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闟辟

出自:清代·王鹏运《满江红》

拼音:[fēng][luán][xì,sè,tà][bì,pì]

平仄:平平仄仄

笑揖青山,便从此、云归也得。
试认取、半塘东畔,峰峦闟辟
陶令未开三益径,扈君早办千秋宅。
更无烦、记莂告山灵,应相识。
碑漫拟,征西勒。
冢未近,要离侧。
只随宜呼取,酒人诗伯。
地下竟偿偕隐愿,区中何日劳生息。
和长吟、神往白杨风,秋萧瑟。

查看原文

注释

【峰峦】山峰和山峦:~起伏 ㄧ~重叠。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峰】

峰【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同峯。

【峦】

巒【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落官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官切,音鑾。《說文》山小而銳。《六書故》圜峰也。《楚辭·九章》登石巒以遠望兮。

山紆回綿連曰巒。《徐悱登琅邪城詩》襟帶盡巖巒。《正字通》又鹽韻,音廉。引蘇軾謝歐陽晦夫遺琴枕詩:我懷汝隂六一老,眉宇秀發如春巒。○按蘇軾俱入寒韻引用,譌。

【闟】

闟【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音吸。《玉篇》戟名。《類篇》鋋也。《史記·商君傳》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註》顧野王云:鋋也。《方言》云: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鋋,其柄謂之矜。釋名云:戟格也。旁有格。《張衡·東京賦》闟戟轇轕。《註》闟鋋也。

函也。《後漢·輿服志》屬車四十六乗,前驅有九斿雲䍐鳳凰闟戟。《註》薛綜曰:闟之言函也。取四戟函車邊。

車名。《後漢·輿服志》獵車其飾重輞,縵輪繆龍繞之。一曰闟猪車,親校獵乗之。《註》魏文帝攺曰闟虎車。

住立貌。《管子·小問篇》桓公北伐孤竹,未至耳之谿十里,闟然止,瞠然視。《註》闟,住立貌。

《正韻》闔也。《韓愈·南山詩》闟闟屋摧霤。

《集韻》安定意。《史記·匈奴傳》闟然更始。《註》闟,音㩉。安定意也。

《韻會》闔也。

《集韻》色入切,音歰。義同。

《集韻》敵盍切《韻會》敵合切,。土闟,谷名。《韻會》地理志:犍爲郡,漢陽山,漢水所出。

地名。《前漢·匈奴傳》屠耆單于,卽引西南,留闟敦地。《後漢·馮異傳》又降匈奴于林闟頓王。《註》前漢書音義,闟音蹋。

闟茸也。《文選·任昉彈劉整》整閭閻闟茸。《註》闟,土合反。《司馬遷·報任安書》爲掃除之吏,在闟茸之中。《註》闟,吐反。闟茸,猥賤也。茸,細毛。張揖訓訪,以爲闟獰劣也。

作鈒。《史記·商君傳闟戟註》索隱曰:闟亦作鈒。

【辟】

辟【酉集下】【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

人稱天曰辟。《詩·大雅》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妻稱夫亦曰辟。《禮·曲禮》妻祭夫曰皇辟。

《說文》法也。《書·酒誥》越尹人祇辟。《註》正身敬法也。

明也。《禮·王制》天子曰辟廱。《註》辟,明也。廱,和也。使天下之人皆明達和諧也。

《祭統》對揚以辟之。《註》對,遂也。辟,明也。言遂揚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也。

徵辟也。《後漢·鍾皓傳》前後九辟公府,皆不就。《晉書·王褒傳》三徵七辟。

星名,與璧同。《禮·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辟中。

姓。

《廣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音僻。與僻同。偏也,邪也。《禮·玉藻》非辟之心無自入也。《左傳·昭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註》辟,邪也。衷,正也。

傾也,側也。《禮·曲禮》辟咡詔之。《註》謂傾頭與語也。

威儀習孰少誠實曰辟。《論語》師也辟。《又》友便辟。

辟名,空名也。《周禮·天官》凡失財、用物、辟名者。《註》辟名,詐爲書,以空作見,文書與實不相應也。

》以八辟麗邦法。

與闢通。《孟子》辟土地。

辟除行人也。《周禮·秋官》王燕出入,則前車而辟。《孟子》行辟人可也。

衆人驚退也。《史記·項羽紀》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註》言人馬開張易舊處也。

鞭辟,策勵也。程子曰:學要鞭辟近裏。朱子曰:辟如驅辟一般,大約要鞭督向裏去。

與擗通。拊胷也。《詩·邶風》寤辟有摽。《禮·檀弓》辟踊。

與躄通。足病不能行也。《賈誼·治安策》非亶倒縣而已。

類辟。

辟歷,雷聲。別作霹靂。

《集韻》《正韻》毗義切。與避同。《詩·魏風》宛然左辟。《註》讓而避者必左。《禮·儒行》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與睥同。《史記·灌夫傳》辟睨兩宮閒。《註》與睥睨同。邪視也。

《集韻》《正韻》匹智切,與譬同。《禮·坊記》君子之道,辟則坊與。《中庸》辟,如行遠。

《廣韻》《集韻》《韻會》博厄切,音百。《禮·內則》麕爲辟雞。《註》聶而切之也。

與擘同。析裂也。《禮·喪大記》絞一幅爲三不辟。《疏》大斂之絞旣小,不復擘裂其末。

《正韻》莫禮切,音米。與弭同。《禮·郊特牲》有由辟焉。《註》謂弭災兵也。

《集韻》頻彌切《正韻》蒲麋切,音皮。與紕同。帶之緣飾也。《禮·玉藻》天子素帶朱裏終辟。《註》辟,緣也。終,竟也。天子熟絹爲帶,用朱于裏,終此帶盡緣之也。

《集韻》必郢切,音丙。除也。《莊子·庚桑楚》至信辟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