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过君里

出自:清代·唐烜《二哀诗·兰午亭明府》

拼音:[liǎng][dù,duó][guò,guō][jūn][lǐ]

平仄:仄平平平仄

沧州吾邻郡,自古多奇士。
周旋文字交,知我惟兰子。
早岁歌《鹿鸣》,壮年偶出仕。
未膺赤绶荣,忽集青蝇矢。
一官奚足恋,弃之犹敝屣。
归来发藏书,今古究终始。
下觑章句儒,前后等糠秕。
一身甘支离,众口任訾毁。
我时困青衿,相遇长安市。
冠盖日纷纭,惟君独伟视。
从此弟畜我,论长十年齿。
会合常苦悭,两度过君里
君复京洛游,我初弹冠喜。
对床话风雨,解囊济庚癸。
导我语周详,爱君文丽绮。
君忽掉头笑,书生见尚尔。
丈夫宏建树,岂在钻故纸。
陈编酣糟粕,随人效诺唯。
以此取世资,咄嗟尔奴婢。
东西日侵略,当引为国耻。
衮衮诸公卿,了不知彼己。
隐忧伏萧墙,闰位乱蛙紫。
嫠恤岂徒然,兴亡有责耳。
邻舍闻咋舌,窃骂君狂诡。
昧昧我思之,针砭彻心髓。
句留逾半载,暌违倏一纪。
中间一邂逅,匝月整行李。
有如饥得食,颇似鼎染指。
誉我学精进,窥君貌衰委。
君养丘园高,我痛垩庐倚。
朝端争水火,君言斯验矣。
三辅暴徒起,爬梳不可止。
红巾塞里巷,朝人暮犬豕。
官吏莫谁何,父老肃拜跪。
君曰乃盗耳,蕴祸在内宄。
忌者走相告,凶党抽刃俟。
俄顷悉坌集,大索不移晷。
倔强就执缚,欢呶醢之已。
枯胔暴原野,家人幸料理。
不日渠魁诛,沥血为君祀。
我困围城中,翠华已西驶。
消息故乡来,流涕但抚髀。
不得哭寝门,喉梗若结痞。
乳臭实召祸,贤哲独遭否。
昔约君卜邻,今为君作诔。
昔别客魂消,今伤臣质死。
造物能穷人,先夺其所恃。
欲碎伯牙琴,且隐南郭几。
天池有时翻,泉台何日起。
安得寄此词,置君幽宫里。

查看原文

注释

【度过】1.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如:在海滩上度过了夏天。2.生活了一段时间。如: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过君】有过失之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度】

度【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

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詩·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投土於版也。《詩·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

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过】

過【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卦名。易大過,小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相关诗句
置君幽宫里 安得寄此词 泉台何日起 天池有时翻 且隐南郭几 欲碎伯牙琴 先夺其所恃 造物能穷人 今伤臣质死 昔别客魂消 今为君作诔 昔约君卜邻 贤哲独遭否 乳臭实召祸 喉梗若结痞 不得哭寝门 流涕但抚髀 消息故乡来 翠华已西驶 我困围城中 沥血为君祀 不日渠魁诛 家人幸料理 枯胔暴原野 欢呶醢之已 倔强就执缚 大索不移晷 俄顷悉坌集 凶党抽刃俟 忌者走相告 蕴祸在内宄 君曰乃盗耳 父老肃拜跪 官吏莫谁何 朝人暮犬豕 红巾塞里巷 爬梳不可止 三辅暴徒起 君言斯验矣 朝端争水火 我痛垩庐倚 君养丘园高 窥君貌衰委 誉我学精进 颇似鼎染指 有如饥得食 匝月整行李 中间一邂逅 暌违倏一纪 句留逾半载 针砭彻心髓 昧昧我思之 窃骂君狂诡 邻舍闻咋舌 兴亡有责耳 嫠恤岂徒然 闰位乱蛙紫 隐忧伏萧墙 了不知彼己 衮衮诸公卿 当引为国耻 东西日侵略 咄嗟尔奴婢 以此取世资 随人效诺唯 陈编酣糟粕 岂在钻故纸 丈夫宏建树 书生见尚尔 君忽掉头笑 爱君文丽绮 导我语周详 解囊济庚癸 对床话风雨 我初弹冠喜 君复京洛游 两度过君里 会合常苦悭 论长十年齿 从此弟畜我 惟君独伟视 冠盖日纷纭 相遇长安市 我时困青衿 众口任訾毁 一身甘支离 前后等糠秕 下觑章句儒 今古究终始 归来发藏书 弃之犹敝屣 一官奚足恋 忽集青蝇矢 未膺赤绶荣 壮年偶出仕 早岁歌《鹿鸣》 知我惟兰子 周旋文字交 自古多奇士 沧州吾邻郡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