曰嗟予其治 百神伫待张天纲 收之桑榆未为晚 蚀而不已日且亡 甚将裂日作三两 效尤而起安可常 赤云飞夹白虹贯 任蚀不治讹天盲 下方日月号天眼 戎首实自罗㬋倡 以魔应魔竞强倔 将易天姓纷刘张 治之不早使潜结 蚩尤气横旂频扬 共工头坚柱且折 徵妖召怪难为防 神州况复有伏莽 妖党朋煽联天狼 帝车窃据弄斗柄 乾闼婆耸龙头昂 迦楼罗动鹏翮猛 药叉罗刹争跳梁 祛罗行且涌海天 未可天度仍包荒 前犹障月此障日 举手更肆魔氛强 径欺天醉巧抵隙 列仙竞进朱霞觞 时惟三方庆高会 太皞莅职方治装 丰隆祗今赐休假 迩来叠肆群魔狂 百神闻之奏天帝 郡朝县舍同遑遑 预传丹诏戒群吏 步虚声里飞金章 黄冠复令道所道 亦遣梵诵僧衣黄 有经救护出佛口 麟鼓载击通天阊 龙舆不御避正殿 萦社术复稽公羊 陈兵典已命司马 乃罢酒醴停笙簧 中朝天子用中法 太史占日书灾祥 于时下方正岁旦 魁杓方指苍龙苍 岁星过处玉犬吠 坐令万古无阴阳 岂容魔力夺所舍 一乌留使终朝翔 羿弓昔射九乌死 奋目赖有开天皇 尚留半镜不全缺 虽欲远避难为藏 魔云走逐复不舍 羲鞭猛著当空忙 南赡部州古圣国 当昼星见垂妖芒 须弥山影陡闇黑 中天竺国全无光 罗㬋左手出障日 天龙八部何披猖 佛方灭度魔未伏 赤乌饥啄金轮旁 朱麟忽斗阻日驭 六螭驾日升榑桑 天鸡唱晓声琅琅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