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见同时

出自:唐代·佚名《谒法门寺真身五十韵》

拼音:[jūn][zhǔ][jiàn,xiàn][tóng,tòng][shí]

平仄:平仄仄平平

瞻礼喜成悲,伤嗟不遇师。
矌因修曩劫,火寂掩俱尸。
神光分皎皎,雁塔起巍巍。
弘愿无偏傥,从后请不疑。
人天重敬礼,神鬼悉交驰。
入海人难睹,腾波世莫窥。
供僧添圣福,称象等毫釐。
铁网牵沙岸,金瓯出水湄。
轮王欣却得,将帅尽忘疲。
震日国绝大,岐阳地不卑。
累朝曾出现,近代盛修持。
万遍磨不磷,千回涅不缁。
任从将火试,几见陷金锤。
皓色岂能并,晶光尽总亏。
真身无点黡,圭璧有瑕疵。
安福楼前现,天涯海畔知。
懿宗亲礼处,君主见同时
截舌还能语,剜精复旧肥。
石光呈瑞质,木有宝灯仪。
塔主重修建,檀那各舍资。
才兴运人力,早已感神祇。
一夜风雷吼,五更砂石吹。
不劳人力置,自有圣贤为。
海得龙王护,药叉将主司。
圣灯瞻处有,光相应心祈。
鼓乐喧天地,幡花海路歧。
秦王偏敬仰,皇后重心慈。
礼佛躬亲到,斋僧偏极绥。
教坊呈御制,内外奏宫词。
马壮金鞍促,人轻玉勒移。
到来心跃跃,回首意迟迟。
睿旨遥瞻礼,皇情雅合规。
只凭香火力,消得国家危。
祷祝烽烟息,犹希稼穑滋。
金经雕岂易,宝偈显难思。
工匠劳心力,宸聪亦手胝。
众缘沾士庶,万卷放僧尼。
芝草生高垄,醴泉清满池。
红霓呈瑞色,白鹤唳嘉奇。
真相非生灭,凡情每自欺。
茫茫迷旨趣,劫劫拟何之。
达即全无体,玄微只在兹。
纵饶心稍转,又被业追随。
愿智应难满,胜绝宁每期。
不言同哽虎,罕遇类盲龟。
像法承衣荫,声光以渐衰。
盛筵难际会,逢善莫推辞。
学寡渐黄绢,才荒误色丝。
感恩频洒泪,泣讽五言诗。

查看原文

注释

【君主】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现代某些国家的元首。有的称国王,有的称皇帝。
【主见】主意;主张。
【同时】1.同时代;同一时候。 2.犹当时,那时。 3.并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主】

主【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

《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

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晉語》陽子剛而主能。《註》上也。

姓。隋主胄,明主問禮。

主父,複姓。

《正韻》陟慮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註》主,同註。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相关诗句
泣讽五言诗 感恩频洒泪 才荒误色丝 学寡渐黄绢 逢善莫推辞 盛筵难际会 声光以渐衰 像法承衣荫 罕遇类盲龟 不言同哽虎 胜绝宁每期 愿智应难满 又被业追随 纵饶心稍转 玄微只在兹 达即全无体 劫劫拟何之 茫茫迷旨趣 凡情每自欺 真相非生灭 白鹤唳嘉奇 红霓呈瑞色 醴泉清满池 芝草生高垄 万卷放僧尼 众缘沾士庶 宸聪亦手胝 工匠劳心力 宝偈显难思 金经雕岂易 犹希稼穑滋 祷祝烽烟息 消得国家危 只凭香火力 皇情雅合规 睿旨遥瞻礼 回首意迟迟 到来心跃跃 人轻玉勒移 马壮金鞍促 内外奏宫词 教坊呈御制 斋僧偏极绥 礼佛躬亲到 皇后重心慈 秦王偏敬仰 幡花海路歧 鼓乐喧天地 光相应心祈 圣灯瞻处有 药叉将主司 海得龙王护 自有圣贤为 不劳人力置 五更砂石吹 一夜风雷吼 早已感神祇 才兴运人力 檀那各舍资 塔主重修建 木有宝灯仪 石光呈瑞质 剜精复旧肥 截舌还能语 君主见同时 懿宗亲礼处 天涯海畔知 安福楼前现 圭璧有瑕疵 真身无点黡 晶光尽总亏 皓色岂能并 几见陷金锤 任从将火试 千回涅不缁 万遍磨不磷 近代盛修持 累朝曾出现 岐阳地不卑 震日国绝大 将帅尽忘疲 轮王欣却得 金瓯出水湄 铁网牵沙岸 称象等毫釐 供僧添圣福 腾波世莫窥 入海人难睹 神鬼悉交驰 人天重敬礼 从后请不疑 弘愿无偏傥 雁塔起巍巍 神光分皎皎 火寂掩俱尸 矌因修曩劫 伤嗟不遇师 瞻礼喜成悲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