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不十舍

出自:宋代·彭汝砺《六月自西城归》

拼音:[shāng][luò][bù,fǒu][shí][shě,shè]

平仄:平仄仄平仄

驾言将西征,呼仆问行李。
吾行无所苟,虽远亲则喜。
痴儿不知事,饮血泪如水。
忆昨唐许边,逋逃聚蜂蚁。
巅崖寄巢穴,绝险不可迩。
扑灭无先几,捕督误诏旨。
是时寡妻病,吾计或可止。
君曰无妾私,促装勉行矣。
妾病虽云危,姑慈有足恃。
是身如浮云,永诀或此始。
一马才登途,渠魁头挂市。
犹虞未宁归,走讣忽在耳。
羁栖二十年,粱肉饱有几。
单车行四方,岁月几万里。
私居乃如寄,方此还之彼。
爱君能知分,嗜苦同甘旨。
誓欲相厥成,完百无一毁。
中流即我弃,我恨无涯涘。
家贫未能去,顾惜尚壮齿。
含愁复于行,嗜禄祇自鄙。
悠悠涉清汉,欲往辕更柅。
沧浪照颜面,不与旧相似。
蓬鬓生雪霜,龟胸点泥滓。
骄阳恰中伏,旱魃方哆侈。
山川惜阴雨,我稼病未起。
高堂蔽重帘,捉扇衣屡褫。
乃兹趋长途,登降遍峛崺。
简书况有限,暮晚未担弛。
山名初外朝,岌嶪超众岿。
晴天出万象,扰扰谁经记。
滥觞一拳多,结构五丸累。
蛟龙跨鸿濛,殿阁耸碨礧。
或植如剑戟,或覆如釜锜。
或视而错愕,或行而迤逦。
或大而无当,或立而不倚。
干平七峰老,秀拔匪众比。
耆旧今所贵,瞻言但擎跽。
马息联八叠,培塿看冈屺。
篮舆劳攀牵,卒饿弗克仔。
肺声几成雷,背汗欲濡轨。
吾疲尚能徒,走骤托杖履。
岂不有林木,日昼方如燬。
晓行怯雾露,夜涉愁蛇虺。
屋颓茇穷阎,鱼馁饭乾米。
田功微粱稻,圃学蕃麻枲。
截筒户割漆,剥楮人抄纸。
千枫立青冥,万竹秀披靡。
时时得流泉,濯溉移日晷。
清音有可乐,往往中宫徵。
孰谓彼房陵,千家住清泚。
神仙隐九室,绰约如处子。
安眠费春秋,官爵弃敝屣。
宝公浮杯来,宴坐有旧址。
甘雨随众缘,凶年作蕃祉。
欲游嗟不遑,怅望祇悬企。
东西更多山,小大或亿秭。
未经夏禹凿,想待愚公徙。
横梯险相联,曲栈危半阺。
避就为俛眉,循缘或颠趾。
女娲高第一,仅去天尺咫。
黎明登其颠,星宿可俯视。
扶桑出晓日,洞彻及表里。
丘陵杂茧栗,草木浮糠秕。
补天闻故老,岂或有此理。
天之于空虚,一大器而已。
物或有不完,补之非天耻。
酒觞荐明诚,感叹至横涕。
留停仰妫墟,欲至更逶迤。
烟岚相薰蒸,闇黯常及巳。
杂民久薰陶,顽吏傲鞭箠。
令人愧满面,虞舜昔居此。
商洛不十舍,惄焉想黄绮。
奔驰浪南北,僶俛惭禄仕。
纷纷昨夜梦,慈母倚门俟。
愿骑双鸿鹄,更挟四騄駬。
言乘溪上舟,出宿城边址。
峰峦欲飞去,峭拔陵天委。
神奇杂鬼怪,巧绝非劂剞。
龙盘秦世松,玉滴尧时髓。
波澜杂云雾,莽苍在隐几。
平生贪幽胜,短桨行复舣。
一滩复一碛,却望无首尾。
崭崭边傍石,出没竞谲诡。
细垂一丝缕,大作十虎兕。
冲撞非雷霆,震荡岸欲圮。
鼋鼍不能游,蛟蜃得所恀。
悬流落千仞,急疾过发矢。
浮生真如叶,转足见生死。
篙工相号呼,熟视但如砥。
谓予且从陆,厥计亦非是。
吾生自有分,纤悉不在己。
缅思濠上鱼,载顾山梁雉。
未能脱缰锁,可恨讥炉锤。
孔卧弗煖席,禹行尚乘櫑。
所惭一无补,虚冒恩私被。
夜凉泛明月,不寐对潇洒。
凤林莽何处,草木秀嶷嶷。
槎头缩项鳊,不减河鲂美。
习池今可游,尊酒慰劳只。
鸿雁杳未来,将诗寄双鲤。

查看原文

注释

【商洛】1.亦作"商雒"。 2.商县和上洛县之合称,汉初"四皓"曾隐居于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商】

商【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觴。《說文》从外知內也。从㕯,章省聲。《廣韻》度也。《易·兌卦》九四,商兌未寧。《註》商,商量,裁制之謂也。《禮·曲禮》槀魚曰商祭。《註》商猶量也。《疏》祭用乾魚,量度燥濕,得中而用之也。

《玉篇》五音,金音也。《禮·月令》其音商。《註》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前漢·律歷志》商之爲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白虎通》商者,强也。《梁元帝·纂要》秋曰素商,亦曰高商。

《說文》行賈也。《易·復卦》商旅不行。《周禮·天官·大宰》九職,六曰商賈,阜通貨賄。《註》行曰商,處曰賈。《廣韻》本作。俗作啇,非。

《集韻》刻也。《詩·齊風·東方未明疏》尚書緯謂刻爲商。《儀禮·士昏禮註》鄭目錄云:日入三商爲昏。《疏》馬氏云:日未出,日沒後,皆二刻半,云三商者,據整數言也。《正字通》商,乃漏箭所刻之處。古以刻鐫爲商,所云商金,商銀是也。刻漏者,刻其痕以驗水也。

《廣韻》張也,又降也,又常也。

國名。《詩·商頌譜》商者,契所封之地。《疏》鄭以湯取契之所封以爲代號也,服虔王肅則不然。襄九年左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服虔云:相土契之孫居商丘,湯以爲號。

書序王肅註亦云:然契之封商見於書傳史記中,其文甚明。經典之言商者,皆單謂之商,未有稱商丘者,又相土之于殷室,非王迹所因,何當取其所居,以爲代號也。

地名。《左傳·僖二十五年》楚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

《春秋·襄二十一年》會于商任。

《戰國策》高商之戰。

州名。《廣韻》卽古商國,後魏置洛州,周爲商州,取商於地爲名。《戰國策》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爲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史記·張儀傳》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註》商州有古商城,其西二百餘里有古於城。

商陵,漢侯國,在臨淮。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商瞿商澤。

《諡法》昭功寧民曰商。

與謫通。《荀子·儒效篇》謫德而定次。《註》謫與商同。

《集韻》諸良切,音章。度也。《書·費誓》我商賚汝。《釋文》商如字,徐音章。

【洛】

洛【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音落。《春秋·說題辭》洛之爲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雍州之浸。《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註》洛出懷德。

蜀有洛水。《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

東海郡有洛水。《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

洛陽,地名。《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爲郡。宋初洛陽,河南二縣置。明屬河南府。

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洛洛,水溜下之貌。《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註》淫與瑤同。

與絡同。《莊子·大宗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註》誦,通也。苞絡無所不通也。

《韻補》叶盧谷切,音祿。《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類篇》通作雒。○按《周禮註》,漢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復攺雒爲洛。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十】

十【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舍】

舍【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始夜切《集韻》《韻會》《正韻》式夜切,音赦。《說文》市居曰舍。《釋名》舍,於中舍息也。《禮·曲禮》將適舍,求毋固。《註》謂行而就人館。《疏》適,猶往也。舍,主人家也。《周禮·天官·宮正》以時此宮中之官府,次舍之衆寡。《註》次謂吏直宿,若今部署諸廬者。舍,其所居寺。《前漢·高祖紀》高祖適從旁舍來。

《王莽傳》里區謁舍。《註》不宿客之舍爲里區,宿客者曰謁舍。

息也。《詩·小雅》爾之安行,亦不遑舍。《箋》女可安行乎,則何不暇舍息乎。《前漢·高祖紀》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註》師古曰:舍,息也,於殿中休息也。

日行有次舍。《淮南子·天文訓》日入於虞淵之汜,曙於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郭璞·遊仙詩》迴日向三舍。《註》二十八宿,一宿爲一舍。

師行一宿爲舍。《增韻》又三十五里爲一舍。《左傳·僖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註》一舍三十里。

《釋典》一俱廬舍。《註》四里爲一俱廬舍。一里三百六十步,一俱廬舍計一千四百四十步。

止也。《禮·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耕者少舍。《註》舍,猶止也。《管子·四稱篇》良臣不使,讒賊是舍。《註》舍,止也,謂止讒賊於其旁,與之近也。

廢也,罷也。《易·乾卦》見龍在田,時舍也。《左傳·昭五年》舍中軍,公室也。《註》罷中軍。

厝也。《戰國策》王不如舍需於側,以稽二人者之所爲。《註》舍,猶厝也。

施也。《左傳·宣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

《昭十三年》施舍不倦。《註》施舍,猶言布恩德。

官名。《周禮·天官·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

《地官》舍人。《註》舍,猶宮也。主平宮中用穀者也。師古曰:舍人,親近左右之通稱,後遂爲私屬官號。

處也。《詩·鄭風》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箋》舍,猶處也。《釋文》舍,音赭。王云:受也。

除也。《詩·小雅》舍彼有罪。《傳》舍,除也。

釋也。《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大雅》舍矢旣均。《箋》舍之言釋也。

中也。《禮·射義》射之爲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疏》舍,中也。

舍匿。《前漢·淮南王傳》舍匿者,論皆有法。《註》謂容止藏隱也。

與赦通。《前漢·朱博傳》姦以事君,常不舍。

《集韻》《韻會》《正韻》始野切,音捨。止息也,廢也,置也。《論語》不舍晝夜。《書·湯誓》舍我穡事,而割正夏。《釋文》舍,音捨,廢也。《左傳·昭四年》使杜洩舍路。《註》舍,置也。《釋文》舍,音捨。

《五音集韻》悉姐切,音寫。《揚子·方言》發挩舍車。

《集韻》始隻切《正韻》施隻切。與釋同。《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采合舞。《註》舍卽釋也。采讀爲菜。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釋文》舍音釋。《管子·五輔篇》是故上必寬裕,而有解舍。《註》解,放也。舍,免也。《釋文》舍,同釋。

《韻補》叶舂遇切,音戍。《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爲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叶始賀切。《白居易·效淵明體詩》所以隂雨中,經旬不出舍。始悟獨住人,心安時亦過。

相关诗句
将诗寄双鲤 鸿雁杳未来 尊酒慰劳只 习池今可游 不减河鲂美 槎头缩项鳊 草木秀嶷嶷 凤林莽何处 不寐对潇洒 夜凉泛明月 虚冒恩私被 所惭一无补 禹行尚乘櫑 孔卧弗煖席 可恨讥炉锤 未能脱缰锁 载顾山梁雉 缅思濠上鱼 纤悉不在己 吾生自有分 厥计亦非是 谓予且从陆 熟视但如砥 篙工相号呼 转足见生死 浮生真如叶 急疾过发矢 悬流落千仞 蛟蜃得所恀 鼋鼍不能游 震荡岸欲圮 冲撞非雷霆 大作十虎兕 细垂一丝缕 出没竞谲诡 崭崭边傍石 却望无首尾 一滩复一碛 短桨行复舣 平生贪幽胜 莽苍在隐几 波澜杂云雾 玉滴尧时髓 龙盘秦世松 巧绝非劂剞 神奇杂鬼怪 峭拔陵天委 峰峦欲飞去 出宿城边址 言乘溪上舟 更挟四騄駬 愿骑双鸿鹄 慈母倚门俟 纷纷昨夜梦 僶俛惭禄仕 奔驰浪南北 惄焉想黄绮 商洛不十舍 虞舜昔居此 令人愧满面 顽吏傲鞭箠 杂民久薰陶 闇黯常及巳 烟岚相薰蒸 欲至更逶迤 留停仰妫墟 感叹至横涕 酒觞荐明诚 补之非天耻 物或有不完 一大器而已 天之于空虚 岂或有此理 补天闻故老 草木浮糠秕 丘陵杂茧栗 洞彻及表里 扶桑出晓日 星宿可俯视 黎明登其颠 仅去天尺咫 女娲高第一 循缘或颠趾 避就为俛眉 曲栈危半阺 横梯险相联 想待愚公徙 未经夏禹凿 小大或亿秭 东西更多山 怅望祇悬企 欲游嗟不遑 凶年作蕃祉 甘雨随众缘 宴坐有旧址 宝公浮杯来 官爵弃敝屣 安眠费春秋 绰约如处子 神仙隐九室 千家住清泚 孰谓彼房陵 往往中宫徵 清音有可乐 濯溉移日晷 时时得流泉 万竹秀披靡 千枫立青冥 剥楮人抄纸 截筒户割漆 圃学蕃麻枲 田功微粱稻 鱼馁饭乾米 屋颓茇穷阎 夜涉愁蛇虺 晓行怯雾露 日昼方如燬 岂不有林木 走骤托杖履 吾疲尚能徒 背汗欲濡轨 肺声几成雷 卒饿弗克仔 篮舆劳攀牵 培塿看冈屺 马息联八叠 瞻言但擎跽 耆旧今所贵 秀拔匪众比 干平七峰老 或立而不倚 或大而无当 或行而迤逦 或视而错愕 或覆如釜锜 或植如剑戟 殿阁耸碨礧 蛟龙跨鸿濛 结构五丸累 滥觞一拳多 扰扰谁经记 晴天出万象 岌嶪超众岿 山名初外朝 暮晚未担弛 简书况有限 登降遍峛崺 乃兹趋长途 捉扇衣屡褫 高堂蔽重帘 我稼病未起 山川惜阴雨 旱魃方哆侈 骄阳恰中伏 龟胸点泥滓 蓬鬓生雪霜 不与旧相似 沧浪照颜面 欲往辕更柅 悠悠涉清汉 嗜禄祇自鄙 含愁复于行 顾惜尚壮齿 家贫未能去 我恨无涯涘 中流即我弃 完百无一毁 誓欲相厥成 嗜苦同甘旨 爱君能知分 方此还之彼 私居乃如寄 岁月几万里 单车行四方 粱肉饱有几 羁栖二十年 走讣忽在耳 犹虞未宁归 渠魁头挂市 一马才登途 永诀或此始 是身如浮云 姑慈有足恃 妾病虽云危 促装勉行矣 君曰无妾私 吾计或可止 是时寡妻病 捕督误诏旨 扑灭无先几 绝险不可迩 巅崖寄巢穴 逋逃聚蜂蚁 忆昨唐许边 饮血泪如水 痴儿不知事 虽远亲则喜 吾行无所苟 呼仆问行李 驾言将西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