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声敲彻海门秋

出自:明代·释今无《禅山歌》

拼音:[qìng][shēng][qiāo][chè][hǎi][mén][qiū]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珊瑚洲接沉香浦,乘潮直溯禅山坞。
禅山六市日繁华,户排文锦家玛瑙。
桑麻万井散鸡豚,竹苞箭茂相参伍。
文犀翡翠杂明珰,连衢列肆何辉煌。
击毂摩肩竞奔逐,憧憧杂沓尘纷芳。
回环曲水映清泚,朱楼对峙如翱翔。
西樵山抱芙蓉密,千红万绿争秋霜。
黄木湾头梅欲白,寒香迢递连阡陌。
夜市鲛人鬻绡归,朝烟估客乘槎泊。
鳀海岚波十万重,虞泉日月双环黑。
一从郊外事戎马,巢风穴雨愁家室。
坐数鹏溟百二乡,缘仆其人皆裙虱。
南海风光自太平,竹弦丝管争相鸣。
雄籓柱壮欃枪远,朝阙台高碧汉清。
今岁秋闱典特新,凤书馆阁来文臣。
远甸文风愈兴起,隽拔髦士皆麒麟。
太史春秋亦正富,翔龙威凤殊惊人。
当年陆贾亦说客,宣布帝德犹未真。
太史读书明国体,一觞一咏皆精神。
越王城下嗟陈迹,粤女花田坐锦茵。
手持金玉双笔管,随其道合能屈伸。
牙樯閒作禅山游,禅山观者如山丘。
未觉羽书生战垒,喜看天泽来龙洲。
务使闾阎生景色,能令海国见风流。
太史更能閒物外,禅机与我相唱詶。
一路梅花密相送,磬声敲彻海门秋

查看原文

注释

【磬声】1.击磬的声音。 2.指代将帅。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磬】

磬【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硜音罄。《說文》樂石也。籀文作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五經要義》磬立秋之樂。《白虎通》磬者,夷則之氣,象萬物之成。《禮·明堂位》叔之離磬。《註》叔之離磬者,叔之所作編離之磬。

《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倨句一矩有半。《註》先度一矩爲句,一矩爲股,而求其弦。旣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

編磬,特磬。《用之曰》叔之離磬,特懸之磬也。《三禮圖》股廣三寸,長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筍虡,謂之編磬。

笙磬,頌磬。《周禮·春官·眡瞭》掌凡樂擊頌磬笙磬。《註》磬在東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頌。或作庸。庸,功也。

玉磬,石磬。《書·益稷》戛擊鳴球。《禮·明堂位》拊搏玉磬。《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賔媚人,賂以紀甗玉磬。《魯語》臧文仲以玉磬如齊告糴。《禮·樂記》石聲磬磬以立辨。《書·禹貢》泗濵浮磬。《傳》泗水中見石,可以爲磬。澔曰:玉磬,天子樂器。諸侯當擊石磬,故郊特牲以擊玉磬爲諸侯之僭禮。

磬控。《詩·鄭風》抑磬控忌。《註》騁馬曰磬,謂使之曲折如磬。止馬曰控,謂有所控制不逸。

磬折。《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帶佩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倨句磬折。《註》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

《禮·文王世子》磬于甸人。《註》縊之如縣樂器之磬也。

掉磬。《韻會》齊人相絞訐爲掉磬,北海人以激事爲掉磬。

與罄通,垂盡也。《魯語》室如縣磬。《左傳》作縣罄。

《集韻》棄挺切,音謦。擊石聲。

叶苦丁切,音卿。《董京·答孫楚詩》鸚鵡能言,泗濵浮磬。衆人所翫,豈合物情。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敲】

敲【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䯨《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骹。《說文》橫擿也。《徐鉉曰》從旁橫擊也。《類篇》擊也。《左傳·定二年》奪之杖以敲之。《賈誼·過秦論》執敲扑以鞭笞天下。《註》短曰敲,長曰扑。

《揚子·方言》楚凡棄物謂之敲。

《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音檄。義同。

【彻】

徹【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直列切,音轍。《說文》通也。《論語》盍徹乎。《註》周法,什一而稅,謂之徹。徹,通也,爲天下之通法。

《廣韻》徹,達也。《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註》發達七札也。

《集韻》徹,道也。

剝取也。《詩·豳風》徹彼桑土。

治也。《詩·大雅》徹田爲糧。《傳》徹,治也。

去也。《儀禮·士冠禮》徹筮席。《左傳·宣十二年》軍衞不徹警也。《周禮·天官·膳夫》卒食以樂,徹于造。《疏》天子食終徹器之時,作樂以徹之。

毀也。《詩·小雅》徹我牆屋。《箋》徹毀我牆屋也。

《揚子·方言》徹,列也。《蔡邕·獨斷》羣臣異姓有功封者,稱曰徹侯,避武帝諱,改曰通侯,或曰列侯也。

《唐韻》丑列切《集韻》《正韻》敕列切,〉。

【海】

海【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音醢。《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環九州爲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物產饒富爲陸海。《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天海,星名。《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州名。《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韻補》叶虎洧切,音喜。《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叶火五切,音虎。《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集韻》或作。

【门】

門【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註》天子九門:關門、遠郊門、近郊門、城門、臯門、雉門、應門、路門、寢門,亦曰庫門。

譙門,城上爲高樓以望者。《前漢·勝傳》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橋門,國學門也。《後漢·儒林傳》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師門。《後漢·桓榮傳》上則通達經旨,下則去家慕鄕,求謝師門。

《通鑑》唐狄人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或謂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門望。韓顯宗疏,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

凡物關鍵處,皆謂之門。《易·繫辭》道義之門。《疏》物之得宜,從此易而來,故云道義之門,謂與道義爲門戸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期門,勇士也。《後漢·譙傳》帝始作期門,數爲微行。《註》前書,武帝微行,常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賦》期門佽飛,列刃攢鍭。

官名。《周禮·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後漢·百官志》黃門侍郞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又》門大夫六百石。《註》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

《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註》將代父當門者也。《左傳·襄十一年》大夫諸司門子勿順。

地名。《左傳·襄二十七年》託於木門。《註》木門,晉地《史記·項羽紀》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孟康註》在新豐東十七里。

《秦本紀》敗三晉之師於石門。《一統志》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踰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閒不容軌,名曰石門。

鴈門,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書·禹貢》浮于積石,至于龍門。《傳》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後漢·逸民傳》龎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

《正字通》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漢光武紀寒門註,師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註》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明則氏羌貢。《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藝,謂之門子。後因以爲氏,後魏門文愛。

東門、西門、雍門、木門,俱複姓。《左傳·宣十八年註》襄仲居東門,故曰東門氏。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敎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

人名。《史記·秦始皇紀》使盧生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前漢·藝文志》逢門射法二篇。《註》卽逢蒙。《荀子·正論篇》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正字通》僧曰沙門桑門。《前漢·郊祀志》沙門,漢言息心削髮,絕情欲,歸於無爲也。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楚辭·遠遊》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庶類有成兮,此德之門。

叶眉貧切,音珉。《詩·邶風》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叶下貧。《荀卿·雲賦》往來惽憊,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門。

【秋】

秋【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

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

《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

《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

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四秋。《管子·輕重乙篇》歲有四秋,而分有四時。故曰:農事且作,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此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謂夏之秋。大秋成,五穀之所會,此謂秋之秋。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此謂冬之秋。

《廣韻藻》竹秋,三月也。蘭秋,七月也。

秋秋,馬騰驤貌。《前漢·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

《揚雄·羽獵賦》秋秋蹌蹌入西園。《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註》秋秋,猶蹌蹌。謂舞也。

春秋,魯史名。

大長秋,皇后官名。《前漢·百官表》景帝更將行爲大長秋。《師古註》將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恆久之義。

姓。

七遙切,音鍫。《揚雄賦》秋秋蹌蹌。蕭該讀。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簫。秋與簫爲韻。

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記》北方老嫗八九十歲,齒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嬰兒,名秋姑。秋讀如蒭酒之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