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行三辅地

出自:宋代·刘跂《寄赠》

拼音:[wēi][háng,xíng][sān][fǔ][dì,de]

平仄:平平平仄仄

绝世丹青业,中台雨露辰。
师门推上第,王室见名臣。
磊落儒林丈,风流画省宾。
燕朝分锦仗,儤值近枫宸。
鸣凤丹山穴,占星颍水滨。
殿庐俄厌直,藩社此班春。
山节还铜虎,京符换玉麟。
威行三辅地,歌浃两川民。
已喜徵黄霸,无劳借寇恂。
即应公简上,会见俗还淳。
叹昔时难偶,逢今势莫均。
楚材难入晋,汉法近沿秦。
稽古皆前列,希风绝后尘。
斯文如汩没,吾道久湮沦。
海岳功归圣,熊罴钓有人。
蓝田仍产玉,郢匠早挥斤。
周历方开永,萧规欲尽循。
天时知会遇,人力漫纷纶。
夙有掺弦便,今逢敛板亲。
猥惭牛下走,敢玷席中珍。
迹远龙门峻,心怀燕厦仁。
绪言闻已旧,从此更书绅。

查看原文

注释

【威行】1.武力行为。 2.指道德行为。 3.指威势推行于某一对象或地方。
【三辅】西汉治理京畿地区三个长官的合称。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及都尉,合称“三辅”。武帝时改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城以西;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改左内史为左冯(píng)翊,治长陵以北。见《汉书·百官公卿表》等。也指京城长安附近地区:衡(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威】

威【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賞以馭其威。《吳語》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

《諡法》猛以剛果,彊義執政,曰威。

婦稱姑爲威姑。猶子稱父爲嚴君。《說文》威,姑也,引漢律婦告威姑。《正字通》按漢律威姑二字宜連讀,信如說文訓,似告姑姑,豈成文理。

南威,美人名。

虎脅兩旁及尾端有骨如乙,名虎威,見《酉陽雜俎》。

伊威,蟲名。《爾雅·釋蟲》作蛜蝛。《詩·豳風》伊威在室。

與畏通。《莊子·漁父篇》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註》威畏義同。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辅】

輔【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扶雨切《五音集韻》父雨切,。《說文》人頰骨也。《易·咸卦》咸其輔頰舌。《註》輔,上頷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

《正韻》車輔,兩旁夾車木也。《詩·小雅》乃棄爾輔。《疏》輔以佐車,可解脫之物。今人縛杖于輻,以孩輔車也。

《廣韻》毗輔,相助也,弼也。《增韻》扶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說命》朝夕納誨,以輔台德。

以物相將曰輔。《周禮·地官》鄕大夫以旌節輔令則達之。《註》民雖以徵令行,其將之者無節,則不得通。

四輔,官名。《禮·文王世子》設四輔。《註》謂師、保、疑、丞也。

府史胥徒亦謂之輔。《周禮·天官·大宰》置其輔。《註》庶人在官者也。

《韻會》四輔,星名。所以輔佐北極。

三輔,郡名。漢京兆、左馮翊、右扶風。

輔氏,地名。《左傳·宣十五年》秦伐晉,次于輔氏。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使獻龍輔于齊侯。

姓。晉智果別族爲輔氏。

【地】

地【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埊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