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明月一肩云

出自:明代·李云龙《忆旧游寄张约之》

拼音:[yī][jiān][míng][yuè][yī][jiān][yú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忆昔东园杨柳春风吹,是时与君初相随。
黄莺紫燕佐歌啸,行乐不离越水涯。
水边二月春阴结,桃花乱洒胭脂雪。
画堂高宴张玳筵,绛帐团圞锦云热。
醉来相携卧落花,妖童侧坐弹琵琶。
繁弦逸响听不尽,东风吹梦到仙家。
楼头一夜飞霜白,此时羽翼当乖隔。
我携杖屦入罗浮,君向君门献长策。
岭云燕月两悠悠,叶落猿啼又一秋。
回飙吹散枫江雨,总是当年离别愁。
明年我罢三花采,君亦南归度沧海。
昌华院西寻旧游,白云无恙还相待。
苑西西畔有人家,小桥流水系孤槎。
绿杨枝上蝉声早,十里香飘菡萏花。
采莲女儿色如玉,解佩同游越江曲。
血色榴裙翻彩霞,点破晴江千尺绿。
日暮蘼芜露湿衣,芙蓉溪畔踏歌归。
歌声吹入清溪树,溪上行云皆倒飞。
冶游不可屡,欲买长林住。
一肩明月一肩云,相携又入青山去。
庞眉老衲踞长松,相逢为指最高峰。
高峰去天不盈尺,下视苍崖翠巘几千重。
其中凿壁开兰若,昙花宝树无春冬。
石泉淙淙落檐端,似是珠帘欲捲难。
水花散霰争吹面,五月不耐秋风寒。
柴门日入群峰拱,钟磬无声松云重。
悬灯方丈夜谈禅,珊瑚舌上莲花涌。
东风日出行采芝,芒鞋竹杖荷叶衣。
烟霞隔断红尘路,大可逍遥违□□。
宁知别路终无极,出山又作分飞翼。
浮云落木共飘摇,回首诸峰空黛色。
诸峰黛色日缤纷,每见浮云长忆君。
吴江楚水八千里,梦飞不到燕山云。
苍苔黄叶水西路,亦是当时行乐处。
荆扉松户今寂寥,独背孤灯卧秋雨。
秋雨秋风翠色分,南征鸿雁不堪闻。
思君喜酌松花酒,酒后诗成因寄君。

查看原文

注释

【一肩】1.用肩负物时,换一次肩的行程称为一肩。 2.一副担子。用以喻全部责任。 3.表数量。用于肩荷之物。
【明月】1.光明的月亮。 2.指明珠。 3.喻泪珠。 4.下一个月。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肩】

肩【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堅。《說文》髆也。从肉,象形。《徐曰》象肩形,指事也。《廣韻》項下。《正韻》膊上。《六書故》臂本曰肩。

《爾雅·釋詁》肩,克也。《詩·周頌》佛時仔肩。《傳》仔肩,克也。《箋》仔肩,任也。《書·盤庚》朕不肩好貨。《傳》肩,任也。我不任好貨之人。

《韻會》勝也。肩强能勝重,堪任義。《爾雅·釋詁》肩,勝也。

《釋名》肩,堅也。甲闔也。與胸脇皆相會闔也。

息肩。《左傳·襄二年》鄭子駟請息肩於晉。《註》欲辟楚役,以負擔喻。

比肩。《爾雅·釋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又》西方有比肩獸焉,與卭卭岠虛比,爲卭卭岠虛齧甘草,卽有難,卭卭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蟨。

獸三歲曰肩。《詩·齊風》驅從兩肩兮。《傳》獸三歲曰肩。

鳥名。《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註》征鳥,題肩也。齊人謂之擊征。

《集韻》作也,媵也。

姓。《正字通》肩龍明,金人。肩固,洪武中貢士泰和人。

人名。《禮·檀弓》公肩假。《左傳·桓五年》周公黑肩,將左軍。《註》黑肩,周桓公也。

《集韻》丘閑切,音掔。膊也。

胡恩切,音痕。肩肩,羸小貌。《莊子·德充符》闉跂支離無脤,說衞靈公。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音義》胡恩反。羸小貌。

直貌。

《五音集韻》胡田切,音賢。義同。《莊子·德充符肩肩音義》又胡咽反。

【明】

明【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

《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

《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

《詩·小雅》祀事孔明。《箋》明,猶備也。

《詩·大雅》明明在下。《傳》明明,察也。《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猶尊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廣韻》昭也,通也。

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小雅》明發不寐。《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與盟同。《詩·小雅》不可與明。《箋》明,當爲盟。

與孟同。《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註》師古曰:明音萌。

《韻補》叶謨郞切。《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叶彌延切。《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相关诗句
酒后诗成因寄君 思君喜酌松花酒 南征鸿雁不堪闻 秋雨秋风翠色分 独背孤灯卧秋雨 荆扉松户今寂寥 亦是当时行乐处 苍苔黄叶水西路 梦飞不到燕山云 吴江楚水八千里 每见浮云长忆君 诸峰黛色日缤纷 回首诸峰空黛色 浮云落木共飘摇 出山又作分飞翼 宁知别路终无极 大可逍遥违□□ 烟霞隔断红尘路 芒鞋竹杖荷叶衣 东风日出行采芝 珊瑚舌上莲花涌 悬灯方丈夜谈禅 钟磬无声松云重 柴门日入群峰拱 五月不耐秋风寒 水花散霰争吹面 似是珠帘欲捲难 石泉淙淙落檐端 昙花宝树无春冬 其中凿壁开兰若 下视苍崖翠巘几千重 高峰去天不盈尺 相逢为指最高峰 庞眉老衲踞长松 相携又入青山去 一肩明月一肩云 欲买长林住 冶游不可屡 溪上行云皆倒飞 歌声吹入清溪树 芙蓉溪畔踏歌归 日暮蘼芜露湿衣 点破晴江千尺绿 血色榴裙翻彩霞 解佩同游越江曲 采莲女儿色如玉 十里香飘菡萏花 绿杨枝上蝉声早 小桥流水系孤槎 苑西西畔有人家 白云无恙还相待 昌华院西寻旧游 君亦南归度沧海 明年我罢三花采 总是当年离别愁 回飙吹散枫江雨 叶落猿啼又一秋 岭云燕月两悠悠 君向君门献长策 我携杖屦入罗浮 此时羽翼当乖隔 楼头一夜飞霜白 东风吹梦到仙家 繁弦逸响听不尽 妖童侧坐弹琵琶 醉来相携卧落花 绛帐团圞锦云热 画堂高宴张玳筵 桃花乱洒胭脂雪 水边二月春阴结 行乐不离越水涯 黄莺紫燕佐歌啸 是时与君初相随 忆昔东园杨柳春风吹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