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事传金匮

出自:明代·魏学洢《呈鹿太公一百韵》

拼音:[fēng][shì][chuán,zhuàn][jīn][kuì,guì]

平仄:平仄平平仄

赴难趋燕市,潜身向范阳。
日斜怀剧孟,风古遘羲皇。
跂德投村坞,涓心拜草堂。
道颜函浑噩,高谊薄穹苍。
谅直衷无滓,端凝动有坊。
格言森矩矱,朴性爱农桑。
俊杰尊冰鉴,乡氓敬彦方。
典刑黄发备,硕望白眉良。
晔煜精神湛,绵延福祉昌。
使君当日政,吴国到今扬。
封事传金匮,遗碑匹汜乡。
乌衣矜世胄,白帢故乡装。
韵叶芝兰静,门流荇藻香。
愉容齐醴酎,正骨贱膏粱。
霈泽中为汇,鸿波衍愈长。
赤驹喷汗血,紫燕曳晶光。
介节惊阛阓,英声震庙廊。
叩阶争内帑,仗剑出危疆。
齿嚼谋逾厉,髯掀气自昂。
矢弧誇饮羽,旌节诩悬狼。
猛志匡中叶,雄心盖大荒。
参云鋋棘白,照日旆旌黄。
痛饮喧军倅,欢歌入建章。
此心靡敢懈,多事许承襄。
翁本千寻干,坚同百鍊刚。
诒书休念父,努力只勤王。
日月销兵气,星云耿夜芒。
平生交砥淬,忠孝勉劻勷。
雕鹗无凡鷇,长离又独翔。
奇文卑藻缋,宝色炫琳琅。
万国推冠冕,千群惮颉颃。
异才辉燀赫,王父憺徜徉。
炽盛追攸始,逡巡谢弗当。
莳瓜循别墅,占黍候方塘。
蔼蔼祗如旧,源源方未央。
曾孙肩递亚,颖质璧成行。
跨竹宁馨子,擎书窈窕郎。
探怀寻枣栗,得饵问餦餭。
倚膝身何软,牵须吻欲张。
互嘲频咄咄,逸去更洋洋。
乐趣兹为极,愁端总可忘。
健躯兼矍铄,砂碛恣趋跄。
骋马恒辞镫,关弓不避强。
竖标真迥俗,作戏亦逢场。
疏奕随清簟,高讴侑巨觥。
东游期泰岱,南眺梦苏杭。
卓荦谈名胜,飞扬羡裹粮。
繇来垂宦橐,一意事田庄。
负雪灵椿勍,临风玉树芳。
旁观咸色动,语次却神伤。
自叹衰颓日,常依慈母傍。
视阴催食至,抚背讯衣凉。
母子互相察,晨昏习以常。
弄孩纷蹀躞,怡老巧相羊。
五世驩焉聚,百龄稳可望。
潘舆俄息驾,陶幕掩空房。
境熟疑犹在,悲来悟已亡。
含辛收拄杖,抆泪对匡床。
声咽堪酸鼻,余闻更断肠。
蒿忧谌罔极,蓂算讵为殇。
怪事凭空降,吾亲罥世殃。
触邪师廌角,搆祸起貂珰。
缇骑奔腾出,槛车竭蹶忙。
只身羁犴狴,酷暑困桁杨。
大命危于线,严威灼若汤。
九天终靳露,六月决飞霜。
生子庸如犬,穷途状似獐。
脚疲空踯躅,眦烂只傍徨。
慈训潜相怵,戎心憯莫量。
破巢忧殄灭,广柳速逃藏。
草字模糊半,愁肠次第详。
南行情怛怛,北望涕浪浪。
儿已寻安宅,爷谁送水浆。
无人与我信,有眼总如盲。
魂荡浑难系,形枯迫欲僵。
人生徒缩朒,惴死亦羞惶。
长者兴怜悯,高言发慨慷。
舆情争忿忿,天道岂茫茫。
共谅身如璧,何愁舌有簧。
螫深今且散,氛尽转成祥。
解绊驰騕袅,开笼放凤凰。
千年虚射塔,七日莫依墙。
死孝从无济,艰贞刻自将。
孙嵩欣寓赵,张禄怯逢穰。
径僻稀行旅,帘开得左厢。
拯危情激烈,排患语铿锵。
幕雀人争鄙,池鱼众屡防。
丈夫别有异,长笑谓何妨。
架帙纷纷启,园葵款款尝。
暂行呼厩马,重到授衾囊。
见我缠凄楚,更端引悦康。
铭恩何可报,拊臆不胜怆。
老父娱家巷,先生泛野航。
斯言诚获践,小子剧能狂。
浊酒乘新舸,轻帆挂短樯。
遍穿薜荔洞,乱舞芰荷裳。
事过惊疑伏,时平志气飏。
浩歌摧下里,苦调带秋商。
燕叟英雄槩,吴山艳冶妆。
哑然供一笑,跪进介眉觞。

查看原文

注释

【封事】1.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2.封禅。
【金匮】1.亦作"金柜"。亦作"金鐀"。 2.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3.引申谓传之久远。 4.借指藏书。 5.比喻博学。 6.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封】

封【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崶。《說文》爵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隸作封,从圭所執也。《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告后土。《註》封,土地之事也。

《大戴禮》五十里而封。

《前漢·法志》同十爲封,封十爲畿,畿方千里。

封疆之官曰封人。《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爲畿封而樹之。

《大司徒之職》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溝封之。《註》封,起土界也。土在溝上謂之封,封上樹木以爲固也。

大也。《詩·商頌》封建厥福。《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孔傳》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爲其州之鎮。

封禪,祭名。積土增山曰封,爲墠祭地曰禪。《孝經緯》封於泰山,禪於梁甫。《白虎通》王者封禪以告太平。金泥銀繩,封以印璽。孔子登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封是也。

聚土曰封。《周禮·地官·冢人》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

培也。《吳語》封殖越國。《註》壅本曰封。

富厚也。《史記·貨殖傳》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凡專利自私曰封。《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鄭註》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也。

緘也。漢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謂之封事。

《前漢·平帝紀》諸乗傳者,持尺五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

國名。《禮·明堂位》封父龜。《註》封父,國也。

州名。蒼梧郡地,隋爲封州。

姓。黃帝時有封鉅。

賁氏改封氏。

穿封,複姓。

土精。《白澤圖》物如小兒手,無指,名封。食之多力。

封豕,大豕名。

去聲。《廣韻》芳用切,音葑《書·蔡仲之命》往卽乃封。徐邈讀。

叶府良切,音方。《韓愈·李道古銘》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从寸作。

【事】

事【子集上】【亅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叓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

《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

《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

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

《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

《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

叶詩紙切,音始。《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沚。

叶疎語切,書上聲。《韓非子·揚權篇》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叶常御切,音樹。《易林》雖慍不去,復職內事。

【传】

傳【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

丁戀反。

《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

《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

《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

《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

《說文》遽也,驛遞曰傳。《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驛傳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賤而給役使,故自稱如此。

古者以車駕馬,乗詣京師,謂之傳車。後又置驛騎,用單馬乗之,若今之遞馬。凡四馬高足爲置傳,四馬中足爲馳傳,四馬下足爲乗傳,一馬二馬爲軺傳。漢律,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乗傳參封之。參,三也。有期會絫封兩端,端各兩封,凡四封。乗置馳傳五封之,兩端各二,中央一軺,傳兩馬再封之,一馬一封,以馬駕軺車而乗傳,曰一封軺傳。

關傳。《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前漢·文帝紀》《註》張晏曰: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師古曰: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後漢·蕃傳》投傳而去。《註》符也。丁戀切。《釋名》傳,轉也。轉移所在,執以爲信也。

《集韻》《韻會》《正韻》柱戀切,音瑑。訓也。賢人之書曰傳。

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諸史列傳是也。《釋名》傳,傳也。以傳示後人也。

續也。《孟子》傳食於諸侯。

叶重倫切,音。《前漢·敘傳》帝庸親親,厥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不傳。◎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知戀、直戀三切,《廣韻》分析極細,《正韻》因之。然歷考經史註疏,驛傳之傳,平、去二音可以互讀,至傳道、傳聞、傳授之傳,乃一定之平聲,紀載之傳,一定之去聲。此音之分動靜,不可易者也。《正字通》專闢動靜字音之說,每於此等處,爲渾同之說以亂之,此斷斷不可从者。

按《廣韻》二仙,傳,直攣切,音椽,又持戀,丁戀二切。三十三線,傳,直戀切,卽持戀切。知戀切,卽丁戀切。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

【金】

金【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

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

《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

《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

《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

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匮】

匱【子集下】【匚部

《唐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蕢。《說文》匣也。从匚,貴聲。《六書故》今通以藏器之大者爲匱,次爲匣,小爲匵。《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韻會》或作鐀。俗作櫃。

《說文》一曰乏也。《廣韻》竭也。《詩·大雅》孝子不匱。

與簣通。《前漢·王莽傳》綱紀咸張,成在一匱。

姓。《廣韻》何氏姓苑云:今廬江人。

相关诗句
跪进介眉觞 哑然供一笑 吴山艳冶妆 燕叟英雄槩 苦调带秋商 浩歌摧下里 时平志气飏 事过惊疑伏 乱舞芰荷裳 遍穿薜荔洞 轻帆挂短樯 浊酒乘新舸 小子剧能狂 斯言诚获践 先生泛野航 老父娱家巷 拊臆不胜怆 铭恩何可报 更端引悦康 见我缠凄楚 重到授衾囊 暂行呼厩马 园葵款款尝 架帙纷纷启 长笑谓何妨 丈夫别有异 池鱼众屡防 幕雀人争鄙 排患语铿锵 拯危情激烈 帘开得左厢 径僻稀行旅 张禄怯逢穰 孙嵩欣寓赵 艰贞刻自将 死孝从无济 七日莫依墙 千年虚射塔 开笼放凤凰 解绊驰騕袅 氛尽转成祥 螫深今且散 何愁舌有簧 共谅身如璧 天道岂茫茫 舆情争忿忿 高言发慨慷 长者兴怜悯 惴死亦羞惶 人生徒缩朒 形枯迫欲僵 魂荡浑难系 有眼总如盲 无人与我信 爷谁送水浆 儿已寻安宅 北望涕浪浪 南行情怛怛 愁肠次第详 草字模糊半 广柳速逃藏 破巢忧殄灭 戎心憯莫量 慈训潜相怵 眦烂只傍徨 脚疲空踯躅 穷途状似獐 生子庸如犬 六月决飞霜 九天终靳露 严威灼若汤 大命危于线 酷暑困桁杨 只身羁犴狴 槛车竭蹶忙 缇骑奔腾出 搆祸起貂珰 触邪师廌角 吾亲罥世殃 怪事凭空降 蓂算讵为殇 蒿忧谌罔极 余闻更断肠 声咽堪酸鼻 抆泪对匡床 含辛收拄杖 悲来悟已亡 境熟疑犹在 陶幕掩空房 潘舆俄息驾 百龄稳可望 五世驩焉聚 怡老巧相羊 弄孩纷蹀躞 晨昏习以常 母子互相察 抚背讯衣凉 视阴催食至 常依慈母傍 自叹衰颓日 语次却神伤 旁观咸色动 临风玉树芳 负雪灵椿勍 一意事田庄 繇来垂宦橐 飞扬羡裹粮 卓荦谈名胜 南眺梦苏杭 东游期泰岱 高讴侑巨觥 疏奕随清簟 作戏亦逢场 竖标真迥俗 关弓不避强 骋马恒辞镫 砂碛恣趋跄 健躯兼矍铄 愁端总可忘 乐趣兹为极 逸去更洋洋 互嘲频咄咄 牵须吻欲张 倚膝身何软 得饵问餦餭 探怀寻枣栗 擎书窈窕郎 跨竹宁馨子 颖质璧成行 曾孙肩递亚 源源方未央 蔼蔼祗如旧 占黍候方塘 莳瓜循别墅 逡巡谢弗当 炽盛追攸始 王父憺徜徉 异才辉燀赫 千群惮颉颃 万国推冠冕 宝色炫琳琅 奇文卑藻缋 长离又独翔 雕鹗无凡鷇 忠孝勉劻勷 平生交砥淬 星云耿夜芒 日月销兵气 努力只勤王 诒书休念父 坚同百鍊刚 翁本千寻干 多事许承襄 此心靡敢懈 欢歌入建章 痛饮喧军倅 照日旆旌黄 参云鋋棘白 雄心盖大荒 猛志匡中叶 旌节诩悬狼 矢弧誇饮羽 髯掀气自昂 齿嚼谋逾厉 仗剑出危疆 叩阶争内帑 英声震庙廊 介节惊阛阓 紫燕曳晶光 赤驹喷汗血 鸿波衍愈长 霈泽中为汇 正骨贱膏粱 愉容齐醴酎 门流荇藻香 韵叶芝兰静 白帢故乡装 乌衣矜世胄 遗碑匹汜乡 封事传金匮 吴国到今扬 使君当日政 绵延福祉昌 晔煜精神湛 硕望白眉良 典刑黄发备 乡氓敬彦方 俊杰尊冰鉴 朴性爱农桑 格言森矩矱 端凝动有坊 谅直衷无滓 高谊薄穹苍 道颜函浑噩 涓心拜草堂 跂德投村坞 风古遘羲皇 日斜怀剧孟 潜身向范阳 赴难趋燕市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