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喜缀蜻蜓

出自:明代·唐文凤《联句》

拼音:[dēng][xǐ][zhuì][qīng][tí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秃头怜父白,老眼为儿青。
山显因人杰,才超觉地灵。
东湖徐稚宅,西蜀子云亭。
世守寒毡物,家传古砚铭。
三年忘窈窕,只影顾娉婷。
今日来仪凤,当时拾聚萤。
胡床知坐稳,羌笛不须听。
世事风中烛,人情水上萍。
清名推善政,旧业守遗经。
莫压陈惊座,犹思鲤过庭。
恢恢存晚节,落落叹晨星。
苏子归巴国,申公出汉廷。
便须花作县,莫恋肉为屏。
书信凭鸿雁,原情相鹡鸰。
公门有桃李,药笼备蔘苓。
村号浣花曲,桥题驷马䮐。
无儿堪授业,有女待归宁。
故里云连屋,长江雪满汀。
流光已健子,种德必添丁。
饮酒思吞海,为文学建瓴。
亲情胶固漆,时俗渭同泾。
栖鸟巢南越,神鲲化北溟。
家音报乌鹊,灯喜缀蜻蜓
寡和成孤唱,沉酣耻独醒。
羲和称远驭,日月肯双停。
奉养违甘旨,栖迟感荚蓂。
龙颜瞻近侍,鹤发享脩龄。
草长康成里,松高御史厅。
谁怜心似铁,自叹口如瓶。
柳眼春烟润,梅腮冻雨零。
金陵方返旆,鄱水又扬舲。
鸾瑟难胶柱,牛刀试发硎。

查看原文

注释

【蜻蜓】1.亦作"蜻蝏"。 2.昆虫名。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喜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 3.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灯】

灯【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集韻》當經切,音丁。《玉篇》火也。《類篇》烈火也。《字彙》《正字通》都騰切,音登。《玉篇》燈火也。《春明退朝錄》上元然燈,自昏至畫。《西京雜記》元夕然九華燈于南山上,照見百里。《又》咸陽宮有靑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然鱗甲皆動,炳若列星。

釋書以燈喻法,有傳燈錄。《杜甫詩》傳燈無白日。

《正字通》金燈草,一名山慈姑,醫方取此合爲丸,名玉樞丹,詳本草綱目。

叶都郞切,音當。《魏·敷鯨魚燈賦》寫載其形托于金燈,隆脊矜尾鬐甲舒張。《集韻》本作鐙。《說文》鐙,錠也。《註》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

【喜】

喜【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憘音蟢。《爾雅·釋詁》喜,樂也。《玉篇》悅也。《書·益稷》股肱喜哉。《易·否卦》先否後喜。

聞喜,縣名。

姓。《正字通》元順帝時喜同,明正統中喜寧。

《集韻》虛其切,音僖。末喜,有施氏女名。《晉語》夏桀伐有施氏,有施人以妹喜女焉。

《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鳥致貽女何喜。《註》喜叶音羲。

《集韻》許記切,與憙同。好也。《詩·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註》載叶子利反,喜讀去聲。《前漢·廣陵王傳》何用爲樂心所喜,出入無悰爲樂亟。《註》韋昭曰:喜,許吏反。亟,丘吏反。

《集韻》《類篇》昌志切,音熾。與饎同。詳食部饎字註。

【缀】

綴【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陟衞切《集韻》《韻會》株衞切,音錣。《博雅》連也。《玉篇》緝也。《書·立政》綴衣。《傳》掌衣服。《疏》衣服必連綴著之,知綴衣是掌衣服者。《禮·內則》紉箴請補綴。

《書·顧命》底席綴純。《傳》綴,雜彩有文之具。

《詩·商頌》爲下國綴旒。《傳》綴,猶結也。《禮·檀弓》殷主綴重焉。《註》殷人作主,而聯其重縣諸廟也。

《禮·樂記》行其綴兆。《註》綴,表也,所以表行列也。

《前漢·高帝紀》綴之以祀。《註》綴言不絕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綴綴然。《註》不乖離之貌。

竹劣切,音掇。《儀禮·士喪禮》綴足用燕几。《註》綴猶拘也。

《禮·樂記》禮者,所以綴淫也。《註》綴,猶止也。

《廣韻》陟劣切《集韻》枺劣切,音輟。義同。

《集韻》都外切,音祋。綴兆。鄭康成讀。

【蜻】

蜻【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音精。《說文》蜻蛚也。《詩·唐風·蟋蟀疏》一名蜻蛚。《張載詩》俯聞蜻蛚吟。詳蟀字註。

《集韻》疾正切,音淨。蟬屬。《玉篇》蚻也。《揚子·方言》蟬有文者謂之蜻蜻。《郭註》卽蚻也。詳蚻字註。

此靜切,音請。慈盈切,音情。義同。

《廣韻》倉經切,音靑。蜻蜓蟲。《揚子·方言》蜻蛉謂之蝍蛉。《埤雅》蝍蜓飮露,六足四翼,其翅輕薄如蟬,盡取蚊蝱食之,遇雨卽多好集水上款飛。一名蜻蛉。《古今注》有靑赤黃三種,靑而大者曰靑亭,小而黃者曰胡黎,一曰胡離,小而赤者曰赤卒,一曰絳騶,一名赤衣使者,亦曰赤弁丈人。總曰蜻蛉。《呂氏春秋》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朝居海上,從蜻遊蜻之至者數百。《博物志》五月五日埋蜻蜓,頭于西向戸下,埋至三日不食,則化爲靑眞珠。

地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蜻蛉。

水名。《水經注》蜻蜓縣,上承蜻蛉水。

【蜓】

蜓【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典切,音殄。《玉篇》蝘蜓。詳蝘字註。

《集韻》唐丁切,音廷。蜻蜓。《爾雅·釋蟲》虰蛵。《註》或曰卽蜻蛉也。《疏》一名蜻蜓。詳蜻字註。

待鼎切,音挺。蜓蚞。《爾雅·釋蟲》蜓蚞,螇螰。見蚞字註。蝘蜓,《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