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手出门去

出自:清代·张印《从军行》

拼音:[sā,sǎ][shǒu][chū][mén][qù]

平仄:平仄平平仄

昔闻从军苦,今见从军乐。
从军岂真乐,毋乃为残虐。
我有灶下媪,全家住近洛。
饭罢袖手閒,为我谈厓略。
昨有潼关兵,新调来襄鄂。
入市逢酒肆,牛羊恣大嚼。
撒手出门去,佣保还诺诺。
乘醉过青楼,应声奏箫籥。
幸蒙垂爱怜,临行簪珥攫。
一夕报贼来,远近惊风鹤。
彼闻翻大喜,距踊如雀跃。
沿途有村店,藉口制草屩。
毫无造物仁,俨同敝赋索。
一人不如意,千百横刀槊。
民也告之官,县官惊以愕。
投刺谒主帅,主帅殊落寞。
身家与性命,畴不儿郎托。
似此区区者,九牛一毛灼。
掉头更不言,反是县官错。
翌日拔队行,所在苦摽掠。
有马不刍秣,十匹百匹捉。
有兵不肩荷,前车后车缚。
时或值商贾,搜求罄其橐。
鞭夫如鞭狗,弹人如弹鹊。
一事稍阻挠,首级立时落。
一级银二钱,请赏向戎幕。
娇姹谁家女,亦既成婚约。
宁馨谁家儿,绕项金锁钥。
女驮马上去,男系民前铎。
夫婿蹑迹追,爷娘望尘扑。
看看十里外,日已西山薄。
明早见积骸,狼藉填沟壑。
家人哭之恸,捶胸更拊膊。
保正为报营,营中方饮酌。
粉黛排屏风,珠宝堆山岳。
开口未及说,身已贯木索。
裍置大旗边,自分死锋锷。
倏见缚鸡来,认得羽毛驳。
今供役盘飧,昨食我稻穛。
须臾兵尽醉,相邀纵六博。
卢雉信口呼,金钱信手摸。
想见傥来物,源源不一涸。
乘间逃生归,思欲主帅吁。
相距三百里,程途数日隔。
男儿生胡为,恨不兵籍著。
呜呼彼军人,此孽何可作。
亦既客欺主,又复强凌弱。
我闻湘泽间,近亦风声恶。
岂无儿在家,岂无女出阁。
一旦有兵役,宁能免鼎镬。
天道信难知,作诗叩冥漠。

查看原文

注释

【撒手】1.松手。 2.分手﹐分别。 3.放手﹐无所拘忌。 4.放弃﹐抛开不管。 5.指死亡。
【出门】1.外出;走出门外。 2.离开家乡远行。 3.出嫁。南朝梁沈约有《谢女出门宫赐绢绮烛启》。 4.旧谓男妓出外应酬客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撒】

撒【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韻會》桑葛切,音薩。散之也。一曰放也。《吳志·潘濬傳註》孫權數射雉,濬諫之,出見雉翳,手自撒壞。《正字通》今俗云撒手,撒潑,皆用撒。

姓。洪武中舉人撒仲謙。

《六書故》本作字註。《集韻》或作攃。《韻會》《正韻》俗攃字。

【手】

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出】

出【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门】

門【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註》天子九門:關門、遠郊門、近郊門、城門、臯門、雉門、應門、路門、寢門,亦曰庫門。

譙門,城上爲高樓以望者。《前漢·勝傳》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橋門,國學門也。《後漢·儒林傳》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師門。《後漢·桓榮傳》上則通達經旨,下則去家慕鄕,求謝師門。

《通鑑》唐狄人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或謂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門望。韓顯宗疏,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

凡物關鍵處,皆謂之門。《易·繫辭》道義之門。《疏》物之得宜,從此易而來,故云道義之門,謂與道義爲門戸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期門,勇士也。《後漢·譙傳》帝始作期門,數爲微行。《註》前書,武帝微行,常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賦》期門佽飛,列刃攢鍭。

官名。《周禮·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後漢·百官志》黃門侍郞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又》門大夫六百石。《註》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

《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註》將代父當門者也。《左傳·襄十一年》大夫諸司門子勿順。

地名。《左傳·襄二十七年》託於木門。《註》木門,晉地《史記·項羽紀》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孟康註》在新豐東十七里。

《秦本紀》敗三晉之師於石門。《一統志》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踰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閒不容軌,名曰石門。

鴈門,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書·禹貢》浮于積石,至于龍門。《傳》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後漢·逸民傳》龎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

《正字通》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漢光武紀寒門註,師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註》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明則氏羌貢。《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藝,謂之門子。後因以爲氏,後魏門文愛。

東門、西門、雍門、木門,俱複姓。《左傳·宣十八年註》襄仲居東門,故曰東門氏。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敎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

人名。《史記·秦始皇紀》使盧生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前漢·藝文志》逢門射法二篇。《註》卽逢蒙。《荀子·正論篇》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正字通》僧曰沙門桑門。《前漢·郊祀志》沙門,漢言息心削髮,絕情欲,歸於無爲也。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楚辭·遠遊》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庶類有成兮,此德之門。

叶眉貧切,音珉。《詩·邶風》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叶下貧。《荀卿·雲賦》往來惽憊,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門。

【去】

去【子集下】【厶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

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

《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相关诗句
作诗叩冥漠 天道信难知 宁能免鼎镬 一旦有兵役 岂无女出阁 岂无儿在家 近亦风声恶 我闻湘泽间 又复强凌弱 亦既客欺主 此孽何可作 呜呼彼军人 恨不兵籍著 男儿生胡为 程途数日隔 相距三百里 思欲主帅吁 乘间逃生归 源源不一涸 想见傥来物 金钱信手摸 卢雉信口呼 相邀纵六博 须臾兵尽醉 昨食我稻穛 今供役盘飧 认得羽毛驳 倏见缚鸡来 自分死锋锷 裍置大旗边 身已贯木索 开口未及说 珠宝堆山岳 粉黛排屏风 营中方饮酌 保正为报营 捶胸更拊膊 家人哭之恸 狼藉填沟壑 明早见积骸 日已西山薄 看看十里外 爷娘望尘扑 夫婿蹑迹追 男系民前铎 女驮马上去 绕项金锁钥 宁馨谁家儿 亦既成婚约 娇姹谁家女 请赏向戎幕 一级银二钱 首级立时落 一事稍阻挠 弹人如弹鹊 鞭夫如鞭狗 搜求罄其橐 时或值商贾 前车后车缚 有兵不肩荷 十匹百匹捉 有马不刍秣 所在苦摽掠 翌日拔队行 反是县官错 掉头更不言 九牛一毛灼 似此区区者 畴不儿郎托 身家与性命 主帅殊落寞 投刺谒主帅 县官惊以愕 民也告之官 千百横刀槊 一人不如意 俨同敝赋索 毫无造物仁 藉口制草屩 沿途有村店 距踊如雀跃 彼闻翻大喜 远近惊风鹤 一夕报贼来 临行簪珥攫 幸蒙垂爱怜 应声奏箫籥 乘醉过青楼 佣保还诺诺 撒手出门去 牛羊恣大嚼 入市逢酒肆 新调来襄鄂 昨有潼关兵 为我谈厓略 饭罢袖手閒 全家住近洛 我有灶下媪 毋乃为残虐 从军岂真乐 今见从军乐 昔闻从军苦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