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犹把南楼凭

出自:清代·林占梅《悲歌行》

拼音:[duō][qíng][yóu][bǎ,bà][nán,nā][lóu][p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钱塘筮仕为西湖,前辈风流慕白、苏。
吾家况有栖幽处,孤山踪迹老梅逋。
嗟余少日性莽鲁,六岁伶仃痛失怙。
结纳少友事嬉游,一班牙爪利如虎。
王母、寡母双倚闾,几度呼来复绝裾。
暗中痛切泪凝枕,我家生儿破我车。
三世伶仃寡弟昆,忍心将毋置之死。
易子而教古有方,割将块肉托舅氏。
舅氏部曹值北行,余乃从之游帝京。
自觉一朝身逸乐,离家那顾泪纵横。
乘风破浪意豪放,铜琶铁板江东唱。
旗山、鼓山豁两眸,仙霞峻岭摇鞭上。
北马南船快骋游,小阳春日入皇州。
生来佚荡难驯伏,舌烂生公不点头。
虎坊桥畔交俦伍,驰毬击剑金挥土。
菊部欣聆蓟苑歌,犁园饱看罗门舞。
泰山高今祖帐设,芦沟桥水添呜咽。
但云勉我弧先行,不道从兹是死别。
行尽燕南遍鲁、齐,騑騑驷牡无停蹄。
风尘澒洞人如鬼,渡过黄河日已西。
日西旅舍同沽酒,一路风光数诸口。
扬州明月、姑苏台,洞庭群峭、西湖柳。
建河滩险魂欲销,荒陬除夕倍无聊。
洪山桥畔蒲帆落,满城灯火正元宵。
因之动我浮华兴,顾曲徵歌气未定。
黄金未尽不言旋,多情犹把南楼凭
叶翁帆海往复回,沙哥祖道送行杯。
七月之秋犹未望,鲸波一舸赋归来。
举家狂喜牵我衣,王母扶姑颤巍巍。
低头下拜天性见,满门喜极转嘘欷。
北堂择吉命成婚,贺客盈堂吊在门。
王母抱孙□抱子,临终有语愿勿谖。
三载杜门躬守制,羸叔劬劳持家计。
道光丙午桂之秋,羸叔沉痾旋去世。
折薪肯搆一肩挑,有弟茕茕惜嫩苗。
始悟无学难自立,一编三绝暮连朝。
昂藏年几三十岁,妻妾死亡竟相继。
慈闱弃养亦同时,搥胸几绝痛长逝。
天昏地惨日无光,欲向泉台觅阿娘。
况复惠连春草恨,死者已矣存者伤。
就中一事倍凄其,予年卅六始得儿。
举眼方无伯道叹,回头竟抱元驹悲。
未几家室遘三丧,十年春梦徒渺茫。
春梦渺茫今暂醒,琴诗陶写赖园亭。
强颜又作詹家婚,弩末犹能中雀屏。
莫道膏肓贪泉石,惭处乡闾乘下泽。
萧萧风木悲重兴,捧檄难追毛义迹。
衣紫腰金念已收,觅水寻山兴未休。
何时得识匡庐面,又造飞来峰上头。
不图遍地皆狼豕,海内于今多事矣。
方、罗时命既同悲,崔、卜功名胡足齿。
子野朝朝唤奈何,平生动作辄坎轲。
壁图空挂运甓苦,愁来弹铗哭还歌。
但期郭、岳两忠武,炙手太平立可睹。
携琴抱鹤孤山行,补种梅花三百树。

查看原文

注释

【多情】重感情(多指重爱情):自作~。
【南楼】1.在南面的楼。南朝宋谢灵运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闻人倓注:"灵运《游名山志》:"始宁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横山。"" 2.古楼名。在湖北省鄂城县南。又名玩月楼。 3.古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鹤山顶。一名白云楼,又名岑楼。清乾隆中毁,毕沅重修之。 4.古楼名。在湖南潭州(今长沙市)。 5.古楼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唐张九龄尝登此楼赋诗。宋张栻重修,改名曲江楼。 6.古楼名。在广西省宜山县南,有宋黄庭坚所书《范滂传》刻石。宋嘉熙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云南省昆明市南。明西平侯沐英驻节此处,题曰"南楼望远",刘有年有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多】

多【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荒俗呼父爲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

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虛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情】

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犹】

犹【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

《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集韻》可止之辭也。《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傳》猶,可也。

本作猷。《詩·小雅》克壯其猶。《傳》猶,道也。《箋》猶,謀也,兵謀也。《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又》謀猶回遹。《箋》謀爲政之道。

《大雅》王猶允塞。《箋》猶,謀也。

《廣韻》尚也。《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箋》猶,圖也。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夷猶。《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註》疾舒之中。《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姓。《正字通》宋猶道明。

《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集韻》本作䚻。徒歌也。或作謠。

與搖通。《禮·檀弓》咏斯猶,猶斯舞。《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廣韻》《集韻》居祐切,音究。《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廣韻》《集韻》《韻會》余救切,音柚。《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叶余久切,音酉。《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好叶許厚反。(猶)

【把】

把【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博下切《集韻》《正韻》補下切《韻會》補瓦切,巴上聲。《說文》握也。《孟子》拱把之桐梓。《楚語》烝嘗不過把握。

《廣韻》持也。《增韻》執也。《戰國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胷。《史記·殷本紀》湯自把鉞,以伐昆吾。《前漢·王溫舒傳》擇郡中豪敢往吏爲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

《釋名》把,播也。所以播除物也。

《唐韻》《集韻》《韻會》蒲巴切,音杷。與爬通。《前漢·貢禹傳》農夫捽草把土。《註》把,手掊之也。

《郊祀志》掊視得鼎。《註》掊,手把土也。

批把,樂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詳批字註。

姓。《廣韻》本東樓公之後,避難改焉。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

《正韻》必駕切,音霸。與弝通。《禮·曲禮》左手承弣。《疏》弣,弓把也。《釋文》把音霸。手執處也。《正字通》把與杷別。韻會小補通作杷。引漢書譌本,合把杷爲一,非。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楼】

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說文》重屋也。《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臺,狹而脩曲曰樓。《釋名》樓謂牖戸之閒有射孔,樓樓然也。

偵敵之車曰飛樓,亦曰樓車。《六韜·軍略篇》視城中則有飛樓。《左傳·宣十五年》解揚登諸樓車,呼宋人而告之。

岑樓,山之銳嶺。《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

譙樓,城樓也。《前漢·陳勝傳》戰譙門中。

謂之戍樓。《儲光羲·送別詩》寒雲隱戍樓。

樓蘭,國名。見《前漢·昭帝紀》。

《爾雅·釋詁》樓,聚也。

《爾雅·釋草》果臝之實栝樓。《註》齊人呼爲天瓜。

道家以兩肩爲玉樓。《蘇軾·雪詩》凍合玉樓寒起粟。

姓。《姓苑》望出東陽,周封少康之裔爲東樓公,子孫因氏焉。

叶凌如切,音閭。《古·日出東南隅行》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

離樓,衆木交加之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嶔崟離樓。

【凭】

凭【子集下】【几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扶冰切《集韻》《韻會》皮冰切,音平。《說文》依几也。从几从任。《增韻》倚也。《正韻》隱几也。《山海經》西王母梯几而戴勝。《註》梯几,凭几也。

《唐韻》《集韻》《韻會》皮孕切《正韻》皮命切,音凭。依也,託也。《書·顧命》憑玉几。

姓。

叶蒲蒙切,音蓬。《華覈·自責文》越從朽壤,蟬脫朝中。熙光紫闥,靑瑣是憑。俗作慿,非。

相关诗句
补种梅花三百树 携琴抱鹤孤山行 炙手太平立可睹 但期郭、岳两忠武 愁来弹铗哭还歌 壁图空挂运甓苦 平生动作辄坎轲 子野朝朝唤奈何 崔、卜功名胡足齿 方、罗时命既同悲 海内于今多事矣 不图遍地皆狼豕 又造飞来峰上头 何时得识匡庐面 觅水寻山兴未休 衣紫腰金念已收 捧檄难追毛义迹 萧萧风木悲重兴 惭处乡闾乘下泽 莫道膏肓贪泉石 弩末犹能中雀屏 强颜又作詹家婚 琴诗陶写赖园亭 春梦渺茫今暂醒 十年春梦徒渺茫 未几家室遘三丧 回头竟抱元驹悲 举眼方无伯道叹 予年卅六始得儿 就中一事倍凄其 死者已矣存者伤 况复惠连春草恨 欲向泉台觅阿娘 天昏地惨日无光 搥胸几绝痛长逝 慈闱弃养亦同时 妻妾死亡竟相继 昂藏年几三十岁 一编三绝暮连朝 始悟无学难自立 有弟茕茕惜嫩苗 折薪肯搆一肩挑 羸叔沉痾旋去世 道光丙午桂之秋 羸叔劬劳持家计 三载杜门躬守制 临终有语愿勿谖 王母抱孙□抱子 贺客盈堂吊在门 北堂择吉命成婚 满门喜极转嘘欷 低头下拜天性见 王母扶姑颤巍巍 举家狂喜牵我衣 鲸波一舸赋归来 七月之秋犹未望 沙哥祖道送行杯 叶翁帆海往复回 多情犹把南楼凭 黄金未尽不言旋 顾曲徵歌气未定 因之动我浮华兴 满城灯火正元宵 洪山桥畔蒲帆落 荒陬除夕倍无聊 建河滩险魂欲销 洞庭群峭、西湖柳 扬州明月、姑苏台 一路风光数诸口 日西旅舍同沽酒 渡过黄河日已西 风尘澒洞人如鬼 騑騑驷牡无停蹄 行尽燕南遍鲁、齐 不道从兹是死别 但云勉我弧先行 芦沟桥水添呜咽 泰山高今祖帐设 犁园饱看罗门舞 菊部欣聆蓟苑歌 驰毬击剑金挥土 虎坊桥畔交俦伍 舌烂生公不点头 生来佚荡难驯伏 小阳春日入皇州 北马南船快骋游 仙霞峻岭摇鞭上 旗山、鼓山豁两眸 铜琶铁板江东唱 乘风破浪意豪放 离家那顾泪纵横 自觉一朝身逸乐 余乃从之游帝京 舅氏部曹值北行 割将块肉托舅氏 易子而教古有方 忍心将毋置之死 三世伶仃寡弟昆 我家生儿破我车 暗中痛切泪凝枕 几度呼来复绝裾 王母、寡母双倚闾 一班牙爪利如虎 结纳少友事嬉游 六岁伶仃痛失怙 嗟余少日性莽鲁 孤山踪迹老梅逋 吾家况有栖幽处 前辈风流慕白、苏 钱塘筮仕为西湖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