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仁如天

出自:宋代·刘跂《子和惠贶佳什惇叙世契诵咏感慨情见乎辞因次其韵》

拼音:[tiān][zǐ][rén][rú][tiān]

平仄:平仄平平平

恭闻裕陵初,文物万古先。
仁英所造士,台阁遍招延。
堂堂丹阳公,发轫自宾筵。
维我先大夫,整驾亦周旋。
一时起接武,千里称比肩。
俱陈曲台议,共校天禄编。
心期久相契,燥湿无改弦。
晚登廊庙席,玉笋照华颠。
厩马并飞盖,斋榻连脩椽。
到今启事帖,尺牍馀藤笺。
忆我既冠后,群趋集英前。
公持柱史橐,水镜资平铨。
谓宜掇上第,击节称奏篇。
声名竟寂寂,感遇空拳拳。
事过剧脱兔,迩来三十年。
翰墨恍未落,拱水森已圆。
嗟哉最孤露,罪戾深益缠。
迷途虽云指,顽质何由镌。
以兹众恶归,白首犹迍邅。
屡惊流夜郎,敢望尉通泉。
弦肠恐齐断,身璧欲俱捐。
岂知巢倾覆,胎卵却复全。
圣主日方中,照曜无党偏。
宸笔下霄汉,一洗空宿愆。
生还出望外,喜极悲泪涟。
诗书手自束,衣袂轻欲翾。
犹忧抱沈瘵,针石久未蠲。
朅来问医药,蹭蹬淮之壖。
追惟曩时乐,梦破无重眠。
畴知王公子,但说副车贤。
持带走穷隶,趣驾来飞旃。
劳我鬓霜雪,欢颜语㛹娟。
北堂太夫人,备福独绵绵。
往者三殿朝,吾亲亦班联。
问讯逮妻女,悲欢深怆然。
升堂一拜阻,自痛久拘挛。
念子事方殷,使客舟车骈。
拨忙屡顾盼,尊酒劝留连。
新诗又来辱,巨轴星斗悬。
七字健欲活,靡靡争春妍。
夷途取騄骥,武库出戈鋋。
骤闻吴叔辩,霍然病欲痊。
感子重拜嘉,傥未沟壑填。
西风理归棹,往稼汶阳田。
王途正清廓,天子仁如天
轩冕岂不好,于我亦青毡。
政惟萧丘火,寒焰宁复然。
亨衢子当骋,愿言早著鞭。
高闳富令息,犊子亦所怜。
世交固未替,更赖清白传。

查看原文

注释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仁】

仁【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忎音人。《釋名》忍也。《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程顥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

《方書》手足痿爲不仁。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云: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

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六書正譌》元,从二从人。仁則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相关诗句
更赖清白传 世交固未替 犊子亦所怜 高闳富令息 愿言早著鞭 亨衢子当骋 寒焰宁复然 政惟萧丘火 于我亦青毡 轩冕岂不好 天子仁如天 王途正清廓 往稼汶阳田 西风理归棹 傥未沟壑填 感子重拜嘉 霍然病欲痊 骤闻吴叔辩 武库出戈鋋 夷途取騄骥 靡靡争春妍 七字健欲活 巨轴星斗悬 新诗又来辱 尊酒劝留连 拨忙屡顾盼 使客舟车骈 念子事方殷 自痛久拘挛 升堂一拜阻 悲欢深怆然 问讯逮妻女 吾亲亦班联 往者三殿朝 备福独绵绵 北堂太夫人 欢颜语㛹娟 劳我鬓霜雪 趣驾来飞旃 持带走穷隶 但说副车贤 畴知王公子 梦破无重眠 追惟曩时乐 蹭蹬淮之壖 朅来问医药 针石久未蠲 犹忧抱沈瘵 衣袂轻欲翾 诗书手自束 喜极悲泪涟 生还出望外 一洗空宿愆 宸笔下霄汉 照曜无党偏 圣主日方中 胎卵却复全 岂知巢倾覆 身璧欲俱捐 弦肠恐齐断 敢望尉通泉 屡惊流夜郎 白首犹迍邅 以兹众恶归 顽质何由镌 迷途虽云指 罪戾深益缠 嗟哉最孤露 拱水森已圆 翰墨恍未落 迩来三十年 事过剧脱兔 感遇空拳拳 声名竟寂寂 击节称奏篇 谓宜掇上第 水镜资平铨 公持柱史橐 群趋集英前 忆我既冠后 尺牍馀藤笺 到今启事帖 斋榻连脩椽 厩马并飞盖 玉笋照华颠 晚登廊庙席 燥湿无改弦 心期久相契 共校天禄编 俱陈曲台议 千里称比肩 一时起接武 整驾亦周旋 维我先大夫 发轫自宾筵 堂堂丹阳公 台阁遍招延 仁英所造士 文物万古先 恭闻裕陵初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