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童侧坐弹琵琶

出自:明代·李云龙《忆旧游寄张约之》

拼音:[yāo][tóng][cè,zè,zhāi][zuò][dàn,tán][pí][pá]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忆昔东园杨柳春风吹,是时与君初相随。
黄莺紫燕佐歌啸,行乐不离越水涯。
水边二月春阴结,桃花乱洒胭脂雪。
画堂高宴张玳筵,绛帐团圞锦云热。
醉来相携卧落花,妖童侧坐弹琵琶
繁弦逸响听不尽,东风吹梦到仙家。
楼头一夜飞霜白,此时羽翼当乖隔。
我携杖屦入罗浮,君向君门献长策。
岭云燕月两悠悠,叶落猿啼又一秋。
回飙吹散枫江雨,总是当年离别愁。
明年我罢三花采,君亦南归度沧海。
昌华院西寻旧游,白云无恙还相待。
苑西西畔有人家,小桥流水系孤槎。
绿杨枝上蝉声早,十里香飘菡萏花。
采莲女儿色如玉,解佩同游越江曲。
血色榴裙翻彩霞,点破晴江千尺绿。
日暮蘼芜露湿衣,芙蓉溪畔踏歌归。
歌声吹入清溪树,溪上行云皆倒飞。
冶游不可屡,欲买长林住。
一肩明月一肩云,相携又入青山去。
庞眉老衲踞长松,相逢为指最高峰。
高峰去天不盈尺,下视苍崖翠巘几千重。
其中凿壁开兰若,昙花宝树无春冬。
石泉淙淙落檐端,似是珠帘欲捲难。
水花散霰争吹面,五月不耐秋风寒。
柴门日入群峰拱,钟磬无声松云重。
悬灯方丈夜谈禅,珊瑚舌上莲花涌。
东风日出行采芝,芒鞋竹杖荷叶衣。
烟霞隔断红尘路,大可逍遥违□□。
宁知别路终无极,出山又作分飞翼。
浮云落木共飘摇,回首诸峰空黛色。
诸峰黛色日缤纷,每见浮云长忆君。
吴江楚水八千里,梦飞不到燕山云。
苍苔黄叶水西路,亦是当时行乐处。
荆扉松户今寂寥,独背孤灯卧秋雨。
秋雨秋风翠色分,南征鸿雁不堪闻。
思君喜酌松花酒,酒后诗成因寄君。

查看原文

注释

【妖童】1.亦作"妖僮"。 2.美少年。多指男色。 3.邪恶的小子。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
【侧坐】1.旁边的座位。 2.身边。
【琵琶】拨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妖】

妖【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於嬌切《集韻》於喬切《正韻》伊堯切,音夭。豔也,媚也。一曰異也,孽也。《左傳·莊十四年》人棄常則妖興。《前漢·五行志》殺不以時,有草妖。

妄聞之氣,發于音聲,有鼓妖。雲風起而杳㝠爲夜妖,言之不文,是謂不艾,時則有詩妖。

叶央居切,音於。《孔臧·鴞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爲祥,棄常爲妖。

叶側呂切,音阻。《前漢·三王敘傳》怙寵矜功,僭欲失所。私心旣霿,牛禍告妖。《說文》,巧也。一曰女子笑貌。从女芺聲。

【童】

童【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獨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增韻》十五以下謂之童子。《易·蒙卦》匪我求童蒙。《詩·衞風》童子佩觿。《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註》成童,八歲以上。

《增韻》女亦稱童子。《禮·記註》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

邦君妻自稱之謙辭。《論語》夫人自稱曰小童。

牛羊之無角者曰童。《易·大畜》童牛之牿。《詩·大雅》俾出童羖。

《釋名》山無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註》童土,無草木地。

地名。《前漢·功臣表》童鄕侯鐘祖。

草名。《爾雅疏》寓木,一名宛童。

稂,一名童梁。

童童,盛貌。《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童童,如小車蓋。

《篇海》男有罪爲奴曰童使。《易·旅卦》得童僕貞。《前漢·貨殖傳》童手指千。《註》童,奴婢也。《韻會補》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姓。《急就篇註》顓頊子號老童,其後爲姓。《廣韻》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

《集韻》諸容切,音鐘。《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童。《註》童,音鐘。左氏穀梁皆作鐘。

借作同。《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註》童,同也。聲之譌也。

叶徒黃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僕童。

【侧】

側【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阻力切《集韻》《韻會》札色切,音㳁。旁也,傾也。《詩·召南》在南山之側。《書·洪範》無反無側。《註》不偏邪也。

隘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

叛黨曰反側。《後漢·光武紀》使反側子自安。

《儀禮·旣夕》有司請祖期曰日側。《註》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與同。

側注,冠名。酈食其服以見沛公。

側生,茘支名。

與特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註》特設一尊醴也。

《聘禮》公側授宰玉。

側授宰幣。《註》謂君特授,不假相也。

同仄。《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鏱官赤側。《註》赤側,錢名。

【坐】

坐【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姓。見《姓苑》。

《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本作。《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弹】

彈【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憚。《玉篇》行丸也。《吳越春秋》彈生於古之孝子。孝子不忍見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李尤·彈銘》昔之造彈,起意弦木。以彈爲矢,合竹爲樸。

彈丸,喻小也。《史記·虞卿傳》此彈丸之地。

鬼彈。《水經注》永昌郡北山水傍,瘴氣特惡,氣中有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名曰鬼彈。

《廣韻》徒干切《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檀。《廣韻》射也。《集韻》彈丸射也。《左傳·宣二年》晉靈公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

擊也。《史記·孟嘗君傳》馮驩彈其劒而歌。

《韻會》鼓爪曰彈。《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史記·五帝紀》舜彈五絃之琴。

《廣韻》糾也。《增韻》劾也。《周禮·地官·里宰註》街彈之室。《疏》漢時在街置室,檢彈一里之民。《後漢·史弼傳》州司不敢彈糾。

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彈謂掉也。

彈棊。《西京雜記》成帝好蹴踘,羣臣以爲勞。帝曰: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家君作彈棊以獻。

叶徒沿切,音田。《陸機·文賦》抱景者咸叩,懷響者必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以討源。

字。

【琵】

琵【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正韻》蒲麋切,琵琶序云:漢送烏孫公主,念其道遠,思慕故國,使知音者於馬上作之。《古今樂錄》琵琶出於絃鞉,杜摯以爲興之秦末,蓋古長城役,百姓絃鞉而鼓之。

魚名。《左思·吳都賦》鮫鯔琵琶。《註》會稽琵琶魚無鱗,形似琵琶。

《容齋隨筆》白樂天以琵字作入聲讀。如云:四絃不似琵琶聲,亂瀉眞珠細撼鈴。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皆入聲也。

【琶】

琶【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巴切,音爬。琵琶。註詳上。

《韻補》叶蒲波切,音婆。《白居易·小庭有月詩》菱角執笙簧,谷兒挾琵琶。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

相关诗句
酒后诗成因寄君 思君喜酌松花酒 南征鸿雁不堪闻 秋雨秋风翠色分 独背孤灯卧秋雨 荆扉松户今寂寥 亦是当时行乐处 苍苔黄叶水西路 梦飞不到燕山云 吴江楚水八千里 每见浮云长忆君 诸峰黛色日缤纷 回首诸峰空黛色 浮云落木共飘摇 出山又作分飞翼 宁知别路终无极 大可逍遥违□□ 烟霞隔断红尘路 芒鞋竹杖荷叶衣 东风日出行采芝 珊瑚舌上莲花涌 悬灯方丈夜谈禅 钟磬无声松云重 柴门日入群峰拱 五月不耐秋风寒 水花散霰争吹面 似是珠帘欲捲难 石泉淙淙落檐端 昙花宝树无春冬 其中凿壁开兰若 下视苍崖翠巘几千重 高峰去天不盈尺 相逢为指最高峰 庞眉老衲踞长松 相携又入青山去 一肩明月一肩云 欲买长林住 冶游不可屡 溪上行云皆倒飞 歌声吹入清溪树 芙蓉溪畔踏歌归 日暮蘼芜露湿衣 点破晴江千尺绿 血色榴裙翻彩霞 解佩同游越江曲 采莲女儿色如玉 十里香飘菡萏花 绿杨枝上蝉声早 小桥流水系孤槎 苑西西畔有人家 白云无恙还相待 昌华院西寻旧游 君亦南归度沧海 明年我罢三花采 总是当年离别愁 回飙吹散枫江雨 叶落猿啼又一秋 岭云燕月两悠悠 君向君门献长策 我携杖屦入罗浮 此时羽翼当乖隔 楼头一夜飞霜白 东风吹梦到仙家 繁弦逸响听不尽 妖童侧坐弹琵琶 醉来相携卧落花 绛帐团圞锦云热 画堂高宴张玳筵 桃花乱洒胭脂雪 水边二月春阴结 行乐不离越水涯 黄莺紫燕佐歌啸 是时与君初相随 忆昔东园杨柳春风吹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