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楚眶屡泫

出自:清代·郑孝胥《赠丁叔珩》

拼音:[suān][chǔ][kuàng][lǚ][xuàn]

平仄:平仄仄仄仄

吾尝语忍盦,知德诚已鲜。
奇才世岂绝,平日故难辨。
交游虽甚盛,往往致不满。
所忧乏藻鉴,妄意丈夫浅。
固当勤物色,兼取狂与狷。
忍盦领吾语,俄作风雨散。
堂堂入泉下,怀此竟未展。
去国才五年,世事凡几变。
匹夫亦何有,盈抱但孤愤。
北行心久绝,此举良可哂。
更持沟壑身,来看风轮转。
九门詄荡荡,惊鸟纷渐返。
故人那得见,酸楚眶屡泫
时贤如众星,残夜见复隐。
芒寒而色正,丁沈长照眼。
惟君秉贞刚,爱国出诚恳。
圣明信所学,温旨促编纂。
尚书敬风采,传语戒肥遁。
名高心益虚,志猛气殊稳。
吁嗟才实难,诸子皆万选。
自馀斗筲辈,偻指何足算。
奈何吾所知,遂亦世所罕。
回思往时语,奢愿付迂诞。
劝君益厉操,期以振选愞。
勿云幸直寻,枉尺已深损。
中年见匪易,暂聚意弥款。
相规吾分尔,知君终不尽。

查看原文

注释

【酸楚】悲痛;伤感:面对被大火夺去生命的亲人尸体,家属心中无限酸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酸】

酸【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酢也。關東謂酢曰酸。《廣韻》醋也。《書·洪範》曲直作酸。《禮·月令》孟春之月,其味酸。《周禮·天官·瘍醫》凡藥,以酸養骨。《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前漢·百官公卿表》廣安侯任越人爲太常,坐廟酒酸論。

《釋名》酸,遜也。遜,遯在後也。言脚疼力少,行遁在後,以遜遁者也。《嵆康詩》自致力所難,臨文情辛酸。

《正字通》悲痛曰酸。《後漢·公孫述傳》放兵縱火,聞之可爲酸鼻。

《韻會》寒酸也。今作寒畯。《范成大詩》洗盡書生氣味酸。

地名。《史記·秦始皇紀》將軍鷔攻魏,定酸棗。《前漢·地理志》留有酸棗縣。

水名。《山海經》少陽之山,酸水出焉。《註》其味微酸,流入文谷水。

木名。《爾雅·釋木》樲,酸棗。

草名。《博雅》酸木,狐桃也。

《山海經》鼓鍾之山,有草焉,方莖而黃花,員葉而三成,其名曰焉酸。

鳥名。《山海經》景山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首、六目、三足,名曰酸與。《註》焉。

《正字通》酸角,果名,生雲南臨安諸處,狀如豬牙,皁莢浸木和羹,酸美如醋。

《字彙補》酸雞,蟲名。

《韻補》叶荀緣切,音宣。《韓愈·秋懷詩》作者非今士,相去時已千。其言有感觸,使我復悽酸。

【楚】

楚【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粗上聲。或作䠂。《說文》叢木也。一曰荆。《詩·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註》楚楚,茨棘貌。

《詩·召南》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疏》荆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

《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楚,荆也。扑撻犯禮者。

萇楚,草名。羊桃也。《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楚楚,鮮明貌。《詩·檜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辛楚,痛也,別作憷。《陸機·與弟士衡詩》慷慨含辛楚。

國名。《書·禹貢》荆州之域,周熊繹始封。

三楚,地名。《史記·貨殖傳》淮北郡、汝南郡,西楚也。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東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南楚也。

南方曰楚。《後漢·史岑出師頌》朔風變楚。《李善註》朔,北方也,楚,南方也。

姓。《左傳》晉龜卜楚丘,趙襄子家臣楚隆。

《唐韻》《韻會》瘡據切,粗去聲。楚利也。

木名。出歷山。

《類篇》山於切,音疎。《杜甫·送孟十二詩》秋風楚竹冷,夜雪鞏梅春。

叶弭沼切,音杪。《前漢·楚元王傳》太上四子,伯兮早夭。仲氏王代,斿宅是楚。

【眶】

眶【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正韻》曲王切,音筐。《玉篇》眼眶也。《集韻》目厓也。《列子·仲尼篇》矢來注眸子,而眶不睫。《張衡·西京賦》隅目高眶。《註》高眶,深童子也。

通作匡。《史記·淮南王安傳》涕滿匡而橫流。《集韻》或作。

【屡】

屢【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

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泫】

泫【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戸畎切,音鉉。《說文》湝流也。

露光也。《謝靈運詩》花上露猶泫。

露垂貌。《謝惠連詩》泫泫露盈條。

流涕貌。《禮·檀弓》孔子泫然流涕。

《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懸。困泫,水深廣貌。《郭璞·江賦》瀇滉困泫。

水名,屬上黨。《前漢·地理志》上黨郡有泫氏縣。《註》山海經,泫水所出者也。《後漢·萬修傳註》今澤州高平縣也。

《集韻》胡千切,音賢。義同。

熒絹切,音縣。泫湣,混合也。通作眩。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