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痴呆长自在

出自:明代·张萱《庚午守岁戏笔》

拼音:[mǎi][dé,děi,de][chī][dāi][cháng,zhǎng][zì][zài]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西园公,无名氏,老向人间亦徒尔。
六身二首是耶非,人说明朝七十四。
七十四,可若何,一不为少百不多。
踽踽凉凉心悄悄,行吟泽畔空婆娑。
觌面相逢人不识,缩踵却行犹畏迹。
莫怪穷猿好择林,自是放豚难入笠。
非仙非佛亦非儒,半农半圃半樵渔。
有时冠履自桎梏,儿童笑唾鬼揶揄。
自惜当年好身手,转瞬如何成老丑。
头童齿落面冻梨,两足蹒跚柳生肘。
目昏耳聩非故吾,掉头不受人招呼。
昔为长物今弃物,止有一口常胡卢。
终日胡卢有何意,傀儡登场满街市。
一双白眼瞪不开,两豆何妨坚塞耳。
尚留一腕能匠心,赋成不换长门金。
据梧时读太昊易,拥膝惟赓梁甫吟。
今夕何夕云除夕,儿女灯前皆绕膝。
柏酒椒盘争献翁,愿翁百岁皆康吉。
翁言尔且打灰堆,如意今从彭蠡来。
餔糟请共醉司命,沿街更莫卖痴呆。
痴呆还与阿翁买,买得痴呆长自在
痴呆若早还阿翁,何致胸中常磊磈。
问翁何事耳失聪,鹖冠免洗将无同。
烱烱欲收岩下电,得无负此青方瞳。
知翁视听故无患,聪明自误常嗟叹。
雷霆过耳若罔闻,不放乾坤入吾眼。
阿翁好语儿与孙,今宵婪尾须盘桓。
李畋深宵喧嚗竹,山魈白昼如云屯。
虎皮金目竟何益,自昔高明鬼瞰室。
且将竿燎照污邪,共祝明年瓶满粒。
儿孙酒罢休嗷嗷,副在名山付汝曹。
有口须吞豫让炭,疗饥不乞于陵螬。
园公名氏亦难记,交绝途穷踪迹秘。
但闻常入鸟兽群不惊,可是崇祯四年混沌氏。

查看原文

注释

【痴呆】1.迟钝;愚昧:一副痴呆相|假装痴呆。 2.发呆:气得痴呆了|痴呆地站着|神情痴呆。
【自在】1.安闲;舒服:近来他们的日子过得挺自在的|听了这话,他心里有些不自在。 2.自由;没有拘束:自由自在|优游自在|逍遥自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买】

買【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正韻》莫蟹切《集韻》《韻會》母蟹切,,市也。《增韻》售人之物曰買。《急就篇註》出曰賣,入曰買。《周禮·天官·小宰》聽賣買以質劑。《前漢·食貨志》衆民賣買五穀、布帛、絲緜之物。

姓。《氏族略》五代買叔午。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痴】

痴【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丑之切《集韻》抽知切,音螭。痴疵,病也。一曰不廉。《正字通》俗癡字。

《集韻》超之切,音遲。痴㾻,不達之貌。(癡)《唐韻》丑之切《集韻》《韻會》《正韻》超之切,音鴟。《說文》不慧也。《徐曰》癡者,神思不足。亦病也。《前漢·韋賢傳》今子獨壞容貌,蒙恥辱,爲狂癡,光曜晻而不宣。《後漢·高士傳》侯霸遣使徵嚴光,光曰:侯君房素癡,今小瘥耳。《晉書·王湛傳》湛有隱德,人皆以爲癡。

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以盛酒酬之也。亦有作癡者。《藝苑雌黃》李濟翁云:借書一癡,惜書二癡,索書三癡,還書四癡。

《顏氏家訓》人無才思,自謂淸華,江南號爲詅癡符。

【呆】

呆【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補道切,同保。詳人部保字註。

莫厚切,音母。古文某字。今俗以爲癡獃字。誤也。《類篇》同槑省。或作某,通作梅。《本草》梅,杏類,倒杏爲呆。俗以爲癡獃之獃,誤。《說文》从,本字。

【长】

長【戌集上】【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镸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

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

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

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

《博雅》長,挾也。

《吳語》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許諾。《註》長弟,猶云先後也。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

宮名。《班固·西都賦》北彌明光而亙長樂。《謝朓·怨情詩》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註》長門,漢皇后所居。

地名。《玉海》長安,本關中地,西漢建都于此,後因謂天子所都爲長安。

山名。《說林》公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國名。《山海經》有鹽長之國。

獸名。《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疏》長楚,一名銚芅。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長牂守門。《註》長牂,衞大夫。

仲長,複姓。

長乗,神名。《山海經·郭璞贊》九德之氣,是生長乗。人狀犳尾,其神則凝。妙物自潛,世無得稱。

《韻會》《正韻》展兩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疏》元爲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戰國策》君長齊奚以薛爲。《註》長,雄長之長。

齒高也。《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位高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傳》言至海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爲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治。《釋文》五長,衆官之長。

《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註》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進也。《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生長也。《孟子》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長養之也。《前漢·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爲事。

《詩·大雅》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箋》敎誨不倦曰長。

官名。《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註》庶長,秦爵也。

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夏,晉人執衞行人石買于長子。《註》長子縣,屬上黨郡。

《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音仗。《集韻》度長短曰長。

《集韻》餘也。《正韻》多也,宂也,剩也。《論語》長一身有半。《世說新語》平生無長物。《陸機·文賦》故無取乎宂長。

《正韻》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韓愈詩》得時方長王。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相关诗句
可是崇祯四年混沌氏 但闻常入鸟兽群不惊 交绝途穷踪迹秘 园公名氏亦难记 疗饥不乞于陵螬 有口须吞豫让炭 副在名山付汝曹 儿孙酒罢休嗷嗷 共祝明年瓶满粒 且将竿燎照污邪 自昔高明鬼瞰室 虎皮金目竟何益 山魈白昼如云屯 李畋深宵喧嚗竹 今宵婪尾须盘桓 阿翁好语儿与孙 不放乾坤入吾眼 雷霆过耳若罔闻 聪明自误常嗟叹 知翁视听故无患 得无负此青方瞳 烱烱欲收岩下电 鹖冠免洗将无同 问翁何事耳失聪 何致胸中常磊磈 痴呆若早还阿翁 买得痴呆长自在 痴呆还与阿翁买 沿街更莫卖痴呆 餔糟请共醉司命 如意今从彭蠡来 翁言尔且打灰堆 愿翁百岁皆康吉 柏酒椒盘争献翁 儿女灯前皆绕膝 今夕何夕云除夕 拥膝惟赓梁甫吟 据梧时读太昊易 赋成不换长门金 尚留一腕能匠心 两豆何妨坚塞耳 一双白眼瞪不开 傀儡登场满街市 终日胡卢有何意 止有一口常胡卢 昔为长物今弃物 掉头不受人招呼 目昏耳聩非故吾 两足蹒跚柳生肘 头童齿落面冻梨 转瞬如何成老丑 自惜当年好身手 儿童笑唾鬼揶揄 有时冠履自桎梏 半农半圃半樵渔 非仙非佛亦非儒 自是放豚难入笠 莫怪穷猿好择林 缩踵却行犹畏迹 觌面相逢人不识 行吟泽畔空婆娑 踽踽凉凉心悄悄 一不为少百不多 可若何 七十四 人说明朝七十四 六身二首是耶非 老向人间亦徒尔 无名氏 西园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