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似郑卫俗

出自:明代·江源《松州即事四十韵》

拼音:[pō][sì,shì][zhèng][wèi][sú]

平仄:平仄仄仄平

松潘何崎岖,藩屏我全蜀。
城郭半据山,山椒戍兵屋。
王垒入望遥,金蓬插天绿。
时候绝氛祲,天气颇清淑。
风洞迤逦来,雪栏似堆玉。
偏桥起冰崖,险径傍山麓。
分水灌两河,如雷震坤轴。
孤城限番汉,谙羌别生熟。
闾阎列蜂房,郊野屯蓄牧。
秋冬重雪霰,春夏少温燠。
水寒无嘉鱼,地冻乏美谷。
小麦但芃芃,青科亦彧彧。
粉团岂奇葩,圆根当嘉蔌。
号风饶长松,辟俗鲜脩竹。
春到不闻鹃,秋来亦无菊。
犏牛日鬻市,甘松气披馥。
男女乏礼度,颇似郑卫俗
不识耕织劳,但美食与服。
胡为出纳地,玩法纷驰逐。
观风费督责,中心亦惭恧。
谁为哀寡妻,我复念茕独。
东西南北人,百货此辏辐。
兹土虽靡产,肥鲜足水陆。
守戍十卫兵,输挽列郡粟。
奔走日夕劳,能不起怨讟。
羌妇出负薪,羌儿亦贩犊。
砗磲饰辫发,铜镯喜妆束。
毡被长覆硕,桶裙不掩足。
碉房散以居,羊膀灸而卜。
禦寒布撚毛,交易契刻木。
乳酪供茶汤,馓巴代饘粥。
闻此惕我心,见此眩我目。
筹边经年废,镇松倚云矗。
韦李远千载,孰可继芳躅。
恩威仗明主,纪纲赖吾属。
大将号令明,偏裨亦整肃。
无数胸中甲,岂但十万镞。
如日丽中天,传语十五□。
我行且抚绥,不忍致穷黩。
毋□大羊性,毋肆虎狼毒。
从此须革心,享兹太平福。

查看原文

注释

【郑卫】1.春秋战国时郑国与卫国的并称。 2.指郑卫二国的音乐。 3.指《诗经》中郑国﹑卫国的民间歌诗。 4.古称郑卫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淫靡的地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颇】

頗【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書·洪範》無偏無陂。《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

《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又,攺頗爲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滅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火切,音叵。《博雅》少也。

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廣韻》《集韻》普過切,音破。《集韻》偏也。一曰疑辭。

《集韻》蒲麋切,音皮。薳頗,楚人名,見左傳。

【似】

似【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

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

《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郑】

鄭【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正切,音㽀。國名。《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廣韻》鄭重,殷勤之意。《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姓。《集韻》鄭滅于韓,子孫因以國爲氏。

【卫】

衛【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正字通》俗衞字。

【俗】

俗【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圱《唐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續。習也。上所化曰風,下所習曰俗。《釋名》俗,欲也,俗人所欲也。《禮·曲禮》禮從宜,使從俗。

《周禮·天官》八則治都鄙,六曰禮俗,以馭其民。

不雅曰俗。《黃庭堅曰》士俗不可醫。或問不俗之狀,庭堅曰:難言也。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說文》从人,谷聲。《徐曰》俗之言續也。轉相習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