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酪供茶汤

出自:明代·江源《松州即事四十韵》

拼音:[rǔ][lào][gōng,gòng][chá][tāng,shā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松潘何崎岖,藩屏我全蜀。
城郭半据山,山椒戍兵屋。
王垒入望遥,金蓬插天绿。
时候绝氛祲,天气颇清淑。
风洞迤逦来,雪栏似堆玉。
偏桥起冰崖,险径傍山麓。
分水灌两河,如雷震坤轴。
孤城限番汉,谙羌别生熟。
闾阎列蜂房,郊野屯蓄牧。
秋冬重雪霰,春夏少温燠。
水寒无嘉鱼,地冻乏美谷。
小麦但芃芃,青科亦彧彧。
粉团岂奇葩,圆根当嘉蔌。
号风饶长松,辟俗鲜脩竹。
春到不闻鹃,秋来亦无菊。
犏牛日鬻市,甘松气披馥。
男女乏礼度,颇似郑卫俗。
不识耕织劳,但美食与服。
胡为出纳地,玩法纷驰逐。
观风费督责,中心亦惭恧。
谁为哀寡妻,我复念茕独。
东西南北人,百货此辏辐。
兹土虽靡产,肥鲜足水陆。
守戍十卫兵,输挽列郡粟。
奔走日夕劳,能不起怨讟。
羌妇出负薪,羌儿亦贩犊。
砗磲饰辫发,铜镯喜妆束。
毡被长覆硕,桶裙不掩足。
碉房散以居,羊膀灸而卜。
禦寒布撚毛,交易契刻木。
乳酪供茶汤,馓巴代饘粥。
闻此惕我心,见此眩我目。
筹边经年废,镇松倚云矗。
韦李远千载,孰可继芳躅。
恩威仗明主,纪纲赖吾属。
大将号令明,偏裨亦整肃。
无数胸中甲,岂但十万镞。
如日丽中天,传语十五□。
我行且抚绥,不忍致穷黩。
毋□大羊性,毋肆虎狼毒。
从此须革心,享兹太平福。

查看原文

注释

【乳酪】食品。用牛﹑羊等动物乳汁提炼而成。
【茶汤】犹茶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乳】

乳【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而主切《集韻》《韻會》蘂主切,音擩。《廣韻》柔也。

湩也。《白虎通》文王四乳,是謂至仁。

《禮·月令·註》燕以施生時來巢人堂宇孚乳。

天乳,星名。在氐宿北。《列星圖》天乳明,則甘露降。

馬乳,蒲萄子別名。《本草圖經》子似馬乳。

石鐘乳。《桂海虞衡志》桂林宜融山洞穴中,凡石脈涌處爲乳牀,融結下垂,其端輕薄中空,水乳且滴且凝,紋如蟬翼者勝。

竹乳。《開寶本草》竹乳者,其山洞徧生小竹,以竹津相滋,乳如竹狀,其性平。

鐘四帶有乳。《周禮·冬官考工記註》篆閒之枚也。聲之震動在此,以其乳可數,故曰枚。

《溪蠻叢笑》麻陽有銅鼓,江水中掘得,如大鐘,長筩三十六,乳重百餘觔。

《韻補》叶如又切,柔去聲。《易林》胎卵胞乳,長大成就,君子萬年,動有福佑。《說文》从孚从乙。乙者鳥。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按《荀子·榮辱篇》乳彘觸虎,乳狗不遠遊,則獸亦稱乳矣。

【酪】

酪【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之費。

《六書故》酒類也。北方以馬乳爲酪,故因謂湩酪,而酥與醍醐皆因之。《禮·雜記》功衰,飮水漿。無鹽酪不能食,食鹽酪可也。《註》酢酨也。與乳漿異。澔集說,訓乳漿,非。

《正字通》酪有乾濕二種。《元·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鍋內炒過,入餘乳熬數十沸,頻以杓縱橫攪之,傾出,罐盛待冷,略取浮皮爲酥,入舊酪少許,紙封貯卽成酪。

乾酪法,以酪就日,曝使結,掠去浮皮,再曝,至皮盡却入釜,炒少時,器盛,再曝作塊,收用。

《集韻》魯故切,音路。醴屬。《集韻》或作,亦作嗠。

【供】

供【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正韻》居中切,音恭。《說文》設也。一曰供給。《書·無逸》文王不敢盤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禮·檀弓》杜蕢曰:蕢,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左傳·僖四年》敢不供給。

姓。明供仲序,廣東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用切,音貢。義同。《華嚴經》諸供養中,法供最重。

通作共。互詳八部共字註。

【茶】

茶【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今作茶。《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博物志》飮眞茶令人少眠。

《本草》山茶。《註》其葉類茗,故得茶名。

茶陵,地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

【汤】

湯【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土郎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郎切,音鏜。《說文》熱水也。《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

水名。《山海經》上申之山,湯水出焉。

《水經注》江水,東逕瞿巫灘,左則湯谿水註之,源出朐忍縣北。

谷名。《張衡·南都賦》湯谷涌其後。

州名。《韻會》廣南化外,唐置湯州,天寶時爲湯泉郡。

縣名。《廣輿記》湯隂縣,屬彰德府。

《書·虞書疏》除殘去虐曰湯。馬融又云:雲行雨施曰湯。

《風俗通·王霸篇》湯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軌,天下熾盛。

《廣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湯湯,流貌。一曰波動之狀。《詩·大雅》江漢湯湯。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浪切,音儻。熱水沃也。《禮·月令》如以熱湯。

《集韻》余章切,音陽。與暘同。暘谷,日所出也。亦作陽。《淮南子·天文訓》日出于湯谷。

《廣韻》他浪切,音盪。與蕩通。《詩·陳風》子之湯兮。《傳》湯,蕩也。《箋》言游蕩無不爲也。

與盪同。《前漢·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謂大湯。

《韻補》叶透空切,音通。《東方朔·七諫》何靑雲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