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元

出自:宋代·李正民《大宋中兴雅》

拼音:[jìng][kāng][zhī][yuán]

平仄:仄平平平

炎正中微,泰极而否。
边陲云扰,中原糜沸。
靖康之元,逼我京师。
金汤弛备,兵缠紫微。
天方佑宋,帝在济阳。
貔貅十万,左右陈行。
旌旗蔽野,戈鋋彗云。
八神警跸,七萃骏奔。
移师商丘,亿兆乐推。
讴歌狱讼,竭蹶咸归。
爰登宝位,爰绍丕基。
兢兢业业,一日万机。
既巡淮甸,乃涖浙江。
遣使聘问,原隰相望。
两宫未复,夙夜靡遑。
经之营之,十有馀年。
戊午之秋,使车来旋。
谓彼邻国,远达温言。
欲讲盟好,厥志已坚。
使在淮浦,众言盈庭。
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更唱迭和,万口狺狺。
帝若不闻,默与神谋。
圣志先定,惟相是诹。
轺车戾止,和好是求。
复我河南,旧县与州。
疆界方交,左贤被罪。
谋臣既歼,信誓中悔。
古贤继之,矜其勇鸷。
氛尘冥冥,侵我淮泗。
帝赫斯怒,张我皇威。
乃敕六将,建尔鼓旗。
追奔逐北,于淮之湄。
师入陈许,亦反濉涣。
两都震惧,人心冰泮。
元戎駃马,往告于金。
群情愕眙,罔敢来侵。
皇天悔祸,殊邻革心。
按兵于境,旧盟是寻。
锡以金帛,稛载方舟。
皇华络绎,典礼具修。
载书孔明,戎车遄迈。
质于鬼神,万世永赖。
龙楯来归,兆庶雨泣。
圣心孺慕,哀恫罔极。
百神毕会,缵禹之迹。
永祐后昆,山川叶吉。
长乐就养,袆衣褕翟。
万寿称觞,怡心顺色。
晨羞既进,夕膳载加。
天子之孝,修于邦家。
归马散牛,句戈束矢。
大将释师,军政咸理。
淮滨之民,夜眠晏起。
秉尔耒耜,或耘或宣,惟仲山甫。
爱莫助之,民鲜克举。
我宋之隆,君臣会通。
咸有一德,协于尹躬。
中兴之功,薰灼夷夏。
臣作是诗,以继周雅。

查看原文

注释

【靖康】宋钦宗(赵桓)年号(公元1126-1127)。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靖】

靖【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穽。《說文》立淨也。

一曰細貌。

《玉篇》謀也。《書·盤庚》自作弗靖。《傳》靖,謀也。《詩·小雅》靖共爾位。

《周頌》日靖四方。

《廣韻》思也。《揚子·方言》靖,思也。東齊海岱之閒曰靖。

《廣韻》理也。《詩·小雅》俾予靖之。《傳》靖,治也。《左傳·僖九年》君務靖亂,毋勤于行。

《廣韻》和也。《韻會》安也。《詩·周頌》肆其靖之。《傳》靖,和也。《箋》終能和安之。

《諡法》柔德安衆曰靖,恭己鮮言曰靖,寬樂令終曰靖。

姓。《廣韻》齊靖郭君之後。風俗通云:單靖公之後。

通作淸。《書·微子》自靖人自獻于先王。《釋文》靖,馬本作淸。謂潔也。

《韻會》《正韻》疾正切,穽去聲。義同。

《正韻》足也。

【康】

康【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穅。《爾雅·釋詁》樂也。《詩·唐風》無巳大康。

《周頌》迄用康年。

《爾雅·釋詁》康,安也。《書·益稷》庶事康哉。

《洪範》五福,三曰康寧。

《爾雅·釋宮》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疏》孫炎曰:康,樂也,交會樂道也。《釋名》五達曰康。康,昌也,昌盛也,車步倂列並用之,言充盛也。《列子·仲尼篇》堯遊於康衢。《史記·騶衍傳》爲列第康莊之衢。

《易·晉卦》康侯用錫馬蕃庶。《註》康,美之名也。

《禮·祭統》康周公。《註》康,猶褒大也。

《諡法》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國名。《書·康誥疏》命康叔之誥。管蔡郕霍皆國名,則康亦國名,在圻內。

《前漢·西域傳》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

州名。《唐書·地理志》康州,析端州之端溪置。

姓。《廣韻》衞康叔之後。

《爾雅·釋器》康瓠謂之甈。《註》瓠,壺也。《賈誼·弔屈原賦》寶康瓠。

與穅通。《說文》穅或省作康。

與漮通。《爾雅·釋詁》漮,虛也。《詩·小雅》酌彼康爵。《箋》康,空也。漮康音義同。

《集韻》苦浪切,音抗。《禮·明堂位》崇坫康圭。《註》康讀爲亢。《疏》亢,舉也。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元】

元【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原。《精薀》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在人身則爲體之長。《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爾雅·釋詁》元,始也。

《廣韻》長也。

大也。《前漢·哀帝紀》夫基事之元命。《註》師古曰:更受天之大命。

首也。《書·益稷》元首明哉。《前漢·班固敘傳》上正元服。《註》師古曰:元,首也。故謂冠爲元服。

本也。《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

百姓曰元元。《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註》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爲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公羊傳·隱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左傳註》凡人君卽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羅泌·路史》元者,史氏之本辭也。君卽位之一年稱元,古之史皆然。書太甲元年維元祀,虞夏有元祀之文,非春秋始爲法也。

氣也。《公羊傳註》變一爲元。元者,氣也。

正月一日曰元日。《書·舜典》月正元日。《註》朔日。

諡法,行義悅民,始建國都,主義行德,曰元。

姓。《韻會》左傳,衞大夫元咺。

後魏孝文拓拔氏爲元氏,望出河南。

《韻補》叶虞雲切,音輑。《桓譚·仙賦》呼則出故,翕則納新。夭矯經引,積氣關元。《史記·敘傳》莊王之賢,乃復國非文韻。

相关诗句
以继周雅 臣作是诗 薰灼夷夏 中兴之功 协于尹躬 咸有一德 君臣会通 我宋之隆 民鲜克举 爱莫助之 惟仲山甫 或耘或宣 秉尔耒耜 夜眠晏起 淮滨之民 军政咸理 大将释师 句戈束矢 归马散牛 修于邦家 天子之孝 夕膳载加 晨羞既进 怡心顺色 万寿称觞 袆衣褕翟 长乐就养 山川叶吉 永祐后昆 缵禹之迹 百神毕会 哀恫罔极 圣心孺慕 兆庶雨泣 龙楯来归 万世永赖 质于鬼神 戎车遄迈 载书孔明 典礼具修 皇华络绎 稛载方舟 锡以金帛 旧盟是寻 按兵于境 殊邻革心 皇天悔祸 罔敢来侵 群情愕眙 往告于金 元戎駃马 人心冰泮 两都震惧 亦反濉涣 师入陈许 于淮之湄 追奔逐北 建尔鼓旗 乃敕六将 张我皇威 帝赫斯怒 侵我淮泗 氛尘冥冥 矜其勇鸷 古贤继之 信誓中悔 谋臣既歼 左贤被罪 疆界方交 旧县与州 复我河南 和好是求 轺车戾止 惟相是诹 圣志先定 默与神谋 帝若不闻 万口狺狺 更唱迭和 如沸如羹 如蜩如螗 众言盈庭 使在淮浦 厥志已坚 欲讲盟好 远达温言 谓彼邻国 使车来旋 戊午之秋 十有馀年 经之营之 夙夜靡遑 两宫未复 原隰相望 遣使聘问 乃涖浙江 既巡淮甸 一日万机 兢兢业业 爰绍丕基 爰登宝位 竭蹶咸归 讴歌狱讼 亿兆乐推 移师商丘 七萃骏奔 八神警跸 戈鋋彗云 旌旗蔽野 左右陈行 貔貅十万 帝在济阳 天方佑宋 兵缠紫微 金汤弛备 逼我京师 靖康之元 中原糜沸 边陲云扰 泰极而否 炎正中微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