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将军早授首

出自:清代·许南英《和杜鹃醉歌行原韵》

拼音:[nú][lì][jiāng,jiàng][jūn][zǎo][shòu][shǒu]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新诗读罢叫豪绝,知君日夜磨心铁。
借人杯酒慨当慷,翻累老夫呕心血。
为君缕述辛亥之兵戎,岭南衮衮有诸公。
忽闻霹雳轰天炮,飞烟滚滚迷双瞳。
仓皇累若丧家狗,翻谓主恩甚高厚。
诘朝武库称干戈,彻夜严城警刁斗。
谁知虑此祸彼生,奴隶将军早授首
封疆大吏尔何人,满署拥兵坚自守。
健儿复盾惜无援,此战殊无分胜负。
杀人如草气腥腥,道谋筑室纷盈庭。
太息神州真莽莽,举朝无人关痛痒!外侮内患纷至而沓来,犹曰治平如反掌。
哀哉绿营亦可怜,骤闻革命畏葸不敢前。
气馁心惊如待死,虚縻国帑之金钱。
我闻干戈卫社稷,胡为号令日迁延。
那知烈士号呼日奔走,炸弹连天山谷吼!铁血几辈争牺牲,武昌雄镇为吾有。
招手志士东西洋,特萃此邦作渊薮。
中山、克强响应归,天丧胡庭信非偶。
何物袁氏贪天功,妄谓历数在尔躬!五族共和舆论定,九年宪法彼童虹。
宵小弄权谋帝制,金钱运动展神通。
专制号令操当轴,昆明一军偏不服。
爰举义旗向北征,赴义六军齐恸哭。
是真义愤感苍穹,帝制无成洪宪终。
六诏、两川呼杀贼,两湖、两粤俱从风。
贼曰『宁可我负天下人』,犹自出师命将蔽江南下列艨艟。
南海孽龙兴巨浪,杀人血染浪花红。
一家竟尔分胡、越,贼亦无命遭天伐。
若非一旅奋滇南,共和、帝制其间不容发。
吁嗟乎,独夫起意干众怒,利令智昏昏如雾。
斯人亦是有用材,独惜倒行逆施途穷而日暮!予言历历坠天花,淹博如君富五车。
壮志未伸羁异域,相逢恨晚聚天涯。
文章大似柳州柳,放浪旋倾酒泉酒。
兴来直吸如长鲸,嬴得座人齐拍手。
大盘已擘蟹双螯,小簋犹撕鸡半肘。
葡萄美酒飞夜光,既醉号呶犹强受。
主人同姓又乡亲,自然交谊异常人。
生不逢时甘醉死,举杯狂饮尽三巡。
安得醉卧中山一千日,恝然世事不合作螀伸?我亦停杯开口笑,张颠自古称墨妙。
定有长篇示老夫,诗意未来早已料。
古云酒为人合欢,欲归扶汝步蹒跚。
明年回忆醉时事,还再提壶兴未残。

查看原文

注释

【奴隶】见“奴隶阶级”。
【将军】1.将 5.。 2.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将军(jiāng-) : 1.武官名。春秋时称统领军队之卿为将军。战国始正式定为武官名。汉时多冠以称号,如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隋唐时均置于大将军下,掌禁兵。唐至明,用以称武散官。清时有四类,一为宗室爵号,二为驻防各地之八旗最高长官,三为临时出征之统帅,四为正一品至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 2.军衔称号。详“将官”。
【授首】谓投降或被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奴】

奴【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㚢《廣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音孥。《說文》奴婢,古之罪人。《周禮·秋官·司厲》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藳。凡有爵者,與七十者,未齔者,皆不爲奴。《前漢·衞靑傳》人奴之生,得無笞罵足矣,安望封侯乎。

地名。雍奴,漢縣,屬漁陽郡。建武二年,封恂爲雍奴侯。見《後漢書》。

澤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見《水經注》。

姓。廬奴之後。見《統譜》。

念奴,官妓名。《元稹·連昌宮詞》力士傳呼覓念奴。

梵言䭾索迦,華言奴。

飛奴,鴿也。張九齡家養羣鴿,每與親知書信,繫鴿尾上,依所敎投之。

燭奴,燭檠也。申王以檀木刻童子執畫燭,名曰燭奴。見《天寶遺事》。

酪奴,與茗爲奴。齊王肅品題食物,惟酪不中與茗爲奴,見《洛陽伽藍記》。

木奴,柑橘號。《杜甫詩》方同楚客憐鄕樹,不學荆州利木奴。見《玉堂閑話》。

竹奴,靑奴,世所稱竹夫人,所以憩臂休膝者,見《黃庭堅集》。

錫奴,溫足缾也。荔枝奴,龍眼也。狸奴,獺也。見《玉堂閑話》。

《類篇》奴故切,音砮。亦賤稱也。

【隶】

隶【戌集中】【隶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徒耐切《集韻》待戴切,音代。《說文》及也。从又,从尾省。

,持尾者,从後及之也。《玉篇》亦作逮。《集韻》或作。

《廣韻》《集韻》《韻會》羊至切《正韻》以智切,音肄。義同。

《廣韻》本也。

《集韻》神至切,音示。《方言》餘也,秦晉之閒曰隶。○按今《揚子·方言》本作。

《集韻》徒對切,音隊。从後及之也。

一曰與也。

大計切。音第。狐子也。○按《爾雅·釋獸》貍子。《釋文》音曳,《集韻》作隶,音大計切,未知何據。

蕩亥切,音殆。與迨郞計切,音麗。《說文》附著也。《後漢·馮異傳》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註》隸,屬也。

《孔融傳》皆隸名而已。

《史記·酷吏傳》關東吏隸郡國出入關者。《註》隸,閱也。

《廣韻》僕隸。《集韻》賤稱也。《左傳·隱五年》皁隸之事。《註》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

《桓二年》士有隸子弟。《註》士,自以其子弟爲僕隸。《周禮·夏官·方相氏》帥百隸而時儺。《儀禮·旣夕》隸人涅厠。《註》隸人,罪人也。今之徒役作者也。《晉語》其猶隸農也。《註》隸,今之徒也。

官名。《周禮·夏官》隸僕掌五寢之掃除糞洒之事。

《秋官》司隸掌五隸之灋:罪隸、蠻隸、閩隸、夷隸、貉隸。

《前漢·百官公卿表》司隸校尉周官。

《後漢·律曆志》隸首作數。《註》博物記曰:隸首,黃帝之臣。一說隸首,善算者也。

《正字通》姓也。漢隸延之。

隸書。《晉書·衞恆傳》秦旣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卽令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行之。隸書者,篆之捷也。○按隸書,諸說不一。或云秦後旴陽變小篆爲隸書。或言程邈獄中所造。韻會辨之頗當,蓋古之隸,卽今之眞書行書也。周興嗣千字文,杜藁鍾隸。蕭子雲云:論草隸法,逸少不及元常,子敬不及逸少。任玠五體序云:隸則羲、獻、鍾、庾、歐、虞、顏、柳。孫過庭書譜曰:元常精于隸,伯英工于草,逸少兼之,此皆以眞行書爲隸也。歐陽修集古錄,始誤以八分書爲隸。書苑云:蔡琰言,割程隸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於是爲八分書。任玠亦云:八分酌乎篆隸之閒,則隸之非八分可知。唐六典云:校書郞正字,所掌字體有五,一古文,二大篆,皆不用。三小篆,印璽旗旛用之。四八分,石經題曰:隸書,今楷字也。亦其一証。

《集韻》力智切,音荔。附也。

《類篇》力結切,音捩。僕也。《說文》本作,非。

【将】

將【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

《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

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

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

《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

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

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

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

承也,奉也,行也。《詩·商頌》湯孫之將。《書·胤征》今予以爾有衆,奉將天罰。《註》將,行也。

《增韻》賚也,持也,與偕也。《正韻》扶持也。《詩·小雅》無將大車。《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將王,自圉門入。

進也。《詩·周頌》日就月將。

從也,隨也。《前漢·郊祀歌》九夷賔將。

《詩·小雅》鮮我方將。《註》壯也。

《楚辭·九辯》恐余壽之弗將。《註》長也。

《詩·大雅》在渭之將。《註》側也。

去也。《荀子·賦論篇》時幾將矣。《註》言時事已去,不可復也。

姓。後趙常山太守將容。

干將,古劒工。《張揖曰》韓王劒師名,今名劒曰干將。

《集韻》《正韻》千羊切《韻會》七羊切,音鏘。請也,幾願辭也。《詩·衛風》將子無怒。《小雅》將伯助予。

聲也。《詩·鄭風》佩玉將將。

嚴正貌。《詩·大雅》應門將將。

集也。《詩·周頌》磬筦將將。

《唐韻》卽諒切《韻會》《正韻》子諒切,音醬。《廣韻》將帥也。《增韻》將之也。《禮·記註》方氏曰: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

叶卽兩切,音獎。《詩·大雅》天不我將。叶下往。

【军】

軍【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

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

姓。冠軍侯之後,因氏。

《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早】

早【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

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

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授】

授【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受上聲。《說文》予也。《廣韻》付也。

《集韻》承呪切,音壽。義同。《詩·鄭風》還,予授子之粲兮。《禮·曲禮》男女不親授。《史記·留侯世家》沛公殆天授。《前漢·翟方進傳》當大都授時。《註》總集諸生,大講授也。

姓。漢有授異眾。《集韻》或作譌。

【首】

首【戌集下】【首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一曰䭫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註》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

元首,君也。《書·益稷》元首起哉。

《廣韻》始也。《公羊傳·隱六年》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註》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爲始,夏以四月爲始,秋以七月爲始,冬以十月爲始。

《揚子·方言》人之初生謂之首。

魁帥也。《禮·檀弓》毋爲戎首,不亦善乎。《註》爲兵主來攻伐曰戎首。

標表也。《禮·閒傳》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集說》首者,標表之義,蓋顯示其內心之哀痛于外也。

要領也。《書·秦誓》予誓告汝羣言之首。《傳》衆言之本要。

《左傳·僖十五年》秦獲晉侯以歸,大夫反首拔舍從之。《註》反首,謂頭髮下垂。

《左傳·成十六年》塞井於軍中,而疏行首。《註》疏行首者,當陣前決開營壘爲戰道。

《禮·曲禮》進劒者左首。《疏》首,劒拊環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五分其晉圍,去一以爲首圍。《註》首,殳上鐏也。

貍首,樂章名。《周禮·春官·樂師》凡射,諸侯以貍首爲節。

《禮·檀弓》貍首之斑然。《註》木文之華。

官名。《史記·犀首傳》犀首者,魏之隂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註》司馬彪曰:若今虎牙將軍。

山名。《書·禹貢》壺口雷首。《疏》在河東蒲坂縣南,一名首山。左傳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卽此。

邑名。《春秋·僖五年》會王世子於首止。《註》衞地,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鄕。《公羊傳》作首戴。

《左傳·昭二十八年》韓固爲馬首大夫。《註》今壽陽縣。

牛首,鄭邑,見《左傳·桓十四年》。

刳首,晉地,見《左傳·文七年》。

國名。《山海經》有三首國。

咳首,八蠻之一,見《風俗通》。

馬名。《爾雅·釋獸》馬四蹢皆白,首。《註》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爲踏雪馬。

《禮·月令》首種不入。《註》首種謂稷。《疏》百穀稷先種,故云。

豕首,茢甄別名。見《爾雅·釋草》。

姓。《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及告人罪,曰首。《前漢·文三王傳》驕嫚不首。《註》不首,謂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

服也。《後漢·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註》首,猶服也,音式救反。

頭向也。《禮·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戸,寢恆東首。《註》首,生氣也。《釋文》首,手又反。

《戰國策》以秦之疆首之者。《註》言以兵向之。

叶詩紙切,音始。《揚子·太經》凍登赤天,隂作首也。虛羸踦踦,擅無已也。

叶賞語切,音黍。《班固·述高帝贊》神母告符,朱旗廼舉。粵蹈秦郊,嬰來稽首。

叶舂御切,音恕。《晉書·樂志鼓吹曲》征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旣授首。

相关诗句
还再提壶兴未残 明年回忆醉时事 欲归扶汝步蹒跚 古云酒为人合欢 诗意未来早已料 定有长篇示老夫 张颠自古称墨妙 我亦停杯开口笑 恝然世事不合作螀伸 安得醉卧中山一千日 举杯狂饮尽三巡 生不逢时甘醉死 自然交谊异常人 主人同姓又乡亲 既醉号呶犹强受 葡萄美酒飞夜光 小簋犹撕鸡半肘 大盘已擘蟹双螯 嬴得座人齐拍手 兴来直吸如长鲸 放浪旋倾酒泉酒 文章大似柳州柳 相逢恨晚聚天涯 壮志未伸羁异域 淹博如君富五车 予言历历坠天花 独惜倒行逆施途穷而日暮 斯人亦是有用材 利令智昏昏如雾 独夫起意干众怒 吁嗟乎 共和、帝制其间不容发 若非一旅奋滇南 贼亦无命遭天伐 一家竟尔分胡、越 杀人血染浪花红 南海孽龙兴巨浪 犹自出师命将蔽江南下列艨艟 贼曰『宁可我负天下人』 两湖、两粤俱从风 六诏、两川呼杀贼 帝制无成洪宪终 是真义愤感苍穹 赴义六军齐恸哭 爰举义旗向北征 昆明一军偏不服 专制号令操当轴 金钱运动展神通 宵小弄权谋帝制 九年宪法彼童虹 五族共和舆论定 妄谓历数在尔躬 何物袁氏贪天功 天丧胡庭信非偶 中山、克强响应归 特萃此邦作渊薮 招手志士东西洋 武昌雄镇为吾有 铁血几辈争牺牲 炸弹连天山谷吼 那知烈士号呼日奔走 胡为号令日迁延 我闻干戈卫社稷 虚縻国帑之金钱 气馁心惊如待死 骤闻革命畏葸不敢前 哀哉绿营亦可怜 犹曰治平如反掌 外侮内患纷至而沓来 举朝无人关痛痒 太息神州真莽莽 道谋筑室纷盈庭 杀人如草气腥腥 此战殊无分胜负 健儿复盾惜无援 满署拥兵坚自守 封疆大吏尔何人 奴隶将军早授首 谁知虑此祸彼生 彻夜严城警刁斗 诘朝武库称干戈 翻谓主恩甚高厚 仓皇累若丧家狗 飞烟滚滚迷双瞳 忽闻霹雳轰天炮 岭南衮衮有诸公 为君缕述辛亥之兵戎 翻累老夫呕心血 借人杯酒慨当慷 知君日夜磨心铁 新诗读罢叫豪绝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