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然鼾睡茅茨下

出自:元代·张昱《灌园生,为潘时雍赋》

拼音:[tā][rán][hān][shuì][máo][cí][xià]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却恶喧嚣远市廛,自耕荒僻浙河边。
时非苏子投书日,鬓是潘郎作赋年。
饭客夜舂鹦鹉粒,灌园春引桔槔泉。
塌然鼾睡茅茨下,荣辱何因到尔前?

查看原文

注释

【塌然】哀痛﹑失意或落陷之貌。
【鼾睡】熟睡而打呼噜。
【茅茨】茅屋;泛指平民居所:绝顶一茅茨|身安茅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塌】

塌【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韻會》託盍切,音傝。地低下也。《王盤農書》初耕曰塌。

《集韻》敵盍切,音䈳。墮也。《琳·討曹操檄》垂頭塌翼。

《魏志》鮮名塌頓。

《玉篇》古文聲,近地之意。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鼾】

鼾【亥集下】【鼻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侯幹切《集韻》侯旰切,音翰。《說文》臥息也。

《廣韻》許干切《集韻》虛干切,音頇。《集韻》吳人謂鼻聲爲鼾。

【睡】

睡【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是僞切《集韻》《韻會》樹僞切《正韻》殊僞切,音瑞。《說文》坐寐也。《史記·商君傳》衞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前漢·賈誼治安策》將吏被介冑而睡。

花名。《淸異錄》盧山一比丘晝寢石上,夢中聞花香,旣覺,尋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草名。《洞冥記》末多國有五味草,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却睡草。《述異記》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亦呼爲懶婦箴。《說文》本作聲。《六書故》睡卽古寐字。

【茅】

茅【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莫交切《韻會》謨交切,音貓。《說文》管也。《易·泰卦》拔茅連茹。《詩·召南》白茅包之。《書·禹貢》包匭菁茅。《蔡邕·獨斷》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謂之授茅土。《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註》時楚以茅爲旌識。

國名。《左傳·襄二十四年》凡、蔣、郉、茅。《註》高平昌邑縣西有茅鄕。

享名。《史記·魏世家註》脩武軹縣有茅亭。

門名。《說苑》楚太子立于茅門之外。

山名。《晉書·許邁傳》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

姓。《通志·氏族略》茅氏,周公之後,子孫以國爲氏,秦有茅焦。

《韻補》迷侯切,音矛。《屈原·離騷》時紛其變易兮,又何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爲茅。

《類篇》莫佩切。茅蒐,蒨草。

《集韻》眉鑣切,音苗。《易·泰卦》拔茅連茹。鄭讀作苗。

【茨】

茨【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疾資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資切,音薋。《說文》以茅蓋屋。《釋名》茨,次也,次草爲之也。《書·梓材》惟其塗塈茨。《周禮·夏官·圉師》茨牆則剪闔。《莊子·讓王篇》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

《詩·鄘風》牆有茨。《註》蒺藜也。《爾雅·釋草》茨,蒺藜。《註》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

《酉陽雜俎》沙州,飼馬以茨、萁。

《博雅》積也,聚也。《詩·小雅》曾孫之稼,如茨如梁。

山名。《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之山。

姓。《後漢·衞颯傳》南陽茨充代颯爲桂陽太守。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