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鲜盛梨栗

出自:元代·戴良《对菊联句》

拼音:[zhāi][xiān,xiǎn][shèng,chéng][lí][lì]

平仄:平平平平仄

翡翠剪秋叶,金琼镂寒英。
骈枝竞戢戢,植干纷亭亭。
逞芳固的皪,斗媚益晶荧。
幽姿匪人造,逸态谅天成。
傍芽萌庶孽,乳萼孕怀绷。
螫虎缩逗翳,瘁蚝枯梮茎。
迟倩飙阵飒,疾役雷辊輷。
挐楹互杂沓,跂槛递纷争。
秋荣恣?婐,春粲失嫈嫇。
瑩夺鹅肪腻,飞攘鸥毳轻。
韵冽帖疏穴,迹秘慰羁伧。
魏书奉延辅,郦水滋甘馨。
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
摵摵感馀铩,采采怜孤撑。
谱之已百品,咏之复千名。
或繁若朝弁,或洁若蓝瑛。
或密若飘霰,或粲若罗星。
或赴若辐辏,或屹若峨屏。
或散若豋豆,或聚若辎軿。
或润若璜佩,或丽若金籯。
或鲜如鹭振,或悴如鲂赪。
或斥如仆隶,或积如云仍。
或翩如春蝶,或熠如宵萤。
或偃如膂伛,或昂如气盈。
或扬如袂举,或侧如杯倾。
或盛喜若笑,或哀忧若酲。
或即阶陛立,或俱盆盎升。
或侪处士逸,或俪节妇贞。
或翔疑孔翥,或峙讶鸾停。
或诧天姥巧,或觇地媪灵。
朝采有元亮,夕餐有屈平。
用酬我嘉节,来践尔佳盟。
饾容交错饤,卮许逡巡行。
摘鲜盛梨栗,倾浊饶醁醽。
起酬足蹂躏,坐咽腹膨脝。
陆味萃南品,海腥极东烹。
已畅一朝乐,复哦千古情。
句奇媲荦确,韵古铿韶韺。
驰骤门接武,格斗掀鏖兵。
味辛姜桂性,语险魈魅惊。
惧敌迹屡屏,慑败眼频瞠。
籍湜走且踬,郊岛弛复狞。
尊卑异川岳,清浊分渭泾。
遐思时踸胃,凝睇靡瞤睛。
顾惭驽骀力,莫抗骐骥衡。
四美已云具,二难亦既并。
愁去踰激矢,欢来剧抽絣。
即此成放旷,何用困拘儜。
永缉婀娜佩,庶濯尘垢缨。

查看原文

注释

【鲜盛】鲜明盛美。
【梨栗】1.亦作"棃栗"。 2.梨树与栗树。 3.指梨子与栗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摘】

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註》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廣韻》發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註》音剔。

《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音謫。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

【鲜】

鮮【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相然切,音仙。魚名。出貉國。《禮·內則》冬宜鮮羽。《註》鮮,生魚也。

《玉篇》生也。《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傳》鳥獸新殺曰鮮。《儀禮·士昏禮》腊必用鮮。《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註》鮮,野獸也。

《廣韻》潔也。《易·說卦》爲蕃鮮。《註》鮮,明也。

《釋名》鮮,好也。《玉篇》善也。

國名。《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

《鮮山,故因號焉。

山水名。《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

姓。《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

鮮于,複姓。《風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

《廣韻》《集韻》息淺切,音獮。《易·繫辭》故君子之道鮮矣。《釋文》盡也。

《書·無逸》惠鮮鰥寡。《傳》又加惠鮮乏鰥寡之人。《疏》鮮,少乏也。《詩·鄭風》終鮮兄弟。《箋》鮮,寡也。《禮·中庸》民鮮能久矣。《註》鮮,罕也。

少也。亦善也。《詩·邶風》籧篨不鮮。《箋》鮮,善也。《朱傳》少也。

《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鮮。《詩·大雅》度其鮮原。《傳》大山曰鮮。《朱傳》鮮,善也。

《正韻》與獻同。《禮·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註》鮮當爲獻,聲之誤也。

與犀同。《前漢·匈奴傳》黃金犀毗一。《註》師古曰:犀毗,帶鉤也。亦曰鮮,亦謂師氏,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

《集韻》私箭切,獮去聲。姓也。

【盛】

盛【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說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書·泰誓》犧牲粢盛。《傳》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耕耨王藉,以共齍盛。《註》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簠簋者。

器名。《左傳·哀十三年》旨酒一盛。《註》一器也。《禮·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註》謂今時杯杅也。

《廣韻》受也。《詩·召南》于以盛之,維筐及筥。《古今注》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

成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白盛。《註》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牆,所以飾成宮室。

盛服,嚴飾也。《左傳·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註》盛,音成。本或作成。

防隄也。《爾雅·釋山》山如防者盛。《疏》盛,讀如粢盛之盛,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也。

山名。《前漢·郊祀志》日主祠盛山。《註》在東萊不夜縣。《註》盛,音成。

國名。《公羊傳·隱五年》秋衞師入盛。《註》盛,音成。《左傳》作郕。

《唐韻》丞政切《集韻》《韻會》《正韻》時正切,成去聲。《博雅》多也。《廣韻》長也。《增韻》大也。茂也。《易·繫辭》日新之謂盛德。《禮·月令》生氣方盛,陽氣發泄。《中庸》官盛任使。《史記·循吏傳》世俗盛美。《呂氏春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極也。《莊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

猶嘉也。《張衡·東京賦》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於神明。

受物曰盛。《前漢·東方朔傳》壷者,所以盛也。《師古註》叶音去聲。

地名。《前漢·武帝紀》南巡狩至於盛唐。《魏書·神元帝紀》魏始祖遷於定襄之盛樂。

姓。《後漢·西羌傳》北海太守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諱,改姓盛。一曰周穆王時盛國之後。《穆天子傳》姬姓也。盛柏之子也。天子賜之。上姬之長,是曰盛門。《註》盛,國名,盛姬,王同姓也。

【梨】

梨【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同棃。

【栗】

栗【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㮚。《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堅木也。《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謹敬也。《書·舜典》寬而栗。

堅也。《禮·聘儀》縝密以栗。

威嚴也。《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百穀實不秕謂之栗。《詩·大雅》實穎實栗。

栗烈,風寒也。《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蹙也,謂越等。《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表道樹曰行栗。《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觱栗。《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菱曰水栗。《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縣名。《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姓。《風俗通》燕將栗腹。

《集韻》《正韻》力蘖切,音裂。破裂之意。《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叶力蘖切,音勒。《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按《說文》收部,今倂入。

相关诗句
庶濯尘垢缨 永缉婀娜佩 何用困拘儜 即此成放旷 欢来剧抽絣 愁去踰激矢 二难亦既并 四美已云具 莫抗骐骥衡 顾惭驽骀力 凝睇靡瞤睛 遐思时踸胃 清浊分渭泾 尊卑异川岳 郊岛弛复狞 籍湜走且踬 慑败眼频瞠 惧敌迹屡屏 语险魈魅惊 味辛姜桂性 格斗掀鏖兵 驰骤门接武 韵古铿韶韺 句奇媲荦确 复哦千古情 已畅一朝乐 海腥极东烹 陆味萃南品 坐咽腹膨脝 起酬足蹂躏 倾浊饶醁醽 摘鲜盛梨栗 卮许逡巡行 饾容交错饤 来践尔佳盟 用酬我嘉节 夕餐有屈平 朝采有元亮 或觇地媪灵 或诧天姥巧 或峙讶鸾停 或翔疑孔翥 或俪节妇贞 或侪处士逸 或俱盆盎升 或即阶陛立 或哀忧若酲 或盛喜若笑 或侧如杯倾 或扬如袂举 或昂如气盈 或偃如膂伛 或熠如宵萤 或翩如春蝶 或积如云仍 或斥如仆隶 或悴如鲂赪 或鲜如鹭振 或丽若金籯 或润若璜佩 或聚若辎軿 或散若豋豆 或屹若峨屏 或赴若辐辏 或粲若罗星 或密若飘霰 或洁若蓝瑛 或繁若朝弁 咏之复千名 谱之已百品 采采怜孤撑 摵摵感馀铩 论雅傲梅兄 缔芳笑兰友 郦水滋甘馨 魏书奉延辅 迹秘慰羁伧 韵冽帖疏穴 飞攘鸥毳轻 瑩夺鹅肪腻 春粲失嫈嫇 秋荣恣?婐 跂槛递纷争 挐楹互杂沓 疾役雷辊輷 迟倩飙阵飒 瘁蚝枯梮茎 螫虎缩逗翳 乳萼孕怀绷 傍芽萌庶孽 逸态谅天成 幽姿匪人造 斗媚益晶荧 逞芳固的皪 植干纷亭亭 骈枝竞戢戢 金琼镂寒英 翡翠剪秋叶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