瘠苦不敢避

出自:清代·许南英《邱仙根工部付书王伯嵩索画梅,适余将之任徐闻,倚装作画应之,并题此诗》

拼音:[jí][kǔ][bù,fǒu][gǎn][bì]

平仄:平仄仄仄仄

皇皇依岭表,终年局吏事。
此乡宝玉多,独我怜憔悴。
烈士伤暮年,譬如伏枥骥。
山中素心人,时时萦梦寐。
门前剥啄声,客从鮀江至。
为余总角交,因贫出为吏。
岂曰为时出,丈夫不得志!发箧贻我书,喜见故人字。
大笔何淋漓,墨渍家山泪。
一纸长相思,穷通见交谊。
少时弄柔翰,馀事作游戏。
为君写纸帐,梅花伴清睡。
沧桑历劫尘,君亦不忍弃。
云是『神呵护』,神无此雅致。
从古天生才,原为造物忌。
槃槃如故人,久拥皋比位。
东野以诗鸣,原非东野意。
常欲问彼苍,如何作位置?我今绾墨绶,远在徐闻地。
海滨民未驯,自昔称难治。
而以袜线才,美锦使一试。
恐贻桑梓羞,亦抱衾影愧。
我思古君子,爱人以礼义。
况君罗万卷,便便五经笥。
治民原有谱,一一烦相示!何以端士习?何以开民智?我当尽我心,瘠苦不敢避
别来已三秋,聚会良不易。
临行作此图,望风遥相寄。
不改岁寒心,论交还有几?

查看原文

注释

【瘠苦】1.贫瘠困苦。 2.谓硗薄﹐贫瘠。
【不敢】1.谓没胆量,没勇气。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 2.指没有胆量做某事。 3.方言。不要。 4.谦词。犹不敢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瘠】

瘠【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㾊《廣韻》《集韻》《韻會》。《書·微子》多瘠罔詔。《傳》紂故使民多瘠病,而無詔救之者。

《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瘠謂省約。

姓。

音漬。《前漢·食貨志》故堯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註》孟康曰:肉腐爲瘠。蘇林曰:瘠,音漬。師古曰:瘠,瘦病也。言無相棄捐而瘦病者耳,不當音漬也。

或作胔。《前漢·婁敬傳》羸胔老弱。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敢】

敢【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上下相付持也。隷變作敢。《書·益稷》誰敢不讓,敢不敬應。

《盤庚》敢恭生生。《疏》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好善不倦也。

《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註》敢,冒昧之辭。《疏》凡言敢者,皆是以觸尊,不自明之意。

《博雅》敢,衂也。《廣韻》勇也,犯也。《增韻》忍爲也。

【避】

避【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毗義切,音鼻。《玉篇》迴避也。《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註》隱遁也。

《正韻》通作辟。《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