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应除世鞅

出自:明代·黄哲《游黄陂五十韵》

拼音:[zhī,zhǐ][yīng,yìng][chú][shì][yāng,yà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吾郡山川秀,黄陂亦有名。
闻君谈胜概,邀我共游行。
路指苍崖近,村临碧涧萦。
尘嚣辞澒洞,丘壑愿经营。
缭绕菱塘曲,潺湲水碓清。
深泥缘狭径,积雨涨前坑。
陟涉衣裳湿,扶携杖屦轻。
阳云迷叆叇,攲石履峥嵘。
俗讶精灵异,谁知唱和情。
林僧来问讯,野老亦逢迎。
注碗金芽茗,充庖玉笋羹。
敲推篱犬吠,馈饷草鸡烹。
少憩沾微醉,前趋若有程。
土门斜束隘,坡岸敞连坪。
石马眠荒垄,昭陵失废茔。
腾蛟双踊跃,蹲豹互狰狞。
迢递峰峦起,穹窿窟窦鸣。
岭麋超险峻,潭鲔漾澄泓。
㶁㶁泉分洁,欣欣卉并荣。
奔流寒漱玉,磐石迥疑城。
避地伤前事,穷途蹙远征。
蚁柯尘业误,鱼木祸罗婴。
岁月重登览,烟霞几变更。
陈雷今合契,黄绮旧同声。
招隐依松桂,寻芳拾杜蘅。
逍遥吟伐木,谈笑坐班荆。
凤涧萎蕤合,螺峰宛转明。
田家深处乐,王政此时平。
杂遝欢樵采,喧阗羡偶耕。
半年饶芋粟,膏壤足稌粳。
鼓腹雍熙叟,居巢太古氓。
幽怀真可豁,佳境实难并。
白鹤鸣相狎,青猿戏不惊。
静中无俗念,方外有贤英。
蕙结灵均佩,松号子晋笙。
仰窥悬瀑净,侧度小桥横。
茅舍藤穿牖,柴窗竹覆楹。
花檐蜂阵阵,桐巷鸟嘤嘤。
席帽看云坐,匏尊倚树倾。
凉飔驱溽暑,斜照弄新晴。
倚石延诗思,临流破宿酲。
疏慵聊翰墨,沈湎愧瓶罂。
着屐随康乐,回车泣步兵。
只应除世鞅,端可脱尘缨。
趋走烦童御,倦狂托弟兄。
橘中期四友,林下忆三生。
绝德瓢须弃,忘形席任真。
玄言超混沌,遐举问蓬瀛。
瑶草行堪掇,丹砂炼欲成。
他年求道侣,即此缔幽盟。

查看原文

字义

【只】

只【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語已詞也。《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

《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

《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

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音支。《廣韻》專辭。

《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

《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

《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

【应】

應【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今作應。

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除】

除【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直魚切《集韻》《韻會》音儲。《說文》殿陛也。《班固·西都賦》玉除彤庭。

《前漢·蘇武傳》扶輦下除。《註》除謂門屛之閒。

《玉篇》去也。《書·泰誓》除惡務本。《左傳·隱元年》蔓草猶不可除。

《昭十七年》振除火災。《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揚子·方言》病愈者或謂之除。

算法有乗除。《前漢·律歷志》法除之。

治也。《易·萃卦》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註》除者,治也。《禮·曲禮》馳道不除。

《周禮·地官·山虞》若祭山林,則爲主而修除。《註》治道路場壇。《左傳·昭十三年》令諸侯日中造於除。《註》除地爲壇,盟會處。

《玉篇》開也。《史記·呂后紀》請得除宮。《前漢·高五王傳》作淸宮。

拜官曰除。《史記·平準書》諸買武功爵,官首者試補吏,先除。《註》先除,用也。《前漢·田蚡傳》君除吏盡未,吾亦欲除吏。《註》凡言除者,除去故官,就新官。

《正字通》隋內官服半除,唐減爲半臂。言肩有袖,至臂臑而止,今呼齊肩。

易也。新舊歲之交謂之歲除。俗云除夕。《孟浩然詩》靑陽逼歲除。

除道,漢縣名。《前漢·地理志》北地郡除道縣。

《集韻》羊諸切,音餘。《詩·小雅》日月方除。《箋》四月爲除。《疏》爾雅,除作余。李巡曰: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余。余,舒也。除余字雖異,音實同也。

《集韻》《類篇》商居切,音書。《集韻》或省作余。義同。

《廣韻》《集韻》遲倨切《韻會》遲據切《正韻》治據切,音箸。《詩·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傳》除,去也。

《小雅》風雨攸除,鳥䑕攸去,君子攸芋。

《小雅》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傳》除,開也。

叶魚羈切,音宜。《越采葛婦歌》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

【世】

世【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

《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

《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集韻》書作。

【鞅】

鞅【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音怏。《說文》頸組也。《廣韻》牛羈也。《左傳·襄十八年》抽劒斷鞅。《釋名》鞅,嬰也。喉下稱嬰,言纓絡之也。其下飾樊纓,其形樊樊而上屬纓也。

《詩·小雅》或王事鞅掌。《傳》鞅掌,失容也。《箋》鞅,猶何也。掌,謂捧之也。負何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傳以鞅掌爲煩勞之狀,故云失容,言事煩鞅掌然,不暇爲容儀也。今俗語以職煩爲鞅掌,其言出於此。鄭以鞅掌爲事煩之實,故言鞅猶荷也。鞅讀如馬鞅之鞅,以負荷物則須鞅持之,故以鞅表負荷也。

人名。《左傳》晉有士鞅。

《揚子·方言》强也,懟也。《史記·韓信傳》居常鞅鞅。通作怏。

《集韻》於良切,音央。馬頸革。

於郞切,音鴦。《博雅》鞅㒺,無賴也。

於亮切,音怏。馬駕之具也。

相关诗句
即此缔幽盟 他年求道侣 丹砂炼欲成 瑶草行堪掇 遐举问蓬瀛 玄言超混沌 忘形席任真 绝德瓢须弃 林下忆三生 橘中期四友 倦狂托弟兄 趋走烦童御 端可脱尘缨 只应除世鞅 回车泣步兵 着屐随康乐 沈湎愧瓶罂 疏慵聊翰墨 临流破宿酲 倚石延诗思 斜照弄新晴 凉飔驱溽暑 匏尊倚树倾 席帽看云坐 桐巷鸟嘤嘤 花檐蜂阵阵 柴窗竹覆楹 茅舍藤穿牖 侧度小桥横 仰窥悬瀑净 松号子晋笙 蕙结灵均佩 方外有贤英 静中无俗念 青猿戏不惊 白鹤鸣相狎 佳境实难并 幽怀真可豁 居巢太古氓 鼓腹雍熙叟 膏壤足稌粳 半年饶芋粟 喧阗羡偶耕 杂遝欢樵采 王政此时平 田家深处乐 螺峰宛转明 凤涧萎蕤合 谈笑坐班荆 逍遥吟伐木 寻芳拾杜蘅 招隐依松桂 黄绮旧同声 陈雷今合契 烟霞几变更 岁月重登览 鱼木祸罗婴 蚁柯尘业误 穷途蹙远征 避地伤前事 磐石迥疑城 奔流寒漱玉 欣欣卉并荣 㶁㶁泉分洁 潭鲔漾澄泓 岭麋超险峻 穹窿窟窦鸣 迢递峰峦起 蹲豹互狰狞 腾蛟双踊跃 昭陵失废茔 石马眠荒垄 坡岸敞连坪 土门斜束隘 前趋若有程 少憩沾微醉 馈饷草鸡烹 敲推篱犬吠 充庖玉笋羹 注碗金芽茗 野老亦逢迎 林僧来问讯 谁知唱和情 俗讶精灵异 攲石履峥嵘 阳云迷叆叇 扶携杖屦轻 陟涉衣裳湿 积雨涨前坑 深泥缘狭径 潺湲水碓清 缭绕菱塘曲 丘壑愿经营 尘嚣辞澒洞 村临碧涧萦 路指苍崖近 邀我共游行 闻君谈胜概 黄陂亦有名 吾郡山川秀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