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持柱史橐

出自:宋代·刘跂《子和惠贶佳什惇叙世契诵咏感慨情见乎辞因次其韵》

拼音:[gōng][chí][zhù][shǐ][tuó]

平仄:平平仄仄平

恭闻裕陵初,文物万古先。
仁英所造士,台阁遍招延。
堂堂丹阳公,发轫自宾筵。
维我先大夫,整驾亦周旋。
一时起接武,千里称比肩。
俱陈曲台议,共校天禄编。
心期久相契,燥湿无改弦。
晚登廊庙席,玉笋照华颠。
厩马并飞盖,斋榻连脩椽。
到今启事帖,尺牍馀藤笺。
忆我既冠后,群趋集英前。
公持柱史橐,水镜资平铨。
谓宜掇上第,击节称奏篇。
声名竟寂寂,感遇空拳拳。
事过剧脱兔,迩来三十年。
翰墨恍未落,拱水森已圆。
嗟哉最孤露,罪戾深益缠。
迷途虽云指,顽质何由镌。
以兹众恶归,白首犹迍邅。
屡惊流夜郎,敢望尉通泉。
弦肠恐齐断,身璧欲俱捐。
岂知巢倾覆,胎卵却复全。
圣主日方中,照曜无党偏。
宸笔下霄汉,一洗空宿愆。
生还出望外,喜极悲泪涟。
诗书手自束,衣袂轻欲翾。
犹忧抱沈瘵,针石久未蠲。
朅来问医药,蹭蹬淮之壖。
追惟曩时乐,梦破无重眠。
畴知王公子,但说副车贤。
持带走穷隶,趣驾来飞旃。
劳我鬓霜雪,欢颜语㛹娟。
北堂太夫人,备福独绵绵。
往者三殿朝,吾亲亦班联。
问讯逮妻女,悲欢深怆然。
升堂一拜阻,自痛久拘挛。
念子事方殷,使客舟车骈。
拨忙屡顾盼,尊酒劝留连。
新诗又来辱,巨轴星斗悬。
七字健欲活,靡靡争春妍。
夷途取騄骥,武库出戈鋋。
骤闻吴叔辩,霍然病欲痊。
感子重拜嘉,傥未沟壑填。
西风理归棹,往稼汶阳田。
王途正清廓,天子仁如天。
轩冕岂不好,于我亦青毡。
政惟萧丘火,寒焰宁复然。
亨衢子当骋,愿言早著鞭。
高闳富令息,犊子亦所怜。
世交固未替,更赖清白传。

查看原文

注释

【柱史】1."柱下史"的省称。 2.代指老子。 3.指御史。 4.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5.星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公】

公【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㒶《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工。《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徐曰》會意。《爾雅·釋言》無私也。《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註》公猶共也。

爵名,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

三公官名。《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

官所曰公。《詩·召南》退食自公。

父曰公。《列子·黃帝篇》家公執席。《前漢·郊祀志》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

婦謂舅曰公。《前漢·賈誼策》與公倂倨。

尊稱曰公。《賈誼策》此六七公皆亡恙。

相呼曰公。《史記·毛遂傳》公等碌碌。

事也。《詩·召南》夙夜在公。《註》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

星名。《隋書·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搖東,天之相也。

姓。《韻會》漢有公儉。

諡法,立志及衆曰公。

與功通。《詩·小雅》以奏膚公。《大雅》王公伊濯。

《集韻》諸容切,音鐘。同妐。夫之兄爲兄妐。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或省作公。通作鍾。

《韻補》叶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諫》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持】

持【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

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

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

《正韻》知切,音馳。義同。

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柱】

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除上聲。《說文》楹也。《廣雅》楹謂之柱。《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底柱,山名。《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音主。柱夫,草名。《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集韻》《類篇》《韻會》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枝柱曰柱。《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史】

史【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㕜《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詩·小雅》旣立之監,或佐之史。《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御史,長史,刺史,漢官名。

太史,九河之一。《爾雅·釋水》太史。《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姓。《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

《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叶疎土切。《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罹宮悲苦。《說文》本作㕜。从又持中。中,正也。

【橐】

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他各切,音拓。《說文》囊也。《唐韻》囊無底。《詩·大雅》于橐于囊。《毛傳》小曰橐,大曰囊。《左傳·宣二年》趙盾見靈輒,爲簞食與肉,置諸橐而與之。

冶器也。《老子·道德經》天地之閒,其猶橐籥乎。《註》橐者外之櫝,所以受籥也。籥者內之管,所以鼓橐也。《淮南子·本經訓》鼓橐吹埵,以消銅鐵。

盛衣食之器者曰橐梠。《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

橐橐,杵聲也。《詩·小雅》椓之橐橐。

橐駝,獸名。言其負囊橐而駝物也。《揚雄·長楊賦》敺橐駝,燒蠡。

橐臯,吳地。《春秋·哀十二年》公會吳于橐臯。《漢書》屬九江郡。

《唐韻》章夜切,音柘。義同。

《集韻》都故切,音妒。木名。○按《說文》別立橐部,今倂入。

相关诗句
更赖清白传 世交固未替 犊子亦所怜 高闳富令息 愿言早著鞭 亨衢子当骋 寒焰宁复然 政惟萧丘火 于我亦青毡 轩冕岂不好 天子仁如天 王途正清廓 往稼汶阳田 西风理归棹 傥未沟壑填 感子重拜嘉 霍然病欲痊 骤闻吴叔辩 武库出戈鋋 夷途取騄骥 靡靡争春妍 七字健欲活 巨轴星斗悬 新诗又来辱 尊酒劝留连 拨忙屡顾盼 使客舟车骈 念子事方殷 自痛久拘挛 升堂一拜阻 悲欢深怆然 问讯逮妻女 吾亲亦班联 往者三殿朝 备福独绵绵 北堂太夫人 欢颜语㛹娟 劳我鬓霜雪 趣驾来飞旃 持带走穷隶 但说副车贤 畴知王公子 梦破无重眠 追惟曩时乐 蹭蹬淮之壖 朅来问医药 针石久未蠲 犹忧抱沈瘵 衣袂轻欲翾 诗书手自束 喜极悲泪涟 生还出望外 一洗空宿愆 宸笔下霄汉 照曜无党偏 圣主日方中 胎卵却复全 岂知巢倾覆 身璧欲俱捐 弦肠恐齐断 敢望尉通泉 屡惊流夜郎 白首犹迍邅 以兹众恶归 顽质何由镌 迷途虽云指 罪戾深益缠 嗟哉最孤露 拱水森已圆 翰墨恍未落 迩来三十年 事过剧脱兔 感遇空拳拳 声名竟寂寂 击节称奏篇 谓宜掇上第 水镜资平铨 公持柱史橐 群趋集英前 忆我既冠后 尺牍馀藤笺 到今启事帖 斋榻连脩椽 厩马并飞盖 玉笋照华颠 晚登廊庙席 燥湿无改弦 心期久相契 共校天禄编 俱陈曲台议 千里称比肩 一时起接武 整驾亦周旋 维我先大夫 发轫自宾筵 堂堂丹阳公 台阁遍招延 仁英所造士 文物万古先 恭闻裕陵初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