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清溪丛

出自:明代·黎景义《瘦马》

拼音:[mù][xù][qīng][xī][có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本是渥洼驹,汗血流光浥。
四蹄依木栈,七尺如壁立。
乍未亲鞭箠,苦怀在羁絷。
皮粘塞泥晕,鬣渍边雪汁。
寻常经百战,八阵惯出入。
阴山风似刺,朔幕电飞急。
朝连钲鼓嘶,夕绕旌旗集。
艰勚实备尝,奔腾日不给。
岂知功未成,局促归原隰。
骊黄任吹求,牝牡随捃拾。
王良与造父,见之当洒泣。
槎牙骨尚壮,万里直呼吸。
苜蓿清溪丛,一食凡马十。
明年会长征,慎勿嗟何及。

查看原文

注释

【苜蓿】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牧草和绿肥。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蝶形,呈紫色。结荚果。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苜】

苜【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莫六切《正韻》莫卜切,音牧。《本草》苜蓿,一名牧蓿,謂其宿根自生,可飼牧牛馬也。《史記·大宛列傳》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肥饒地。《西京雜記》苜蓿,一名懷風,時人謂之光風,茂陵人謂之連枝草。《述異記》張騫苜蓿,今在洛中。《韓愈詩》萄苜从大漠。《漢書》作目宿。

《博雅》水苜,也。

【蓿】

蓿【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息逐切,音肅。苜蓿,見苜字註。《漢書》作宿。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溪】

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

水註川曰谿。《廣韻》或作磎。

【丛】

叢【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正韻》徂紅切《集韻》《韻會》徂聰切,族平聲。《說文》聚也。从丵从取。《書·無逸》是叢于厥身。

姓。南北朝滁州刺史叢鐇。

臺名。在邯鄲。

《集韻》或作樷。《前漢·東方朔傳》樷珍怪。

作藂。《前漢·息夫躬傳》藂棘棧棧。《註》詩葛覃註:灌木曰藂。

《韻補》叶徂黃切,音牀。《韓愈·此日足可惜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逢音房。《韻會》後人誤作菆,或作蕞,二字皆非。毛氏曰:丵,上从四直,兩長兩短。从丱,非。丵原刻下从羊。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